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清闪小说论

标签:
陈华清闪小说 |
分类: 师友评说 |
陈华清闪小说论
作者
周晓君
中国闪小说的第一批实践者之一陈华清老师,见证了闪小说在中国文坛的成长,并且创作了几百篇闪小说。人们对陈华清的评论颇高,闪小说学会现任会长程思良说过:“在闪小说界,陈华清无疑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才情的实力派女作家。”他还说:“欣赏其精妙的指尖之舞,在简洁之中蕴藏丰富,在宁静之中风起云涌,在瞬息之间变化万千……绚丽多姿,不啻为一场视觉的盛宴。”她所创作的闪小说,题材丰富多彩,构思精巧,富有内涵。
一、陈华清闪小说的题材
(一)市井细民的酸甜苦辣
陈华清特别擅长从市井细民入手,构造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她笔下这些位于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却常常闪耀着不平凡的人性之美,读来令人赏心悦目。如《卖汤鸭饭的女人》这篇闪小说,老公因为绕路到民主路买汤鸭饭而遭到妻子和儿子的猜疑,为了试探老公,第二天,妻子特意来到民主路,打电话给老公说要买汤鸭饭回家,然后便有意地站在一个角落悄悄地观察,果然不出她所料,老公来到这位漂亮的卖汤鸭饭的女人的摊前,谈笑风生,“女人一见我老公就眉开眼笑,老公也满面春风。两人很是暧昧。”此时在一角落观察的妻子该是何等的火冒三丈,小说在此把矛盾推向高潮,情节再次升华,像所有正常女人一样,回去之后,妻子跟他丈夫大吵了一架,而他丈夫却死不承认。就在第三天,妻子又路过民主路,恰巧在这里碰到了一个拿着破碗、伸着脏兮兮的双手、不断被其他熟食摊老板赶走的乞丐来到这位漂亮的卖汤鸭饭的女人的熟食档前,并亲眼目睹了“她用塑料盒装了一盒饭,放两块鸭肉,用塑料袋装鸭汤,笑眯眯地递给乞丐”。见证了这一过程的同时,也被这位漂亮的卖汤鸭饭的女人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她随手拿起手机拨给老公,告诉他以后放心地去民主路买汤鸭饭。
生活本不容易,要想在生活中做个表里如一、人美心善、有温度的人更不容易,但世间总有那么一些有情有义的人,尤其是这些市井细民中的小人物,也能绽放出非同一般的温情,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更有爱。
(二)红尘男女的爱恨情仇
陈华清的闪小说《梦里喊小芳》是一篇构思巧妙、情节波澜起伏的佳作。在故事的开头写到李海因在梦里常常喊“小芳”的名字甚至在梦里哭醒而遭到妻子的猜忌,小说的情节引人入胜,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都悬着一颗心,我们会猜想:这小芳到底是李海的什么人,为什么李海会经常梦见她,甚至会因她而哭泣,她对他来说,一定是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可是,李海已经有老婆了,这过去的风花雪月也该断绝来往吧,怎么还惦记着过去的人呢……
(三)动物世界的奇思妙想
人有七情六欲,动物也有情感,在千奇百怪的动物世界中,亲情、爱情和友情同样令人感动。陈华清笔下的《小斑马》是一篇童话式的闪小说。讲的是一只为了救助整个斑马家族的小斑马变成一条潺潺的小河的感人故事。非洲大荒原上的一大群斑马为了逃离狮子的追赶,口渴难耐却不能停下来喝水,只能继续奔腾驰骋,而这只富有责任感的“男子汉”小斑马为了保护妈妈和姐姐们,带领它们走出了大荒原,并且为了给它们解渴而牺牲了自己,造福了整个斑马家族。陈华清眼中的动物世界充满着真、善、美,她所描绘的动物也同样充盈着人性的光辉。把这种伟大的、无私的、崇高的人性赋予在动物身上,呈现给我们一个无比美好的动物世界。奇思妙想,引人入胜。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作家内心深处博大的人文情怀,内心充满爱的力量。
在这个千变万化的速食时代,社会犹如一副万花筒,人们在纸醉金迷与物欲横流下,人性、价值观、道德等都在不断沦陷。
