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银行的股价到达转股价
2024-12-31 07:22:02
标签: 转股价 净资产 预期 上海银行 股票
上海银行的上涨趋势已经确立,就像熊市不言底一样,牛市不言顶,到底涨到哪里才有可能见顶呢?远的不好说,我实现了百万梦想,现在目标是千万,真正的见顶那是遥遥无期。近的那是不得不说,真正的见顶一定和基本面的恶化有关,只要没有恶化,即使见顶也是阶段性的见顶,再怎么涨也需要歇一歇。于是,从底部上来的上海银行我看到的至少有两个目标位:一个是转股价,一个是净资产。转股价成为目标位,是因为这是上海银行的切身利益,不可能不到达,不到达就是自残。净资产成为目标位,是因为国家的要求。十几年来一直在进行3000点保卫战,这种保卫战有点可笑,就像烂泥糊墙怎么糊的上。其实,3000点无需保卫,只要启动低估值就是了。目前的低估值就是银行股,只要银行股的股价拉到净资产,3000点不用保卫也会踩在脚下。想不到这个分歧有这么大,争论了十来年才为国家所接受,5178点以后为了救市国家队进场了,进场后拉的就是银行股。这么大规模的建仓,竟然解决不了对银行股的分歧,没有银行股的参与,大盘还在保卫3000点。这次大盘探底成功,很难说不是银行股的上涨的功劳。探底成功以后,大盘并没有像上海爷叔说的那样快速拉升,而是一波拉升以后进入了漫长的盘整,这盘整却是大有文章。
现在的问题很清楚,大盘起一波牛市分歧并不大,但在牛市的上涨逻辑上不是一般的争论,而是泾渭分明。分歧的中心点就是银行股。上海爷叔明确表示不要买银行股,这一观点得到林园的支持,而国家的观点没有改变,当年建仓银行股以后,一直在运作银行股,我的理解,银行股的上涨应该成为这波牛市的关键因素。这就是拉升以后长时间盘整的根本原因。这样长时间的盘整,确实有一个潜台词,那就银行股继续上涨,不该涨的股票只能是怎样上来就怎样下去,这就导致了怨声载道。这种怨声载道,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这波牛市的代价。为什么不买入低估值?低估值不是银行股的代名词,只要是低估值都可以买,低估值的上涨应该成为这波牛市的上涨逻辑。
从表面看,低估值就是银行股,这应该不错,这是历史造成的特殊现象。如果从深层次看,低估值应该是动态的,只要上市公司盈利改善,就会从高估值变成低估值。这里的关键是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是改善,还是恶化?是改善的,很有可能变成低估值,没有改变,还是高估值,就很难再上涨。这个逻辑应该成为今后股市上涨的基本线索,不是这样就会产生泡沫,一直是这样,股市就有可能保持一直上涨的态势,俗称慢牛。慢牛是一种选择性地上涨,之所以慢,是因为有的股票变成了低估值涨了,有的股票因为经营不善变成了高估值跌了,涨跌之间不得不使大盘的上涨速度慢下来。这样的牛市虽然慢,但一定走的长,不是这样慢慢的上涨,怎么可能形成十年的大牛市?所以,我寄希望于这样的慢牛,只有这样的慢牛才能使我赚到更多的钞票。
上海银行就是这样的低估值,最低的时候,市盈率只有3点几,净资产不到40。不但如此,还是利空消息满天飞。这样的股票怎么看也不正常,不是主力在震荡吸筹,很难解释上海银行的跌跌不休。不要小看我这样的老股民,几十年的股市中沉浮,我也是心知肚明,选股我是火眼金睛。完成了下跌中的厚积,迎来了上涨中的薄发。2024年成了我的幸运年,帮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目标位,大有心想事成的快感。2024年的1月15日,我看到了总市值的历史最高位,72万。2024年4月17日,股价越过6.96元,我终于解套了。2024年5月17日,看到了90万,9月30日我看到了101万。从此,我实现了十年一梦,一万博到了一百万。这还没完,12月12日,我看到了110万,12月27日,我就看到了120万。这一系列有意义的目标位,都是顺利通过,没有一点点拖泥带水,真是赏心悦目!
