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远古一里是500米?

(2011-07-20 09:37:10)
标签:

山海经

长度单位

古尺

一里500米

米的来历

杂谈

分类: 智慧—山海经的故事

为什么远古一里是 500

前面我已经就远古一里等于500米的问题,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和古文献资料的记载上做了考证。

但是,我觉得这样做还是不够的,历史文化资料浩瀚如海,鱼龙混杂,真假参半,只能作为参考,真正值得我们相信的,是亲自去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搞清楚一里等于500米的原因。

下面谈谈我亲自实践的结果。

 

首先,说一说“米”的来历。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米”起源于法国。以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叫做米。

公元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对米的定义作了如下更改:米的长度等于氪-86原子的2P105d1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165076373倍。

公元188310月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又通过了米的新定义:米是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长度。据说这是最科学的长度单位定义了。

以上说明,米是来自于“自然”物理的长度单位,米与声光传播的波长相关。这和古文献记载的伶伦取竹管吹音定律,用音律制定度量衡的原理是一致的。四千年过去了,人类的智慧没有任何突破。

 

第二,“米”与“里”存在什么关系?试想,远古时候人们最崇拜的是什么呢?是自然!古人的思维是纯朴的,方法是实用的。这样,远古的里和现代的米就不谋而合的默契了。

我们知道,中国在二十世纪20年代制定的长度单位,一公里等于1000米。一公里等于2华里,即一里等于500米。这是现代才有的概念,凭什么说远古的一里也是500米呢?

其实,有这个疑问,一般来说,源于人们对现代科学的迷信,因为大家习惯由权威科学家给我们一个标准答案。

我是不迷信权威的。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这样的话,我之所以能成为权威,是因为我不相信权威。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那么,我们就自己来做个试验吧!不亲自做实验的话,即使得到结果,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经过很多次的定距、行走、记录、统计之后,我发现,原来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距离,平均数是每小时5000米左右。

古代一个时辰等于现在两小时。一个人正常走路,从日出到日落,除了中途吃饭休息时间,大约是五个时辰(即十小时),可以走50000米,按一里等于500米算,正好是100里。

这样的结果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吗?如果一个人崇尚自然,思想自由,不受现代应试教育灌输的形形式式、条条框框观念的束缚,应该不会觉得意外的。一个人正常行走一天为100里路,没有比这个更合理的长度单位了。

 

因此,远古的一里等于现代长度单位500米,我不敢保证绝对的准确,可能有正负几米的误差。但对日常生活来说,肯定是最合理的。感兴趣的话,不妨一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