陈华清笔下的《老吴的运气》,这篇不到五百字的闪小说,从开篇到结尾给老吴的运气来了个360度的大逆转。开头讲了老吴的运气坏透了:他的房子被拆,赔偿款大半年都不见落实,拆迁办的人一拖再拖;他的女儿升初中只差一分就上一中,由于拿不出高昂的赞助费,他找过校长,校长说不能搞特殊,一分钱也不能减。俗话说得好:山不转水来转,水不转运来转。就在前几天,久不联系的表弟曾伟的偶然来访,阴错阳差地给老吴带来了意外的好运气:拆迁办主任亲自把拆迁费送到老吴家里,一中校长也亲自来说给他的女儿免赞助费上一中并把新生录取通知书交到老吴手里。原来,新上任的市委书记叫曾伟。当老吴喜滋滋地打电话祝贺表弟高升时,表弟说:“老哥搞错了,新来的市委书记也叫曾伟,我还是在市委看大门。”小说到此落下帷幕,却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简直是大快人心。由此可见,拆迁办主任以及校长等人是如此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对权贵小心翼翼,阿谀奉承。这篇闪小说简单的语言里显露着黑色幽默,读来令人不禁发笑,同时,在笑过后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陈华清巧妙地刻画出官场上一部分趋炎附势的人性,这种病态的奴性心理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厚度,提升了故事的张力,展示了闪小说作品短小精悍、以小见大的独特美学价值。
二、 陈华清闪小说的创作手法
(一)行文朴素,以白描为主
陈华清的闪小说行文朴素,写作手法以白描为主。以白描的方式平铺直叙、塑造人物、勾勒故事,这是闪小说这一特殊文体的需要。陈华清几乎在每篇闪小说作品都用简洁朴素的语言文字勾勒出富有个性的故事,文笔着实出彩。这不仅考验了她勾勒故事的能力,还考验了她选取题材的独到的眼光以及对人物的塑造等多种文学功底。
陈华清的闪小说取材于社会生活中平凡人们的普通场景,似乎每一个故事都发生在真实的生活里。陈华清的作品行文朴素,却能从细微之处发掘真实的人性。她对闪小说情节的处理以及表达方式并不标新立异,从创作手法到题材,从语言到内容,都是普通小说的典型故事和典型情境。但是,陈华清在闪小说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和内涵却是这些典型故事背后极其深刻的反映,有丑恶的,也有美好的,她至始至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方式和清新脱俗的气质,保持着自己对生活独到的见解以及独有的认知观念。陈华清的创作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某些通病,在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人性的差异日益增大。
(二)构思巧妙,具有典型性
陈华清的闪小说中,构思非常巧妙,且具有典型性。闪小说中的情节或缘于巧合,或基于荒诞,结尾常常出乎我们的意料。对典型事件的构思,作者用及其简约的笔墨,突出了最有代表意义的典型事件的精华部分。如《生理需求》的构思就很有典型性,该闪小说选取了这样一个典型事例:以“我”和“著名的社会学家李明”的对话形式呈现,“我”给李明讲的是:一个刑满释放的劳改犯在回家的路上强奸了一位女作家,“著名的社会学家李明”评论这件事,最后的态度是,因为“生理需要”,原谅了强奸者。小说结尾令人出乎意料,“我”说:“很好。我昨天也对你女儿做了生理需要的事了。”通过这个典型事件可以看出作者对现实生活观察敏锐,极具典型性,读来颇具黑色幽默感。
(三)悲悯的人文情怀
陈华清的闪小说创作始终以对人类的悲悯和关爱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生命的存在,追寻人生的终极意义。她的创作目光大多聚焦于普通人物身上,以爱情、友情、亲情为主,发掘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与爱恨情仇。对人类的悲悯和关爱是陈华清闪小说创作的精髓所在,她的作品始终投射着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对人性终极的探寻。在这个文学精神日益跌失的年代,始终执着于对人类悲悯和关爱的陈华清用她的作品强调了文学的精神价值和力量。
陈华清将焦点集中在现实社会平凡、微小的人物与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上,这体现了其在精神层次上对弱小群体的人文关怀。她笔下那些有血有肉的作品,如《两地情》中的“秀”和“强”;《看不见的爱》里的“他”;《孤独有谁知》中的“李大爷”;《英雄》里的“张明”等,都反映了她借助自己的文字,自然地挖掘社会小人物的深层性格、呈现小人物的真实遭遇、精准地梳理小人物社会背景及社会关系。因此我们能发现,陈华清不仅善于描绘普通大众的生存状况,而且更善于挖掘他们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性之美和提炼人性中的诗意,也因为她能巧妙的将一种理想化的人性美赋予在笔下的人物身上,并且在他们平凡的生活中推崇着来自普通大众的崇高品质,所以我们每每阅读她的作品,都能感受到她工尽文思建构起来的体现着人性真、善、美的世界。所以,陈华清的闪小说作品显得简约而不单调,简短而不柔弱,处处体现出她博大而又温暖的人文情怀。