昨天这根阳线更是意义重大,股价超过转股价后一路上扬,好像在宣告转股价并不是这次的顶部。这次到达转股价有一个神奇的现象,那就是突破了上升通道的上轨,好想要改变股价上涨的斜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完全可能应了我说过的一句话,那就是转股价才是上海银行真正上涨的开始。我不知道股价超过转股价的意义,但我知道当年上海机场就是这样上涨的,转债转股以后,一波上涨势不可挡。上海银行是不是会仿效上海机场,也来一波势不可挡的上涨呢?大概是可以预期的,因为转股价以上还有一个目标位就是净资产。有时候,历史是可以重复的,何况上海银行和上海机场都是上海资金在操盘,这种概率十有八九。
转股价到了,我不知道对股价是什么影响,但我知道上海银行的这二百亿元到手了。二百亿元不是一个小数目,不用再还了,意味着上海银行的资产质量的进一步改善,这种改善完全是真金白银,其影响一定是正面的,正面的影响一定会推动股价的继续上涨。我的正确就是每一次都说准了上海银行,转股价以后,就看净资产了,是不是第二目标位也是符合预期呢?呵呵!我这个人。
昨天上海银行的股价到达转股价
上海银行的上涨趋势已经确立,就像熊市不言底一样,牛市不言顶,到底涨到哪里才有可能见顶呢?远的不好说,我实现了百万梦想,现在目标是千万,真正的见顶那是遥遥无期。近的那是不得不说,真正的见顶一定和基本面的恶化有关,只要没有恶化,即使见顶也是阶段性的见顶,再怎么涨也需要歇一歇。于是,从底部上来的上海银行我看到的至少有两个目标位:一个是转股价,一个是净资产。转股价成为目标位,是因为这是上海银行的切身利益,不可能不到达,不到达就是自残。净资产成为目标位,是因为国家的要求。十几年来一直在进行3000点保卫战,这种保卫战有点可笑,就像烂泥糊墙怎么糊的上。其实,3000点无需保卫,只要启动低估值就是了。目前的低估值就是银行股,只要银行股的股价拉到净资产,3000点不用保卫也会踩在脚下。想不到这个分歧有这么大,争论了十来年才为国家所接受,5178点以后为了救市国家队进场了,进场后拉的就是银行股。这么大规模的建仓,竟然解决不了对银行股的分歧,没有银行股的参与,大盘还在保卫3000点。这次大盘探底成功,很难说不是银行股的上涨的功劳。探底成功以后,大盘并没有像上海爷叔说的那样快速拉升,而是一波拉升以后进入了漫长的盘整,这盘整却是大有文章。
现在的问题很清楚,大盘起一波牛市分歧并不大,但在牛市的上涨逻辑上不是一般的争论,而是泾渭分明。分歧的中心点就是银行股。上海爷叔明确表示不要买银行股,这一观点得到林园的支持,而国家的观点没有改变,当年建仓银行股以后,一直在运作银行股,我的理解,银行股的上涨应该成为这波牛市的关键因素。这就是拉升以后长时间盘整的根本原因。这样长时间的盘整,确实有一个潜台词,那就银行股继续上涨,不该涨的股票只能是怎样上来就怎样下去,这就导致了怨声载道。这种怨声载道,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这波牛市的代价。为什么不买入低估值?低估值不是银行股的代名词,只要是低估值都可以买,低估值的上涨应该成为这波牛市的上涨逻辑。
从表面看,低估值就是银行股,这应该不错,这是历史造成的特殊现象。如果从深层次看,低估值应该是动态的,只要上市公司盈利改善,就会从高估值变成低估值。这里的关键是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是改善,还是恶化?是改善的,很有可能变成低估值,没有改变,还是高估值,就很难再上涨。这个逻辑应该成为今后股市上涨的基本线索,不是这样就会产生泡沫,一直是这样,股市就有可能保持一直上涨的态势,俗称慢牛。慢牛是一种选择性地上涨,之所以慢,是因为有的股票变成了低估值涨了,有的股票因为经营不善变成了高估值跌了,涨跌之间不得不使大盘的上涨速度慢下来。这样的牛市虽然慢,但一定走的长,不是这样慢慢的上涨,怎么可能形成十年的大牛市?所以,我寄希望于这样的慢牛,只有这样的慢牛才能使我赚到更多的钞票。
上海银行就是这样的低估值,最低的时候,市盈率只有3点几,净资产不到40。不但如此,还是利空消息满天飞。这样的股票怎么看也不正常,不是主力在震荡吸筹,很难解释上海银行的跌跌不休。不要小看我这样的老股民,几十年的股市中沉浮,我也是心知肚明,选股我是火眼金睛。完成了下跌中的厚积,迎来了上涨中的薄发。2024年成了我的幸运年,帮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目标位,大有心想事成的快感。2024年的1月15日,我看到了总市值的历史最高位,72万。2024年4月17日,股价越过6.96元,我终于解套了。2024年5月17日,看到了90万,9月30日我看到了101万。从此,我实现了十年一梦,一万博到了一百万。这还没完,12月12日,我看到了110万,12月27日,我就看到了120万。这一系列有意义的目标位,都是顺利通过,没有一点点拖泥带水,真是赏心悦目!
昨天这根阳线更是意义重大,股价超过转股价后一路上扬,好像在宣告转股价并不是这次的顶部。这次到达转股价有一个神奇的现象,那就是突破了上升通道的上轨,好想要改变股价上涨的斜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完全可能应了我说过的一句话,那就是转股价才是上海银行真正上涨的开始。我不知道股价超过转股价的意义,但我知道当年上海机场就是这样上涨的,转债转股以后,一波上涨势不可挡。上海银行是不是会仿效上海机场,也来一波势不可挡的上涨呢?大概是可以预期的,因为转股价以上还有一个目标位就是净资产。有时候,历史是可以重复的,何况上海银行和上海机场都是上海资金在操盘,这种概率十有八九。
转股价到了,我不知道对股价是什么影响,但我知道上海银行的这二百亿元到手了。二百亿元不是一个小数目,不用再还了,意味着上海银行的资产质量的进一步改善,这种改善完全是真金白银,其影响一定是正面的,正面的影响一定会推动股价的继续上涨。我的正确就是每一次都说准了上海银行,转股价以后,就看净资产了,是不是第二目标位也是符合预期呢?呵呵!我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