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生活的四件大事
2023-09-30 06:45:55
标签: 食物 大便 睡眠 行走 健康
久光商厦
提倡有规律的生活,是相对于没有规律生活而言。一般来说,有规律的生活有利于健康长寿,没有规律的生活不利于健康长寿。其中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人体有生物钟。这种生物钟是人体最原始的设计,其目的是为了人体的气机能够正常的运转。人活一口气!这口气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不断的运转,这种运转所产生的生理现象就是生命。这种生理现象,中医称之为子午流注。子午流注把生理现象和一天二十四小时对应起来,告诉我们这种对应在健康长寿上的意义。简单地说,一天中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不是随意的,而是有明确的规定,这种规定就是生活规律的基础。也就是说,符合子午流注的生活规律是正确的,不符合子午流注的生活规律是错误的。有一些人生活的也很有规律,但这规律违背了子午流注,这种人的生活规律,在《黄帝内经》看来就是以妄为常。以妄为常的生活规律和没有规律的生活一样有害。
我的生活很有规律,是十八年的养生中形成的规律。这种规律呈现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基本参考子午流注。子午流注的设计确实很严密,完全符合人体气机的运行规律,什么时候适合做什么事都和五脏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很科学(可惜现在科学无法解释),但是操作起来确实有很大的难度。这是因为每个人还有每个人的习惯,每个人在符合上有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的区间还是应该肯定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子午流注允许修正。我参照子午流注形成的生活规律就是这样的修正,这些修正并不影响我健康长寿的进程。这话怎讲?我的生活规律极有个性,这个个性一样可以让我曾经有过的病好了,现在不再生病,即使生了病也容易好。为什么我如此强调病?因为现在的人基本上是病死的,没有病就不会病死。
不生病就不会被病死,这样的生活规律应该是很好的了。但我不敢满口说话,只能说至今为止是这样。天底下,没有比健康长寿更难把握的,不管你有多好的养生方法,都是过程中的一种尝试,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暂时是好的,当然也可能是不好的。我的规律生活这种养生方法到底好不好,只能烂泥萝卜吃一段擦一段,只能做了看,不能看了做,让时间来证实。那么,我的生活规律是不是可以讲的具体些呢?当然可以。我的规律生活基础就是四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就是吃。吃,不仅是一日三餐,还有两餐之间的零食。一日三餐吃什么?早餐加味奶咖烤馒头。午餐是杂烩面和盖浇饭。晚餐是泡饭酱菜。一日三餐的改良是我养生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引以为自豪的一种养生方法的创造。这样吃,可以保证质量,质量的核心不是食物的品质,而是食物的品种,可以保证数量,数量的核心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适合你的七八分饱。应该这样说,一日三餐是营养的主要来源,这个来源可以保证你的体型所需要的补充。这种补充一定要恰如其分,太少了不行,你会衰老,太多了不行,你会生病,唯一的办法就是恰到好处。为了这恰到好处,每个人都有可能花费一辈子的精力,甚至一辈子也没找到适合你的一日三餐。我用了十八年,想想你应该用多少年?两餐之间吃什么?最近,上午我会吃三样东西,香瓜子,西瓜子和香蕉;下午我会吃一只月饼。不管怎么吃,吃什么,有一条铁律必许遵守,那就是恰到好处。
这件大事占据我白天的四分之一时间。早餐,六点开始,七点结束。午餐,十一点半开始,一点结束。晚餐时间比较短,刻把钟就结束了。两餐间的零食,也得化一些时间。如果把准备食材的时间加起来,每天就显得忙忙碌碌。难怪家里人常常会唠叨,一天到晚只看见你吃。家人的唠叨反映了两个事实:一个事实是我吃的确实有点多;另一个事实是一直看见我在吃。其实,吃得下才能健康长寿。