三、陈华清闪小说的艺术特点
(一)散文化
陈华清的闪小说具有“散文化”的艺术特点。如《热爱》这篇闪小说写得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在短小精悍的篇幅里,读者的情感随着作者出彩的笔墨波澜起伏。
《热爱》这篇闪小说一开头便深情款款地说“我狂热地爱着别人的丈夫。”一下子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并给读者设下悬念:难道“我”出轨了?不爱自己的丈夫了吗?接着便写出一段爱意缠绵的心理描写来表示“我”对他一见钟情。“自从第一眼见到他,我就深深爱上,再也无法割舍。想起他,我的心就涌起万般柔情蜜意;见不到他,就会牵肠挂肚,心隐隐作痛。他已成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爱他,甚至超过我的丈夫。”读到这里,我们的心也跟着此起彼伏,无比担心这丈夫恐怕要戴绿帽了。
紧接着,“我”和他两人之间又是“抱”又是“吻”,还说了很多情话,作者在此不断铺排“我”对他无比热爱,使读者对“我”的多情与不忠气急败坏。接着,作者进一步考验读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写“我”开始早出晚归以及在闲暇着时对他难舍难分,万般柔情蜜意。再到后来,写“我”的表现更加放肆了,居然叫自己的老公到客房去睡。这一连串的描写,都给读者展现了“我”是第三者的不良形象。就在读者对“我”深恶痛绝的这一紧要关头,作者笔锋陡然一转,道出真相:原来“我”所热爱的“别人的老公”是自己的儿子。此刻,我们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放下了,不禁松了一口气,为小说的诙谐、俏皮和幽默会心一笑,同时也为作者的精巧构思叹为观止。
仔细琢磨,《热爱》这篇闪小说和散文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假若把开头这一句“别人的丈夫”改成“儿子”,就是一篇纯粹的散文了。这篇闪小说的主题歌颂了博大的母爱,作者用俏皮的散文笔调去表现这个永恒的主题,令人耳目一新。作者运用了小说中常见的矛盾法来包装散文的内容,闪小说的“趣”与散文的“情”在作品中融为一体,使得《热爱》这篇闪小说具有情趣盎然的双重魅力。像《热爱》这种“散文化闪小说”,既有散文的特征,也有闪小说的特点,这也是闪小说的一种写法。
(二)巧用“意象”,丰富闪小说的内涵
陈华清的闪小说中非常善于巧用“意象”,这使其闪小说的内涵更加丰富,同时,也给读者留下思考与想象的空间。例如其闪小说《桃花美人》中的意象“桃花”,这意象在小说中具有多重作用,丰富了闪小说的内涵。
陈华清闪小说《桃花美人》中“桃花”这一意象的运用,“桃花”一词在这篇闪小说中总共出现了二十次。有桃花、桃花江、桃花坞、桃花庵、桃花仙、歌女桃花等等。一名叫“桃花”的歌女貌赛桃花,皇帝为她神魂颠倒,想把他带回皇宫,可是皇帝身边的小李子却极力反对,原因是这名歌女桃花的额头上长着一颗克夫痣,因此皇帝只好叹息作罢。读到这里,我们似乎松了一口气,可作者在结尾笔锋一转,道出了这名歌女桃花的这颗克夫痣是自己故意点上去的。由于桃花早已和陈公子私定终身,为了筹备盘缠给陈公子进京赴考,她到花船卖艺唱歌。桃花长得真的是太漂亮了,为了打断有钱公子哥儿娶她的念头,于是她故意点上了这颗克夫痣。小说到这里戛然而止,读来实在令人惊叹。桃花的花语是爱情的俘虏。纵观古今,桃花一直以来都离不开“爱情”这两个字,人们常常提起的桃花运,就是因为桃花能给人带来爱情的机遇。“桃花”这一词贯穿了全文始终,却有不同的含义,不但写出了歌女桃花美如“桃花”,也暗喻了其桃花运等等。总之,“桃花”这一意象在《桃花美人》这篇闪小说中有多层寓意,同时也使其内涵更加丰富多彩,一次又一次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幽默风趣
陈华清的闪小说具有幽默风趣的艺术特点。在阅读陈华清的闪小说的过程中,常常被其幽默的语言以及奇妙的构思吸引,读来爱不释手。
《寻找安琪》这篇闪小说,一则“寻人启事”引起了市民的关注:一位叫“安琪”的小女孩在花园酒店丢失,身上穿着“天宝”牌的服装和鞋子,如能找到安琪的,重酬十万,能提供有效信息找到安琪的,酬金三万。如此高的酬金引来了市民的纷纷议论,同时有许多人加入了寻找安琪的队伍,甚至有些人来冒充安琪,带来一看,却都不是安琪。“天宝”童装也成了人们抢购的对象以及茶余饭后的谈资。几个月过去了,安琪没有被找到,倒是名不经传的“天宝”牌童装妇孺皆知。小说的结尾处,作者笔锋一转揭示真相:“这时在‘天宝’服装公司,一个男人正对着电脑上的安琪发笑。那个叫安琪的小女孩,是他用电脑合成的虚拟人物。”读到这里,我忍不住笑出了声,实在是幽默、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