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读入:【读入】
(括号内为按钮名称,下同)
点击后,可读入指定格式的衍射数据。
默认可读数据基本格式:
(1) *.xy数据:
一列角度,一列强度,之间用任意数量的空格隔开。强度可以为整形数,也可以为实型数。默认CuKα射线(可在主程序界面修改靶名称及对应波长)。
5.010000
441
5.020000
408
5.030000
484
5.040000
34
…
…
49.960000
73
49.970000
71
49.980000
70
49.990000
73
50.000000
79
|
(2) *.XR数据:
为本程序处理后存贮的数据格式,含衍射数据、衍射峰数据及衍射峰标定数据等。
(3) 其他类型数据
目前设定的数据格式有:Panalytical的*.xrdml,Bruker的*.raw,Rigaku的*.usr等。可根据用户需求,在软件中做入任意格式的XRD数据。
数据读入界面为:点击后,右侧即有衍射图谱预览,双击即返回程序主界面。
http://s9/middle/649586ae4810460f5aa98&690
2.数据平滑:【平滑】
点击后显示数据平滑界面,可选择合适的平滑点数进行数据平滑处理。
http://s3/middle/649586ae481047a3f27c2&690
上图为平滑前的原图,下图红线为选择平滑点数进行平滑后的图形。
平滑点的选择因仪器不同、采样步长不同而异,一般取11-21之间。
平滑操作采用Savitzkey &
Galay方法计算,平滑点只能为奇数,计算公式如下:
http://s1/middle/649586ae481046dc5d310&690
式中
m:平滑点数
Ci:权重因子
Ii:实测强度
Norm=2Norm12+M×Norm2
其中:M=m div
2
Norm1=∑i2
Norm2=∑i4
3. 去背景:【去背景】
点击后显示去背景界面,分别可以选择<蓝线>、<红线>、<不扣除背景>。
http://s8/middle/649586ae481048c780f77&690
上图为去背景前的图形,下图为点击选择去背景方式后的图形。
按蓝线和按红线去背景的差别:
蓝线:平行去背景。优点:能保持原始图谱的形状;缺点:不利于有效寻峰。适合于一般物相定性定量分析。
红线:按图谱的总体趋势去背景。优点:有利于有效寻峰。缺点:改变了图谱的的总体形状。尤其不适合于粘土矿物的分析。
按红线扣除背景时,得到红线的算法如下图所示:
http://s9/middle/649586ae4810498f17f98&690
Pi:每个点的初估背景值(该点的测量强度)
Mi:=(Pi-1+Pi+2)/ 2
a:
若Mi<Pi, 则用Mi替代Pi;
b:上述过程逐点完成后,再把每点连接成曲线即得去背景时的红线;
c:当曲率比较大时,用Mi+C代替Mi,C是一个常数。
4.
Kα2剥离:【a2剥离】
该选项可选择操作或者不操作。
在图谱上标示面网间距时,若未进行Kα2剥离,则对Cu靶,采用1.54178A的波长进行计算(这会影响高角度α1、α2分离时峰位的面网间距精度),若进行了Kα2剥离,则采用1.54050A的波长进行计算。
建议:图谱的整体强度比较大时,可进行采用α2剥离操作,若峰位比较小,或整个图谱主要集中在低角度范围时,可不进行α2剥离操作,因为α2剥离将使整体衍射的强度降低1/3左右。
Kα2剥离原理:按Iα2
:Iα2=100
:50的强度比例,按α1、α2的实际波长(不同的靶数据不同),从衍射图谱的起始点开始,逐点剥离α2的衍射贡献。
5.自动寻峰:【寻峰】
5.1
执行自动寻峰
在该按钮点击鼠标左键,即执行自动寻峰,图谱中即显示出d值(单位为A)。
http://s16/middle/649586ae48104af06455f&690
其中寻峰得出的半高宽和峰面积数据仅供参考,若要获得该两项的精确数据,须进行【面积】处理或【分峰】处理。
5.2
自动寻峰算法
采用一级微分法,确定出是否为衍射峰,然后再在峰顶附近位置选取7个点的数据,进行7点抛物线拟合(如下图所示),确定衍射峰的精确位置。
采用拟合寻峰的优点:样品分析时,采用不同步长,如0.01度、0.02度、0.04度,基本不影响峰顶位置的精确度。
http://s12/middle/649586ae48104b6e4cc4b&690
黑线为实际衍射点连线,红线为7点模拟抛物线,顶点为峰顶。
5.3
改变寻峰条件
在该按钮上点击鼠标右键,出现弹出窗,可改变自动寻峰的条件:最低峰高度及最窄峰宽度(其中最窄峰宽度是以步长个数计算的)。
http://s2/middle/649586ae48104ca43db21&690
6.手动寻峰:【手动 】
点击后,按钮颜色变为红色(再次点击该按钮或点击其他按钮,则手动按钮自动恢复原来颜色),随着鼠标在图谱上移动,鼠标所在位置出现竖直的线条(对应放大板的中心位置),放大板上出现局部放大峰,(此时可点击左右箭头,按实际测量步长微量移动鼠标位置),并在屏幕右上方显示角度、d值、峰高。
增减峰的方法如下:
[删除峰]:鼠标放在最靠近要删除的峰附近,点击鼠标右键。
[增加峰]:点击鼠标左键,则增加一个峰,峰位为放大板的中心位置。
http://s11/middle/649586ae0734d4904488a&690
7.