第二件大事是拉。拉不登大雅之堂,但拉在养生中的地位至关重要。首先,拉的多少可以知道你吃的多少。为什么许多老年人没有大便?不是便秘,而是吃的太少,少到了形不成大便。所以我一直说,老年性便秘可能有这个病,但绝大多数不是便秘,而是吃的太少,没有食物可以形成大便。我一直主张老年人能吃一定要多吃一点,就是这个道理。其次,拉的是不是成形,不是大便的问题,而是你吃的对与不对。吃的量很重要,吃的对也很重要,只有吃到了量,吃对了食物,才能形成合格的大便。这一点常常为人忽视,造成了许多人疾病缠身。病是吃出来的,在一定的意义上确实是这样。吃得少没有大便,吃的不对大便不成形,这就是造成衰老和疾病的根源。第三,准时大便是健康长寿的保证。这里我讲的是合格的大便,合格的大便起码有三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可以及时清除糟粕;第二个作用是可以保持肠道的清洁。这里需要讲一下污垢,残留的污垢才是肠道病变的根源,之所谓肠清者长寿。第三个作用是可以配合气得上下。在一定的意义上,只有大便畅通的人才能推动气机的正常运转,从而获得健康长寿的可能。
这就是我每天上午九点钟大便的奥妙所在,这个时辰的大便是否畅通,决定了我这一整天的健康状况。
第三件大事是睡。昨天夜里我睡的有点多,晚上七点半就上床了,睡到今天凌晨近五点,掐指一算十个小时。这样的睡眠时间确实有点长,但也不是没有道理。道理很简单,带宝宝有点吃力了。按理说,我不应该吃力,吃力的是她,但是心里有一件事和心里没一件事应该是两样的,这种累也是一种累。所以,这几天总觉得一点偏头痛,怀疑是看电脑手机,但也不排除是累了,昨天夜里就早早地上床了。这样早早地睡,也没有好的睡眠质量。迷迷糊糊地醒来,看手机还是九点多一点。于是,我琢磨睡不踏实的原因,确实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晚餐吃得不太舒服,有点反流。我就进行了推腹,想通过按摩帮助消化,确实有效;另一个原因是室温偏高,夏秋之交的室温还在29度。怎么办呢?开空调吧。这两个措施,让我一脚睡到了天亮。睡觉占据了我一天的三分之一时间,这是雷打不动的时间。这个时间可以帮助我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血液;第二个问题是疲劳;第三个问题是大脑。血液的清理,疲劳的消除和头脑的清醒,都必须在睡眠中进行,没有睡眠的帮助,血液问题,疲劳问题和大脑问题都无法解决,由此产生的心血管病,代谢病和老年痴呆无法避免,避免了这三个病才能健康长寿不是?睡过子时的七八个小时,应该是我规律生活的重头戏。
第四件大事是走。我为什么选择走?原来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走应该是本能,本来应该有的能力,怎么能丧失。现在多了一个原因,这是因为我学习了《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在描述人体变化时用了两个标的:一个标的是性,一个标的就是走。十岁好走,二十岁好趋,三十岁好步,四十岁好坐,六十岁好卧,可见得走在生命中的地位。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走的时间越长,寿命就越长呢?我表示认同。所以,我的养生四大支柱中,走是其中之一,化为我的行动就是日行万步。以前,我还会与人讨论是不是要行走,现在我和人讨论的必须是行走,而且是足量的行走。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走了这么多年,不但没有走坏膝盖,还感觉上越走越轻松。实践证明,走的得法确实能延长寿命。我的大姐大哥七十岁都出现了腿脚问题,我至今没有出现腿脚问题,可以想一想,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我坚持日行万步。为了预防损伤,我把日行万步分为上下午两次完成,上午四千步,下午六千步。可能是这点量适合我,才让我乐此不疲,在日行万步中享受着健康。走的意义,不仅是眼前这点利益,更是为了推迟自理能力的丧失时间。后面这个利益才是真正的利益,想要实现天年的愿望,没有自理能力的支持能行吗?仅此这一点,就能揭示行走的重大意义。为此,我必须坚持。否则,何以实现双古稀的人生目标?
这四件之所以称之为大事,因为这四件事占据了我每天的绝大部分时间。这样的占据不是一天,而是每天,每天都这样做就成了规律的生活。有人说,除了这四件事,你就没有了其他的事?当然不是,确实还有其他的事。但是,其他的事不会是每天,难得一次坏了规律不会产生影响,只要在大体上保持规律的生活,就能稳定健康,期望长寿。实际上,这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有的只是基本,只要基本上做到规律的生活,规律的生活就会给你十分的回报。规律的生活和健康长寿应该是正比的关系,规律的生活程度越高,健康长寿的可能越大;规律生活的程度越低,健康长寿的可能越小。这就是我的结论,让我们拭目以待!
