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增仓郑州银行1300股
2025-07-10 07:11:52
标签: 复利 上海银行 浙商银行 郑州银行 股票
我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成本价以下可以补仓,即使是大量的补仓,这种补仓可以降低成本。比如上海银行,我第一次买入价是11.75元,到了2024年底,我的持仓成本降低到了6.27元。成本的降低是因为分红,但我的操作更多是补仓,一有钱就补仓,补仓的结果就是我的持股数大大的增加,从56000股增加到131000股,增加幅度在一倍以上。现在我赚大钱了,要问我怎样赚大钱的,其实根本原因就是持股数的成倍增长。现在,上海银行的股价已经翻倍,收盘11.23元,我的成本降到了6元,大大低于收盘价。按理说,我确实不应该再增持上海银行了。但是,这确实是我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上海银行和浙商银行都已经走出反转形态,再想抄底式买入已经没有可能。
怎么办呢?我想到了两个办法:
一个办法是另起炉灶。也就是说,还得不断发现具有安全边际的股票。上海银行和浙商银行的每年分红能有地方沉淀,这里隐含着一个赚大钱的方法,那就是复利。复利的前提是什么?应该是再买入。再买入才有可能产生复利,不再买入不会产生复利。手中的股票不能买了,分得的红利怎么办?暂且我选择了二只股票,一只是浙商银行;一只是郑州银行。因为这次行情的眷顾,我的二个选择全对了。浙商银行的成本是2.76元,现价是3.78元;郑州银行的成本是2元,现价是2.22元。手中的股票相比,郑州银行涨得最少,和其下跌相比,几乎只能算没有涨过。所以,迄今为止的买入,不管是工资还是分红,首选的买入就是郑州银行。所以,今年以来郑州银行的持股数急剧上升,从年初的2800股飙升到了18400股。
另一个办法就是再买入上海银行和浙商银行。这种买入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始终保持市值的不变。和涨跌无关,但和持仓成本有关。因为分红会造成成本的降低,如果不买入,这种成本的降低和你的持仓无关,只有买入了才会同步享受成本的降低,这种降低的享受就是复利的产生。当然,这种复利的产生有一个基本点,那就是分红造成股价的上涨。也就是说,一只股票既不分红,又不产生股价上涨,那么就无所谓复利了。复利的产生,通俗的说,是能生蛋的鸡,再把蛋变成小鸡,这样的周而复始才能利滚利。所以,实在不能另起炉灶,只能哪只股票的分红就买入哪只股票了。这个方法我正在学习,还没有结论,到时候再说吧!不出意外,上海银行在年底又要分红了,股价是不是适合再买入。说句笑话,想买入时希望股票跌,买好以后又希望股票涨,炒股票永远在解决这种想法的平衡。
昨天例行的退休工资到账,我实在管不住我的手,又投入3000元买入郑州银行。我是觉得现在投入是最佳时机,成本低,买的股数多。一旦反转,就像上海银行和浙商银行一样,知道还可以买,但在心理上总是觉得有点贵了。所以,现在一有钱首先考虑的就是郑州银行,这次买入1300股,加上原先的持有,持股数增加到了18400股。今天是郑州银行的分红到账,我可分得18400股乘以0.02元,也有368元,加一点可以买入200股郑州银行。这样一来,我手中的股票全部盈利,大大的高于成本,造成这样一个局面,再要回到成本以下已经不可能了。上海银行还会从11.23元跌到6元吗?浙商银行还会从3.78元跌到2.76元吗?郑州银行的成本是2元,2.18元是上涨的中继,还是到顶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郑州银行还没有涨呢?这个时候买入郑州银行恰逢其时,要输也难!现在我手里三只股票:上海银行131000股,浙商银行12900股,郑州银行18400股,郑州银行后来居上。如果我的判断不错的话,这三支股票将完成我的财富梦想,即巴芒计划。
继续增仓郑州银行1300股
我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成本价以下可以补仓,即使是大量的补仓,这种补仓可以降低成本。比如上海银行,我第一次买入价是11.75元,到了2024年底,我的持仓成本降低到了6.27元。成本的降低是因为分红,但我的操作更多是补仓,一有钱就补仓,补仓的结果就是我的持股数大大的增加,从56000股增加到131000股,增加幅度在一倍以上。现在我赚大钱了,要问我怎样赚大钱的,其实根本原因就是持股数的成倍增长。现在,上海银行的股价已经翻倍,收盘11.23元,我的成本降到了6元,大大低于收盘价。按理说,我确实不应该再增持上海银行了。但是,这确实是我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上海银行和浙商银行都已经走出反转形态,再想抄底式买入已经没有可能。
怎么办呢?我想到了两个办法:
一个办法是另起炉灶。也就是说,还得不断发现具有安全边际的股票。上海银行和浙商银行的每年分红能有地方沉淀,这里隐含着一个赚大钱的方法,那就是复利。复利的前提是什么?应该是再买入。再买入才有可能产生复利,不再买入不会产生复利。手中的股票不能买了,分得的红利怎么办?暂且我选择了二只股票,一只是浙商银行;一只是郑州银行。因为这次行情的眷顾,我的二个选择全对了。浙商银行的成本是2.76元,现价是3.78元;郑州银行的成本是2元,现价是2.22元。手中的股票相比,郑州银行涨得最少,和其下跌相比,几乎只能算没有涨过。所以,迄今为止的买入,不管是工资还是分红,首选的买入就是郑州银行。所以,今年以来郑州银行的持股数急剧上升,从年初的2800股飙升到了18400股。
另一个办法就是再买入上海银行和浙商银行。这种买入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始终保持市值的不变。和涨跌无关,但和持仓成本有关。因为分红会造成成本的降低,如果不买入,这种成本的降低和你的持仓无关,只有买入了才会同步享受成本的降低,这种降低的享受就是复利的产生。当然,这种复利的产生有一个基本点,那就是分红造成股价的上涨。也就是说,一只股票既不分红,又不产生股价上涨,那么就无所谓复利了。复利的产生,通俗的说,是能生蛋的鸡,再把蛋变成小鸡,这样的周而复始才能利滚利。所以,实在不能另起炉灶,只能哪只股票的分红就买入哪只股票了。这个方法我正在学习,还没有结论,到时候再说吧!不出意外,上海银行在年底又要分红了,股价是不是适合再买入。说句笑话,想买入时希望股票跌,买好以后又希望股票涨,炒股票永远在解决这种想法的平衡。
昨天例行的退休工资到账,我实在管不住我的手,又投入3000元买入郑州银行。我是觉得现在投入是最佳时机,成本低,买的股数多。一旦反转,就像上海银行和浙商银行一样,知道还可以买,但在心理上总是觉得有点贵了。所以,现在一有钱首先考虑的就是郑州银行,这次买入1300股,加上原先的持有,持股数增加到了18400股。今天是郑州银行的分红到账,我可分得18400股乘以0.02元,也有368元,加一点可以买入200股郑州银行。这样一来,我手中的股票全部盈利,大大的高于成本,造成这样一个局面,再要回到成本以下已经不可能了。上海银行还会从11.23元跌到6元吗?浙商银行还会从3.78元跌到2.76元吗?郑州银行的成本是2元,2.18元是上涨的中继,还是到顶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郑州银行还没有涨呢?这个时候买入郑州银行恰逢其时,要输也难!现在我手里三只股票:上海银行131000股,浙商银行12900股,郑州银行18400股,郑州银行后来居上。如果我的判断不错的话,这三支股票将完成我的财富梦想,即巴芒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