局部放大:【局部】
点击后,按钮变红色。在图谱中的兴趣点前后拖动鼠标,即得到局部放大图。局部放大的满量程随显示范围的最大强度值变化而变化。
http://s6/middle/649586ae48108b0030695&690
http://s7/middle/649586ae48108b67d3f66&690
8. 确定半高宽和峰面积:【面积】
点击后,按钮变红色。鼠标在图中的某个衍射峰前后拖动,即可得到数据:
http://s16/middle/649586ae48108cb20f57f&690
9.
显示α1、α2、β:【显a2】
点击后,按钮变红色。随着鼠标的移动,会即时显示对应位置的Kα1、Kα2、Kβ线。
http://s9/middle/649586ae0734daebdefa8&690
10.
峰形分解:【分峰】
点击后,按钮变红色。在图谱中的兴趣点前后拖动鼠标,即进入对该区域进行峰形分解的操作界面:
http://s12/middle/649586ae48108e750e73b&690
【半宽(FWHM)】:自动调整高斯峰的半高宽;
【峰位(角度)】:自动调整高斯峰的峰顶位置,对应的d值会发生变化。
【峰高(Cps)】:自动调整高斯峰的高度;
【增减峰】:选中后,可在某兴趣位置单击鼠标左键增加峰,或单击鼠标右键删去最靠近鼠标位置的峰。
【标准峰宽(用于纳米粒度计算)】:在相同的检测条件、相同的图谱平滑点数处理等情况下,标准物质的半高宽,该数据输入后,程序退出时会自动保存。
【显示结果】:
修正结束后,点击该按钮可显示高斯峰形分解后的精确峰位(d值)、半高宽(FWHM)、峰积分面积等数据。如果属于纳米粒度的物质,会列出每条衍射线对应的纳米粒度,如下所示:
http://s16/middle/649586ae4810909f42f4f&690
其中的Size为纳米粒度,按雪莱公式计算得出。
【接受数据】:把高斯峰形分解得到的精确峰位(d值)、半高宽(FWHM)、峰积分面积等数据加入整体图谱的分析结果中(替代该角度范围内在主界面上操作得到的寻峰结果)。可用于后续的数据检索、晶胞参数计算、物相定量分析等。
【存贮图谱】:存贮高斯峰形分解界面上的所有信息。存储图形的纵横比与屏幕显示一致(可手动改变该窗口的大小及纵横比)。
【上下箭头】:抬升或降低图谱,以控制高斯峰形分解范围的图谱背景。默认每次按键的增减量为1,可鼠标右键点击以设定每次按键的增减量。
11.存储数据、存贮图谱、结果打印、d值列表、恢复原始数据等
在屏幕上的图谱显示区域点击右键,即得到弹出式菜单:
http://s4/middle/649586ae481092f704613&690
【存贮图谱】:存贮图谱的角度显示范围与主界面显示范围一致。默认存贮的分辨率为1800*1200,可通过窗口操作改变纵横比,则存贮图谱的纵横比与屏幕显示一致。
【存贮数据】:可选择选择*.xy格式或*.XR格式:
(1) *.xy格式:
该格式为一列角度、一列衍射强度,中间用任意个空格隔开的格式。
(2) *.xr格式:
该格式存贮的数据中除含有*.xy格式所含有的数据外,还包含波长、角度范围、步长,数据总数,以及面网间距数据、PDF检索数据(检索得到的物相代码、面网符号等)。按该格式存贮的数据,本软件可以打开,另外可进行【重叠】绘图处理,并在绘图时可以标示面网间距、面网符号、物相代码等信息。
【结果打印】:打印出一张A4格式的图谱及对应的面网间距列表。
【d值列表】:列出寻峰结果(含峰形分解结果):
http://s12/middle/649586ae4810a06506c7b&690
【恢复原始数据】:恢复数据从文件读入时的原貌。
恢复全谱显示:【http://s2/middle/649586ae4810a13078451&690 】
在主界面的顶端和右侧,各有一个该按钮,为恢复全谱显示。
