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吃菜更健康
2023-02-17 06:55:41
标签: 主食 辅食 下饭 荤菜 健康
晴空万里
我们小时候,饭菜的比例一定是饭吃饱,菜很少,所以,那时的宁波人把菜叫做下饭。现在,这种比例倒了过来,常常是只吃菜,不吃饭。对饭的误解越来越深,甚至对糖尿病人提出控制饭量,甚至主张不吃饭。这种变化,有其客观因素,那就是食物种类的极其丰富,也有主观因素,那就是彻底忘记了《黄帝内经》,已经不知道怎么吃了。不吃饭,只吃菜,只吃荤的,不吃素的,结果就是富贵病得以流行。应该说,严酷的事实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开始思考吃的问题。吃什么怎么吃才健康,成了许多人追求答案的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已经成了健康长寿的重大问题,想健康想长寿的人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主食。主食,就是你主要吃什么,是饭还是菜为主食?这个问题至关重要,这关系到生命得靠什么养。现在,应该有三个答案:第一个答案是五谷为养;第二个答案是吃菜为养;第三个答案是吃药为养。养什么?养生命。四十几年的时间证明,只有第一个答案是对的,其他的二个答案都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完全对,需要纠正。吃药为养,只能维持现状,有基础病的还是有基础病,最多只能活到人均年龄。吃菜为养,结果是疾病缠身,特别是爱吃肉的人,更是死亡第一。只有五谷为养,才是传统中的正道
。不管是治未病,还是病后休养,都是不二的选择。结论很明确,恢复五谷为养,主食就是吃饭,应该是健康长寿的唯一正确的方法。
另一个方面是辅食。辅食,就是拿什么下饭。有一点可能已经成为了趋势,改变的可能很小,那就是菜已经不是下饭了,而是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个趋势不改变是对的,历史的发展已经到时候了,生产力可以提供更多的营养来源,为什么不利用这些营养来延年益寿呢?问题是,必须处理好和主食的关系。主食,还是应该是五谷,辅食可以增加,使得营养越来越全面。这应该是好事,决不是坏事。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好事做好。
怎样才能把好事做好呢?关键是下面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主食一定要吃。一般来说,一日三餐应该是主食为主。比如像我,早餐加味奶咖烤馒头,基本上五谷杂粮;中餐菜是多了点,但米饭,面条和年糕是标配;晚餐泡饭酱菜,都是主食,酱菜只是下饭。这样的一日三餐可以完全体现五谷为养,和《黄帝内经》的食谱相一致,效果出奇的好。
第二件事是辅食的配置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荤素搭配的原则;一个是先吃后吃的原则。荤素搭配,主要是解决肉食的比例,使其恰到好处,既不伤害心血管,又能保证足够的营养。先吃后吃,主要也是解决二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消化;另一个问题是口味。荤素搭配的问题,在我身上已经解决,荤和素的比例二比八,百分之二十是荤菜,百分之八十是素菜。先吃后吃的问题,在我身上也应该是解决了,但在我身边这个问题还常见,所以必须加以说清楚。
吃过法国大餐的人应该知道,法国大餐是一道一道上的,一般来说,荤菜后上。法国大餐这样上,考虑到消化问题,也考虑到口味的问题,但是和我今天强调的还是有点差异。我是强化了消化和口味问题。
消化问题是主要的,因为任何食物入口以后,就开始了消化的进程,不是任何食物的消化时间是一样的,在胃里的逗留时间有长有短,一般来说,素菜在胃里的逗留时间短一些,荤菜在胃里的逗留时间长一些,所以,逗留时间短的应该先吃,逗留时间长的应该后吃。也就是说,容易消化的先吃,不容易消化的后吃。在实践中,我发现这样的顺序比较合理:先吃绿叶菜,再吃块茎类的菜,接下去才是荤菜。这样,可以吃得饱一些,因为素菜先吃,很快就消化了,饱一些不会产生伤害。我比较主张午餐可以吃得饱一些,可以增加营养,还能有时间消化。这里有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胃满肠空,肠满胃空的问题,这里的满,对产生气得上下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的神气哪里来?就是靠吃下去的食物更虚更满,这是生命最原始的动力。
口味问题不是主要的,但也影响到胃口。有一种吃法可能没有人不知道,那就是吃蟹的时间必须放在最后,因为蟹的味道太鲜了,吃了蟹再吃其他菜就会食之无味。荤菜放到后面吃,也是这个道理。像我家的宝宝,吃了鱼虾以后,素菜就不肯吃了,甚至连饭也不肯吃了。所以,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吃菜顺序一定是先素后荤。不仅是消化的问题,确实也是口味问题。一般来说,素菜的口味淡一些,荤菜的口味浓一些,先淡后浓可以接受,先浓后淡难以接受。这是先吃后吃的客观要求。家常菜毕竟没有上馆子那样美味,不得不在顺序上懂一些脑筋,可能会让人吃得更多。吃的多好,还是吃得少好,我还是主张多吃一点,为身体输送更多的营养。特别是老人,千万别相信七分饱,能多吃点就多吃点,因为衰老就是越吃越少。在这一点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健康长寿就靠这一点!
消化问题和口味问题,是一日三餐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二个问题的解决,其意义不可谓不重要,其重要程度怎么说也不过分。怎么解决?很简单,只要知道什么先吃,什么后吃就可以了。千万别先吃荤菜,特别是烹制考究的荤菜,因为这样的荤菜一吃,你就什么也不想吃了,素菜不想吃,米饭也不想吃。这样的结果很严重,轻则会导致便秘,重则会导致病变,特别是心血管的病变。这不是什么大道理,而是近四十年来严酷事实。我想,没有人愿意重蹈覆辙吧?那么,就请你知道什么先吃,什么后吃吧!养成这样的生活习惯,那就健康无忧,长寿可期哦!
