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子说的上善若水包含什么信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启示?

(2016-12-04 09:04:08)
标签:

道德经

老子

上善若水

善恶

美丑

分类: 人生—道德经的故事

老子说的上善若水包含什么信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启示?(一)——赵家大树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章》

 

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包含宇宙天地万物信息难以估量,像天书一样,两千多年来人们都研究不透。其中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表述比较显白,并不难懂。转化为白话文大意是:

 

宇宙天地万物中,最能代表“善”的物质就是水了。水的“善”表现在它总是利于万物,满足万物的需求,而不与万物相争。水总是处于大多数人所厌恶的卑贱低洼之地,不去彰显自己。因此,水是最接近于“道”的物质。

 

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演变不是某些权威之人设定的,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体现。为什么我们对老子《道德经》讲述的内容不能全面理解?就在于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之后,原来的社会思想文化氛围消失了,那时的语境不存在了。所谓书不达言,言不达意,我们体会不到文字之外的言外之意。

要想理解老子的原意,我们须回到当时的社会思想文化环境之中。当初黄帝创立天下,建立道德社会,传播宇宙天地万物运动变化信息,宣扬自然理念,不是空想的政治理论,而是有科学依据的真理。当人们深信黄帝倡导的自然道德理念,遵循自然的准则,按自然规律行事。

但经历过四千年前发生的大洪水灾难之后,有人怀疑黄帝提倡的自然道德理念的正确性,逐渐放弃崇尚天道,走上追求德治的道路。经过一代一代的传播,德治文化不断深化,天道的信仰逐渐远离这给自以为聪明的人,有了显示自己的才华的机会,聪明人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正确,制造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树立善恶、美丑、好坏等等理念,去扬善惩恶,期望社会回复美好

可惜,自以为聪明的人所树立的善恶、美丑、好坏的理念,不仅不能起到扬善惩恶的目的,反而把原本善良的人们的思想搞乱了。人们的思想受到严重的束缚,不知道什么才是真善,什么是伪善?由于人们的思想混乱,就给那些有野心的聪明人带来了机会,他们以扬善惩恶为借口,大开杀戒,令生灵涂炭。历史上无数战争都是这样发生的。

至今,人们不仅没有从善恶、美丑、好坏理念的文化环境中觉醒,反而变本加厉,无法自拔,理想社会的梦想越来越远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老子提出一个很实际的问题:社会上所树立的“善恶、美丑”有可执行的标准吗?比如不因小善而不为,不以小恶而为之。什么是小善,中善,大善?什么是小恶、中恶、大恶?某人昨天是大好人,今日就成了罪犯!我们相信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惩罚今日的坏人,等于惩罚了昨天的好人!是不是很荒诞呀!

那么,什么才是真善?老子说,真善的人像水一样利万物,不与万物相争;利益让给众人,不与众人相争。真正的“善”不需要在社会上宣扬,因为上天自然会给他奖赏。真善的人上天会让他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他总是乐于助人,他给予别人越多,他得到上天帮助更多!这种人不仅幸福快乐,而且健康长寿。不善的思想行为虽然占了一点小便宜,但他会受到上天的惩罚,让他痛苦,让他生病,使他早死。

当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真正的善恶就有结果了:富有的、健康的、长寿的人就是善良的有道德的人,贫穷的、病痛的、早死的人就是不善的缺德的人。这是宇宙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是衡量善恶的唯一的标准。

老子这种善恶的标准,何以见得?举个例子:社会上有一种破财挡灾的说法!一些富有的人,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把自己集聚的物质财富捐献给社会得以解除了病痛,获得了长寿和快乐。这种例子历史上不胜枚举啊,您没有留意吗?助人不仅快乐,还能积德,不妨试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