12. PDF数据库检索
:【PDF检索】
具备寻峰结果后,可单击该按钮进入PDF数据检索检索界面:
http://s14/middle/649586ae4810a2503fa8d&690
12.1
类型:
可选择在PDF数据库中查找矿物、无机物或有机物。
12.2
显示方式:可选全谱或棒状峰显示方式显示实验衍射数据。
12.3
选择检索方式:
【d值(3强峰)】:为标准的Hanawalt索引。点击后自动检索,得到如下的检索结果,用鼠标选中其中的某一行,即可在屏幕对应位置显示卡片内容及衍射信息。
http://s5/middle/649586aex810c825c1644&690
检索结果中列出了卡片号、分子式及卡片数据与实际衍射图谱比较的吻合峰个数。
【元素】索引:点击后进入元素选择界面:
http://s7/middle/649586aex810c914e6b46&690
可用鼠标选择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选中的为白色底色。
上方有两种成分匹配方式:
【只含】:只含有所选中的元素
【包含】:除了含有选中的元素外,还可以含有其他任意元素
点击【OK】,检索结果即显示。
【名称(矿物、沸石)】:为名称索引,只适合于具有英文名称的物质,即矿物和沸石类物质。点击后,出现“名称对话框”。输入字母(不分大小写),即在区域9中随着每个字母的输入,同步地出现符合条件的检索结果。
http://s15/middle/649586aex810ca7ef8aee&690
【矿物族】:按矿物族进行索引,才用Dana矿物学分类系统。共158族3000多种矿物,共计1万余张矿物卡片数据。选择后即出现下列对话框:
http://s2/middle/649586aex810cdab07a81&690
先选择矿物族。排列方式为英文字母顺序。选择时可用下拉菜单选择,亦可输入字母选中,如要查找“石英族”名字该下拉菜单位置输入
“qa”即可。
选定矿物族,即显示出该族所有矿物。选中矿物种后,在对应检索结果位置即显示出对应卡片。如上图中选中“Quartz”,即可显示出石英的所有卡片数据。
软件中只对矿物族给出了中文译名,对矿物种未给出中午名称。
【查询卡片】:按卡片号查询某张PDF卡片。Set和Number之间‘-’隔开。点击【OK】后在区域9中出现对应卡片。
若所选择的卡片在数据库中不存在,则给出提示。
【初始】:进行了某种查询后,再次点击某种查询,程序则无反应,必须点击【初始】后再进行查询方可。
12.4 选择的PDF卡片主要内容显示
在检索结果栏目选中了某张衍射卡片后,即在文本显示区域显示该卡片的最主要的信息,其中包含:卡片号、卡片质量、晶体化学式(、英文名称)、化合物类型及结晶学数据(晶系、空间群、晶格常数等)。如下所示:
PDF
70-3755
Quality: Calculated Using Single Crsytal Data(c)
SiO2
Silicon
Oxide
Quartz
I+M+A
Crystallographical Data:
Sys.:
Rhombohedral
S.G.: P3121 (152)
a
4.916 c 5.409
Vol.:
113.21
I/Icor. (Reference Intensity)= 2.93
12.5 实测衍射图谱及卡片数据显示
在图谱显示区域(下图的上部分)可用全谱或棒状峰的方式显示实测衍射图谱。同时用棒状峰的方式显示了所选择卡片的衍射数据(下部分)。
未进行标注(即未得到检索结果)的衍射线用蓝色字体显示面网间距,已标注过的为红色显示。
http://s3/middle/649586aex810cf522fc62&690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