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旅游美食时尚图片 |
我不是那种写字的编辑,从没做过,也越来越做不了,因为我发现我在限定的话题里,想象会发表在哪儿,谁会看到时,就会束手束脚,文字变得干涩无味,生怕被人嗔怪、笑话;我越来越佩服身边纸刊的兄弟,不论对象是谁,喜不喜爱,都能运筹帷幄,洋洋洒洒NP。
我,只能写下真心喜欢的东西,有感情的事物。这一篇依旧,写我喜欢的北锣、宝钞、旧鼓楼3条小路,7家小店,记录周末的吃喝玩乐逛。
1、蓝白色【Min旻】
北京市东城区北锣鼓巷70号
13:00 - 22:00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221a2faf794d42f38177a8da2f9875a9_th.jpg
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唯一在我公众号里出现过两次的店(上一次戳这里)。我对一件事物的喜爱,从来不会因为单薄的原因,比如只是因为喜欢李狗蛋,只是看老板长得好看,口音好听,只是小店位置好,只是卖的东西喜欢......一个好挑理的刺儿头姑娘,要同时满足以上所有条件,才会喜欢这个地方。
如此难,它却做到了。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6a88a7ed30d14ee89dac56e8565206d4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4678821b79af4bd19d06576d7728d71c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8ba302d28f5f45f8b4898dab1e20ff15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d09c03826ea2421cbc7fca7db7869c18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0414618d7b9349baa32c2272d20c8f98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0fcb69c3d9164642bf4adeb1ec4788ff_th.JPG
我因为这只对眼儿叫狗蛋的胖猫而注意到这家小店,因为一个善良的店员从而产生好感。每次来这边,都要过来看一眼,在多次目睹老板对待客人的态度与方式中,我看到了一个有个性、有立场、有脾气,有分寸,进退自如的女掌柜。她从不阻拦我拍照片,也会调侃着提醒客人小心商品,还会用不推销的方式告诉买家,这些让你忍不住掏腰包的宝贝如何来自她世界各地的旅行。后来得知,去年我见到的姑娘,是她的学生,老板本职是位大学老师,强悍到用英语教工科。
上礼拜,我的以色列导游来北京,我也带她来这儿看看猫,挑礼物。我眼睁睁地看她俩用熟练的英语交流着,那对我这个词汇量30的人来说,是一种令人惊异的、惊诧的,不可企及的特异功能。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cfb96f2814464b76b34073d917a21209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0a66eb37c711475193e38a02fd20dbdb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70f7a0af54f74723bb902156509153d4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d6c9303cdd784aa498e184fa75eff1bf_th.JPG
小店到处充满了蓝白色,因为老板只喜欢这两种颜色,干净、沉稳,又年轻。当老师的独特处,就是有令人嗔羡寒暑假,也就有了多次长途旅行的可能。这个暑假也不例外,李狗蛋被寄养在朋友家,也许是思念美女主人,也许是不老实地上窜下跳,身材从肚皮恨不得嘟噜地,到现在好几个角度都没看出胖,我以为谁都看不到这一天。据说,它的体重压塌了朋友家墙上的酒展示台,那些收藏多年的酒,随着“哭插”声粉身碎骨,血洒一地,李狗蛋享受地舔着酒......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695121a6e64442ae828f9d6058ac255f_th.jpg
小提示:虽然大众点评上标注的营业时间是13点,但按我的经验,2点算早的,3点也有,要去的话晚比早稳妥。
店里的东西,我从不怎么看,概不是不想,是不敢。从饰物到餐具,从帽子到玩意儿,在掂量钱包的时候也扼腕叹息自己在国外时为什么不多买点儿,下一次一定不在国外节俭。
离开的时候发现店比邻的南边,有一家未开业的小店,门里关着一只小猫,趴在门上想出来,小黑手小肉垫儿,看得我要哭了。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4243d93c3b384ef5b3c01be9298b6250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428c9c60f73d43dea406da2d2a297db5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4306ca1f04fe4507ab03c30dce8a84c5_th.JPG
2、卡通色的【i·f 无边框】
