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力不一定是衰老

2024-03-25 06:41:54
标签: 吃力 损伤 体重 调皮 健康
梅陇镇酒家

       最近一段时间,我感到有点吃力。上海人叫“沙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右手腕外侧有点疼,持续了好几个星期。第二个方面是有点力不从心,总有点担心什么时候会脱力。第三个方面是坐久了站起来有点像散了架,走走还能恢复。一句话,浑身肌肉酸痛。还好的是,一夜睡醒的疲劳还可以减轻,只是到了傍晚又会感到加剧。那么,这种因为疲劳而感到吃力是怎样产生的呢?我当然会慎重的考虑,毕竟我养生十九年,不得不考虑。考虑是为了鉴别,是为了区分这种吃力的成因,是病理性的,还是生理性的呢?这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养生的效果。前者的话,是养生出了问题,这个涉及面比较大,问题也比较严重;后者的话,不是养生的问题,这个涉及面就比较小,问题也不会那么严重。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我这么容易吃力呢?

       应该是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确实和衰老有关。同样的负重,不同的年龄会有不同的感受。2024年,我开始奔八了。我是1949年生人,虚岁可以看到76岁。按照四舍五入,我已经可以看到八十了。奔八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体力?可想而知。不是奇迹,一定是一年不如一年。这种体力的减退是可以感受的,这是慢生活提出的前提。

       另一个原因可能和衰老无关,那是因为宝宝的分量和调皮。不出意外,幼儿是人的一生中长得最快的时期,长高了,体重增加了。宝宝的体重有了明显的增加,抱在手里就知道。过去抱着宝宝还能走几个街坊,现在走不到一个街坊就吃不消了。遗憾的是,现在的宝宝还是希望我们抱。尽量的满足呗,前提必须是两个人交替抱。一方面,我的体力在减退,即使不减退也不行;另一方面,宝宝的体重在增加,还想让我们抱。这样的话,不吃力也不行。

       其实,宝宝的体重还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宝宝的调皮。一个是活动范围扩大了。比如宝宝喜欢上了平衡车,不会是很守规矩,简直是横冲直撞。为了宝宝的安全,也为了宝宝的行为不要影响别人,我不得不追着宝宝跑,这种奔跑非常消耗体力。另一个是宝宝的要求奇出怪样。比如要你背,要骑肩胛,要横着抱,要倒过来抱,要跳跃一个空间等等,只要你做的让宝宝高兴,宝宝就要你再来一遍。我的右手腕就是这样弄伤的,浑身的肌肉酸痛也是这样产生的,一个奔八的人很难适应这样的折腾,我还算是好的,基本能适应。适应的结果,可能就是吃力。这和宝宝的体重和调皮有关,也和我奔八时容易吃力有关。这个时候,体力已经难以适应了,需要毅力的支撑,没有毅力的支撑很难避免安全问题的出现。我见过一个视频,一个爷爷喜欢宝宝,也喜欢看到宝宝在往上抛期间的欢笑,就再向上抛一次,就是这一次没有接住,宝宝栽到了地上造成终身的遗憾。对此,我是警钟长鸣,随时随地都在预防这种事情的发生,这种预防有可能用力过猛而造成肌肉的损伤。宝宝调皮所造成我的体力不支,可能要比宝宝的体重更多,这就需要一个奔八的人竭尽全力。

       这种竭尽全力是没有商量的,因为宝宝不知道会有什么危险。所以,我的吃力在所难免。在宝宝骑平衡车冲向马路的时候,我可能要百米冲刺,这个时候忘记了气喘吁吁;在宝宝希望我做某个喜欢的动作时,在坚持一下之中所花费的体力可能太过。这种气喘吁吁,这种可能太过,都是吃力的来源和造成肌肉筋骨损伤的可能。

       问题可能没有这么简单。如果只看到吃力和损伤,想办法避免的话,那么完全可能更吃力更容易损伤。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带的宝宝不能顺势而为的话,宝宝作起来可能让你更吃不消。宝宝展示的都是天性,再小的事也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宝宝的是不是难带,不在宝宝,而在带宝宝的人,也就是好带的宝宝往往是顺应了宝宝的天性,难带的宝宝一定是没有顺应宝宝的天性。所以,当宝宝执意让你吃力的时候,也有可能让你损伤的时候,唯一的选择就是吃力和损伤。其实,这种吃力和损伤并不全是坏事,可能还是好事。这个好事,就是帮你锻炼了身体,延缓了衰老。我一直说,我要谢谢宝宝,就是这个意思。自从带了宝宝以后,我感觉到身体比以前好了。过去日行万步,我的负重就是我的体重,现在日行万步,我的负重不仅是我的体重,还要加上宝宝的体重。随着宝宝的体重增加,不就是我的负重还在增加吗?这种被动地锻炼,一点也不亚于主动的锻炼,在某种意义上,这种不断增加的负重锻炼确实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十分珍惜这种不可多得的机遇。

       现在可以下结论了,我的吃力和损伤和衰老无关,更多的是宝宝的因素。这种因素没有改变的可能,宝宝需要这些因素才能茁壮,我唯一的选择就是适应,适应就难免吃力和损伤。但是,这种吃力和损伤可以转化为养生的措施。这要看我如何的转化,转化的好,就是养生的深化,让我在健康和衰老的过程中更上一层楼。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祸福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就看你自己了。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