规律生活的四件大事
提倡有规律的生活,是相对于没有规律生活而言。一般来说,有规律的生活有利于健康长寿,没有规律的生活不利于健康长寿。其中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人体有生物钟。这种生物钟是人体最原始的设计,其目的是为了人体的气机能够正常的运转。人活一口气!这口气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不断的运转,这种运转所产生的生理现象就是生命。这种生理现象,中医称之为子午流注。子午流注把生理现象和一天二十四小时对应起来,告诉我们这种对应在健康长寿上的意义。简单地说,一天中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不是随意的,而是有明确的规定,这种规定就是生活规律的基础。也就是说,符合子午流注的生活规律是正确的,不符合子午流注的生活规律是错误的。有一些人生活的也很有规律,但这规律违背了子午流注,这种人的生活规律,在《黄帝内经》看来就是以妄为常。以妄为常的生活规律和没有规律的生活一样有害。
我的生活很有规律,是十八年的养生中形成的规律。这种规律呈现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基本参考子午流注。子午流注的设计确实很严密,完全符合人体气机的运行规律,什么时候适合做什么事都和五脏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很科学(可惜现在科学无法解释),但是操作起来确实有很大的难度。这是因为每个人还有每个人的习惯,每个人在符合上有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的区间还是应该肯定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子午流注允许修正。我参照子午流注形成的生活规律就是这样的修正,这些修正并不影响我健康长寿的进程。这话怎讲?我的生活规律极有个性,这个个性一样可以让我曾经有过的病好了,现在不再生病,即使生了病也容易好。为什么我如此强调病?因为现在的人基本上是病死的,没有病就不会病死。
不生病就不会被病死,这样的生活规律应该是很好的了。但我不敢满口说话,只能说至今为止是这样。天底下,没有比健康长寿更难把握的,不管你有多好的养生方法,都是过程中的一种尝试,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暂时是好的,当然也可能是不好的。我的规律生活这种养生方法到底好不好,只能烂泥萝卜吃一段擦一段,只能做了看,不能看了做,让时间来证实。那么,我的生活规律是不是可以讲的具体些呢?当然可以。我的规律生活基础就是四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就是吃。吃,不仅是一日三餐,还有两餐之间的零食。一日三餐吃什么?早餐加味奶咖烤馒头。午餐是杂烩面和盖浇饭。晚餐是泡饭酱菜。一日三餐的改良是我养生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引以为自豪的一种养生方法的创造。这样吃,可以保证质量,质量的核心不是食物的品质,而是食物的品种,可以保证数量,数量的核心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适合你的七八分饱。应该这样说,一日三餐是营养的主要来源,这个来源可以保证你的体型所需要的补充。这种补充一定要恰如其分,太少了不行,你会衰老,太多了不行,你会生病,唯一的办法就是恰到好处。为了这恰到好处,每个人都有可能花费一辈子的精力,甚至一辈子也没找到适合你的一日三餐。我用了十八年,想想你应该用多少年?两餐之间吃什么?最近,上午我会吃三样东西,香瓜子,西瓜子和香蕉;下午我会吃一只月饼。不管怎么吃,吃什么,有一条铁律必许遵守,那就是恰到好处。
这件大事占据我白天的四分之一时间。早餐,六点开始,七点结束。午餐,十一点半开始,一点结束。晚餐时间比较短,刻把钟就结束了。两餐间的零食,也得化一些时间。如果把准备食材的时间加起来,每天就显得忙忙碌碌。难怪家里人常常会唠叨,一天到晚只看见你吃。家人的唠叨反映了两个事实:一个事实是我吃的确实有点多;另一个事实是一直看见我在吃。其实,吃得下才能健康长寿。
