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主力还在纠缠5.89元
2022-07-30 06:39:20
标签: 三寸金莲 缩量 前期低点 上海银行 股票
对上海银行的判断为什么这样难?因为现有的技术指标对上海银行似乎都已经失效。我喜欢看的能量潮指标,出现了明显的背离,但股价还是没有止跌的迹象。这不是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而是多次导致我的判断失误。有时MACD的半小时线出现0线位以上金叉,一般理解股价可能会创新高,但上海银行不会,不死不活的挣扎一番,马上掉头向下。多次出现芝麻点,每一次都是以失败告终。最近这次更是缩量缩的厉害,连续七天的换手低于百分之零点一,我的芝麻点判断又蠢蠢欲动了。谁知昨天一根放量阴线,再次告诉我,这七天的极度缩量还不是芝麻点。芝麻点的技术图形是股价拉升前的蓄势,杭州银行和江苏银行拉升前都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上海银行的这个过程迟迟没有出现,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可见得上海银行主力在操盘上的诡异。现在,在技术上的判断只能看三寸金莲了。
所谓的三寸金莲,就是技术图形有点像小脚老太婆的鞋。3月16日以后,上海银行开始反弹,这种反弹高度呈现一波低于一波的态势,除权以后,也就是7月8日以后,这种反弹变得十分微弱,到昨天一根小阴线就能吞没前期的全部涨幅。昨天收盘5.96元离前期低点5.91元近在咫尺。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再次出现,那就是股价会不会击破5.89元?在我看来,回答这个问题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因为5.89元就是底部区域,击破只是比不击破所造成的恐慌有点不一样,但这不一样可以忽略。到这个位置还在坚守的,一般都是躺平的主,不在乎再输多少。像我是长期投资者,非理性的下跌确实会造成我在心理上的不舒服,但我不会交出筹码,反而让我产生进一步买入的冲动。那么,上海银行的三寸金莲会不会成功呢?只能这样说,成功的概率大一些。
你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判断吗?这里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五年前确认的那个底,也就是5.89元应该有强支撑。有人说,上海银行的主力早跑了。我不这样认为,五年前进入的主力还在,二三元的高度主力跑不了。其实,上海银行走成这样全是人为的因素,全是主力捣的鬼。这次回敲前期的低点,3月16日以来已经有过三次,这次是第四次。前三次没有击破,这一次会击破吗?我还是这样说,大概率上不会,小概率也不能排除。不管怎样,这里就是底部!
第二个原因是今年以来上海银行在交易中一直在放量。在股市里,缩量是多空双方正在趋于一致,放量是多空双方的分歧加大。是不是可以这么说,今年以来确实有资金在进来,从目前看,这个资金还没有显示出强大,如果放眼长远,我不能否认这个资金的实力。任何股票的涨跌都是有道理的,涨有涨的道理,跌有跌的道理,只是在没涨前没跌前我们不知道而已。像上海银行这样的股票,我不能说是一清二楚,但也了如指掌,现在只是反复的确认底部,一旦底部确认,股价的上涨就变得顺理成章。
第三个原因是除权以后的上海银行可能有了独立的走势。复权以后看,股价正在再次确认5.89元支撑有效性,这是第四次确认。一般来说,一鼓足气,再而衰,三而竭。不复权来看,这是一个独立的走势,昨天的小阴线是在确认5.91点的有效性。我比较倾向5.91元强支撑。我不能确认确认后的反弹有多高,但确认后的反弹应该是大概率的事。说起概率,我老是倾向于大概率,结果总是小概率胜出。这就是上海银行的特殊的地方。除权后的上海银行,现在是历史的最低价,再往下砸的时候,只有两个理由:一个理由是最后一单的大宗交易成交价是5.85元,这是除权前的价,除权以后的价应该是5.49元。这就是有人说,2023年的上海银行,最低价应该是5.50元的出处。另一个理由是今明两年还有解禁,主力不想让解禁股赚更多的钱。于是,不是涨的问题,而是跌多少的问题。如果这两个理由成立,那么上海银行的真正上涨还有待时日。
这三个理由是不是能判断上海银行三寸金莲是否成功呢?一般来说能判断,历史上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问题是上海银行不按常理出牌,技术指标几乎全部失效。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特殊的案例,上海银行的三寸金莲可能反其道而行之,以失败告终。不管怎样,我还是这个建议:越跌越买。有人会问,这样行吗?我只能说概率,大概率行,小概率可能不行。巴菲特也有赌一把的想法,你敢吗?