如何吃菜更健康
我们小时候,饭菜的比例一定是饭吃饱,菜很少,所以,那时的宁波人把菜叫做下饭。现在,这种比例倒了过来,常常是只吃菜,不吃饭。对饭的误解越来越深,甚至对糖尿病人提出控制饭量,甚至主张不吃饭。这种变化,有其客观因素,那就是食物种类的极其丰富,也有主观因素,那就是彻底忘记了《黄帝内经》,已经不知道怎么吃了。不吃饭,只吃菜,只吃荤的,不吃素的,结果就是富贵病得以流行。应该说,严酷的事实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开始思考吃的问题。吃什么怎么吃才健康,成了许多人追求答案的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已经成了健康长寿的重大问题,想健康想长寿的人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主食。主食,就是你主要吃什么,是饭还是菜为主食?这个问题至关重要,这关系到生命得靠什么养。现在,应该有三个答案:第一个答案是五谷为养;第二个答案是吃菜为养;第三个答案是吃药为养。养什么?养生命。四十几年的时间证明,只有第一个答案是对的,其他的二个答案都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完全对,需要纠正。吃药为养,只能维持现状,有基础病的还是有基础病,最多只能活到人均年龄。吃菜为养,结果是疾病缠身,特别是爱吃肉的人,更是死亡第一。只有五谷为养,才是传统中的正道 。不管是治未病,还是病后休养,都是不二的选择。结论很明确,恢复五谷为养,主食就是吃饭,应该是健康长寿的唯一正确的方法。
另一个方面是辅食。辅食,就是拿什么下饭。有一点可能已经成为了趋势,改变的可能很小,那就是菜已经不是下饭了,而是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个趋势不改变是对的,历史的发展已经到时候了,生产力可以提供更多的营养来源,为什么不利用这些营养来延年益寿呢?问题是,必须处理好和主食的关系。主食,还是应该是五谷,辅食可以增加,使得营养越来越全面。这应该是好事,决不是坏事。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好事做好。
怎样才能把好事做好呢?关键是下面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主食一定要吃。一般来说,一日三餐应该是主食为主。比如像我,早餐加味奶咖烤馒头,基本上五谷杂粮;中餐菜是多了点,但米饭,面条和年糕是标配;晚餐泡饭酱菜,都是主食,酱菜只是下饭。这样的一日三餐可以完全体现五谷为养,和《黄帝内经》的食谱相一致,效果出奇的好。
第二件事是辅食的配置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荤素搭配的原则;一个是先吃后吃的原则。荤素搭配,主要是解决肉食的比例,使其恰到好处,既不伤害心血管,又能保证足够的营养。先吃后吃,主要也是解决二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消化;另一个问题是口味。荤素搭配的问题,在我身上已经解决,荤和素的比例二比八,百分之二十是荤菜,百分之八十是素菜。先吃后吃的问题,在我身上也应该是解决了,但在我身边这个问题还常见,所以必须加以说清楚。
吃过法国大餐的人应该知道,法国大餐是一道一道上的,一般来说,荤菜后上。法国大餐这样上,考虑到消化问题,也考虑到口味的问题,但是和我今天强调的还是有点差异。我是强化了消化和口味问题。
消化问题是主要的,因为任何食物入口以后,就开始了消化的进程,不是任何食物的消化时间是一样的,在胃里的逗留时间有长有短,一般来说,素菜在胃里的逗留时间短一些,荤菜在胃里的逗留时间长一些,所以,逗留时间短的应该先吃,逗留时间长的应该后吃。也就是说,容易消化的先吃,不容易消化的后吃。在实践中,我发现这样的顺序比较合理:先吃绿叶菜,再吃块茎类的菜,接下去才是荤菜。这样,可以吃得饱一些,因为素菜先吃,很快就消化了,饱一些不会产生伤害。我比较主张午餐可以吃得饱一些,可以增加营养,还能有时间消化。这里有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胃满肠空,肠满胃空的问题,这里的满,对产生气得上下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的神气哪里来?就是靠吃下去的食物更虚更满,这是生命最原始的动力。
口味问题不是主要的,但也影响到胃口。有一种吃法可能没有人不知道,那就是吃蟹的时间必须放在最后,因为蟹的味道太鲜了,吃了蟹再吃其他菜就会食之无味。荤菜放到后面吃,也是这个道理。像我家的宝宝,吃了鱼虾以后,素菜就不肯吃了,甚至连饭也不肯吃了。所以,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吃菜顺序一定是先素后荤。不仅是消化的问题,确实也是口味问题。一般来说,素菜的口味淡一些,荤菜的口味浓一些,先淡后浓可以接受,先浓后淡难以接受。这是先吃后吃的客观要求。家常菜毕竟没有上馆子那样美味,不得不在顺序上懂一些脑筋,可能会让人吃得更多。吃的多好,还是吃得少好,我还是主张多吃一点,为身体输送更多的营养。特别是老人,千万别相信七分饱,能多吃点就多吃点,因为衰老就是越吃越少。在这一点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健康长寿就靠这一点!
消化问题和口味问题,是一日三餐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二个问题的解决,其意义不可谓不重要,其重要程度怎么说也不过分。怎么解决?很简单,只要知道什么先吃,什么后吃就可以了。千万别先吃荤菜,特别是烹制考究的荤菜,因为这样的荤菜一吃,你就什么也不想吃了,素菜不想吃,米饭也不想吃。这样的结果很严重,轻则会导致便秘,重则会导致病变,特别是心血管的病变。这不是什么大道理,而是近四十年来严酷事实。我想,没有人愿意重蹈覆辙吧?那么,就请你知道什么先吃,什么后吃吧!养成这样的生活习惯,那就健康无忧,长寿可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