第二件大事是拉。拉不登大雅之堂,但拉在养生中的地位至关重要。首先,拉的多少可以知道你吃的多少。为什么许多老年人没有大便?不是便秘,而是吃的太少,少到了形不成大便。所以我一直说,老年性便秘可能有这个病,但绝大多数不是便秘,而是吃的太少,没有食物可以形成大便。我一直主张老年人能吃一定要多吃一点,就是这个道理。其次,拉的是不是成形,不是大便的问题,而是你吃的对与不对。吃的量很重要,吃的对也很重要,只有吃到了量,吃对了食物,才能形成合格的大便。这一点常常为人忽视,造成了许多人疾病缠身。病是吃出来的,在一定的意义上确实是这样。吃得少没有大便,吃的不对大便不成形,这就是造成衰老和疾病的根源。第三,准时大便是健康长寿的保证。这里我讲的是合格的大便,合格的大便起码有三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可以及时清除糟粕;第二个作用是可以保持肠道的清洁。这里需要讲一下污垢,残留的污垢才是肠道病变的根源,之所谓肠清者长寿。第三个作用是可以配合气得上下。在一定的意义上,只有大便畅通的人才能推动气机的正常运转,从而获得健康长寿的可能。
这就是我每天上午九点钟大便的奥妙所在,这个时辰的大便是否畅通,决定了我这一整天的健康状况。
第三件大事是睡。昨天夜里我睡的有点多,晚上七点半就上床了,睡到今天凌晨近五点,掐指一算十个小时。这样的睡眠时间确实有点长,但也不是没有道理。道理很简单,带宝宝有点吃力了。按理说,我不应该吃力,吃力的是她,但是心里有一件事和心里没一件事应该是两样的,这种累也是一种累。所以,这几天总觉得一点偏头痛,怀疑是看电脑手机,但也不排除是累了,昨天夜里就早早地上床了。这样早早地睡,也没有好的睡眠质量。迷迷糊糊地醒来,看手机还是九点多一点。于是,我琢磨睡不踏实的原因,确实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晚餐吃得不太舒服,有点反流。我就进行了推腹,想通过按摩帮助消化,确实有效;另一个原因是室温偏高,夏秋之交的室温还在29度。怎么办呢?开空调吧。这两个措施,让我一脚睡到了天亮。睡觉占据了我一天的三分之一时间,这是雷打不动的时间。这个时间可以帮助我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血液;第二个问题是疲劳;第三个问题是大脑。血液的清理,疲劳的消除和头脑的清醒,都必须在睡眠中进行,没有睡眠的帮助,血液问题,疲劳问题和大脑问题都无法解决,由此产生的心血管病,代谢病和老年痴呆无法避免,避免了这三个病才能健康长寿不是?睡过子时的七八个小时,应该是我规律生活的重头戏。
第四件大事是走。我为什么选择走?原来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走应该是本能,本来应该有的能力,怎么能丧失。现在多了一个原因,这是因为我学习了《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在描述人体变化时用了两个标的:一个标的是性,一个标的就是走。十岁好走,二十岁好趋,三十岁好步,四十岁好坐,六十岁好卧,可见得走在生命中的地位。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走的时间越长,寿命就越长呢?我表示认同。所以,我的养生四大支柱中,走是其中之一,化为我的行动就是日行万步。以前,我还会与人讨论是不是要行走,现在我和人讨论的必须是行走,而且是足量的行走。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走了这么多年,不但没有走坏膝盖,还感觉上越走越轻松。实践证明,走的得法确实能延长寿命。我的大姐大哥七十岁都出现了腿脚问题,我至今没有出现腿脚问题,可以想一想,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我坚持日行万步。为了预防损伤,我把日行万步分为上下午两次完成,上午四千步,下午六千步。可能是这点量适合我,才让我乐此不疲,在日行万步中享受着健康。走的意义,不仅是眼前这点利益,更是为了推迟自理能力的丧失时间。后面这个利益才是真正的利益,想要实现天年的愿望,没有自理能力的支持能行吗?仅此这一点,就能揭示行走的重大意义。为此,我必须坚持。否则,何以实现双古稀的人生目标?
这四件之所以称之为大事,因为这四件事占据了我每天的绝大部分时间。这样的占据不是一天,而是每天,每天都这样做就成了规律的生活。有人说,除了这四件事,你就没有了其他的事?当然不是,确实还有其他的事。但是,其他的事不会是每天,难得一次坏了规律不会产生影响,只要在大体上保持规律的生活,就能稳定健康,期望长寿。实际上,这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有的只是基本,只要基本上做到规律的生活,规律的生活就会给你十分的回报。规律的生活和健康长寿应该是正比的关系,规律的生活程度越高,健康长寿的可能越大;规律生活的程度越低,健康长寿的可能越小。这就是我的结论,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