上海银行主力还在纠缠5.89元
对上海银行的判断为什么这样难?因为现有的技术指标对上海银行似乎都已经失效。我喜欢看的能量潮指标,出现了明显的背离,但股价还是没有止跌的迹象。这不是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而是多次导致我的判断失误。有时MACD的半小时线出现0线位以上金叉,一般理解股价可能会创新高,但上海银行不会,不死不活的挣扎一番,马上掉头向下。多次出现芝麻点,每一次都是以失败告终。最近这次更是缩量缩的厉害,连续七天的换手低于百分之零点一,我的芝麻点判断又蠢蠢欲动了。谁知昨天一根放量阴线,再次告诉我,这七天的极度缩量还不是芝麻点。芝麻点的技术图形是股价拉升前的蓄势,杭州银行和江苏银行拉升前都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上海银行的这个过程迟迟没有出现,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可见得上海银行主力在操盘上的诡异。现在,在技术上的判断只能看三寸金莲了。
所谓的三寸金莲,就是技术图形有点像小脚老太婆的鞋。3月16日以后,上海银行开始反弹,这种反弹高度呈现一波低于一波的态势,除权以后,也就是7月8日以后,这种反弹变得十分微弱,到昨天一根小阴线就能吞没前期的全部涨幅。昨天收盘5.96元离前期低点5.91元近在咫尺。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再次出现,那就是股价会不会击破5.89元?在我看来,回答这个问题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因为5.89元就是底部区域,击破只是比不击破所造成的恐慌有点不一样,但这不一样可以忽略。到这个位置还在坚守的,一般都是躺平的主,不在乎再输多少。像我是长期投资者,非理性的下跌确实会造成我在心理上的不舒服,但我不会交出筹码,反而让我产生进一步买入的冲动。那么,上海银行的三寸金莲会不会成功呢?只能这样说,成功的概率大一些。
你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判断吗?这里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五年前确认的那个底,也就是5.89元应该有强支撑。有人说,上海银行的主力早跑了。我不这样认为,五年前进入的主力还在,二三元的高度主力跑不了。其实,上海银行走成这样全是人为的因素,全是主力捣的鬼。这次回敲前期的低点,3月16日以来已经有过三次,这次是第四次。前三次没有击破,这一次会击破吗?我还是这样说,大概率上不会,小概率也不能排除。不管怎样,这里就是底部!
第二个原因是今年以来上海银行在交易中一直在放量。在股市里,缩量是多空双方正在趋于一致,放量是多空双方的分歧加大。是不是可以这么说,今年以来确实有资金在进来,从目前看,这个资金还没有显示出强大,如果放眼长远,我不能否认这个资金的实力。任何股票的涨跌都是有道理的,涨有涨的道理,跌有跌的道理,只是在没涨前没跌前我们不知道而已。像上海银行这样的股票,我不能说是一清二楚,但也了如指掌,现在只是反复的确认底部,一旦底部确认,股价的上涨就变得顺理成章。
第三个原因是除权以后的上海银行可能有了独立的走势。复权以后看,股价正在再次确认5.89元支撑有效性,这是第四次确认。一般来说,一鼓足气,再而衰,三而竭。不复权来看,这是一个独立的走势,昨天的小阴线是在确认5.91点的有效性。我比较倾向5.91元强支撑。我不能确认确认后的反弹有多高,但确认后的反弹应该是大概率的事。说起概率,我老是倾向于大概率,结果总是小概率胜出。这就是上海银行的特殊的地方。除权后的上海银行,现在是历史的最低价,再往下砸的时候,只有两个理由:一个理由是最后一单的大宗交易成交价是5.85元,这是除权前的价,除权以后的价应该是5.49元。这就是有人说,2023年的上海银行,最低价应该是5.50元的出处。另一个理由是今明两年还有解禁,主力不想让解禁股赚更多的钱。于是,不是涨的问题,而是跌多少的问题。如果这两个理由成立,那么上海银行的真正上涨还有待时日。
这三个理由是不是能判断上海银行三寸金莲是否成功呢?一般来说能判断,历史上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问题是上海银行不按常理出牌,技术指标几乎全部失效。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特殊的案例,上海银行的三寸金莲可能反其道而行之,以失败告终。不管怎样,我还是这个建议:越跌越买。有人会问,这样行吗?我只能说概率,大概率行,小概率可能不行。巴菲特也有赌一把的想法,你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