北锣鼓巷72号吧?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0cde385f64594cdf84b627d524ef93fc_th.JPG
由于不让拍照,不能展示更多内容了。如果不是特别喜欢,不让拍的店一律不发出来。
五道营的i.f想必很多朋友不会陌生,也会像我一样把它叫作如果,实际上它叫i.f 无边框,据百度百科记载,老板姓方,意为爱方,无边框意为店铺经营没有界限。
就在从李狗蛋家往南同侧,我发现了这个门脸儿,与五道营店如出一辙,有着一个傻傻的大企鹅,复古糖果色小机车,旧电视,老电话,医药箱......看得太心痒。询问之果然是其第二家店,招牌还没有挂出来,售卖的东西依然是老板亲自从世界各地带回来的小物件。其中不乏令我发疯的微缩收藏品,当然价格也高些。帽子、动漫周边、饰品、摆件、服装、几十年前的怀旧物件.....有那么一瞬间,做梦希望这些东西都属于自己。
与五道营店不同,这儿还有一块儿区域售卖饮品,据说地下的酒吧不久会开放。
3、绿色的【Spring Cameras】
北京市东城区车辇店胡同52号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5c5bc15d39194d24979bef53155de988_th.jpg
北京唯一的宝丽来和胶片机主题商店,很多佳能、尼康的旧镜头,淘货好地方
大约在2012年,我看过这家店的报道,满墙的老式拍立得相机蔚为壮观。这个小店,承载一位高考后一周就只身来到北京的河南小伙子,刘洋的梦想,他放弃了上大学,与做保安时认识的小区里的姑娘结婚,用坚持和热爱,支撑至今,成为了北京小有名气的复古相机主题商店老板,同时也售卖胶片相机、小摄影器材和复古的小物件。
一只懒猫睡在纸箱上,旁边的一桶麦乳精引人想入非非,那罐是乳白色的麦乳精,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有一种透明塑料袋包装的巧克力色,那时候谁不合适了,大人都会去商店买这种麦乳精去看望。味道也比乳白色的更好喝。长大后,再没有见过。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9b2a85a8fd6c421abe0176f6181510b7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c9e1caeb4fb94431b3c6ef46132827b5_th.JPG
4、玫红色【色cafe】
北京市东城区北锣鼓巷93号
10:00-22:00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2ae388badecc4764bc9caa305065f105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d4be3013505a438aa11c25a2501b62a8_th.JPG
这家小店就在MIN的斜对面,我被玫红色的满天星吸引,那时的天还是灰蒙蒙的冬样,春天早已在这家小咖啡馆里盛开。满天星35一支,贵过如今99四束的宅配,令人望而生畏。
局促的一层之上是更加局促的二层,碎花儿沙发、鲜花满屋。我在一排艳丽的啤酒标中,发现了一个面容似王硕王师傅的酒瓶,八字胡好生生动。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b87abe44e1f641f1b780cb05036be515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76b58c17b10e48098e6aab40c1ffcf55_th.JPG
这些照片是今年2月用破镜头拍摄,能明显看出和现在片子的差距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e348c45c594d410ba6139290af61d77c_th.JPG
5、黑白色的【Modernista】
北京市东城区宝钞胡同44号
16:00-03:00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211f2f4a230c4056926ba1084a58b409_th.jpg
Modernista,在某些报道上被称为“京城最有名的爵士酒吧”,在我这种一口啤酒都能晃悠的人脑中,酒吧一词还停留在90年代的概念,下班不回家,瞎折腾。
我来这家店时还是去年的12月26号,圣诞节后气氛依旧。我与姐们儿几人来吃晚饭,老电影的海报被表在墙上,菜单也被做成19世纪欧洲的样子。一位大胡子的外国人主动跟我们介绍菜品,我惊讶于他是如何练就如此贼溜的中文,他说自己叫小马,是这家店的老板,法国人,来中国9年了。
菜品有法餐的精致,地中海的美味,周末的夜晚也并不喧闹,我喜欢这样胡同深处安静的小酒吧。
如果把它称为酒吧,那真是埋没了它的才华。这家店可分为四个部分,南边的空间是普通酒吧、餐吧咖啡馆,因为店主发现北京没有好的苦艾酒吧,而专门从国外背过来它喜欢又难寻的苦艾酒,在二层做了一个苦艾酒吧,空间造型为U型,像老式剧场,方便观看一层的动向。北边的部分是俱乐部,有乐队演出、文艺沙龙、夜晚的狂欢......同一类人可以在这儿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各种肤色各种语言的外国友人遍布角角落落。
此时我想起10年前流行的一句话“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e02ce7af0a13462fb3222a9174b59398_th.jpg
在《南锣鼓巷是谁的南锣鼓巷?一场品位争夺战的故事》一文中,Modernista作为一个例子出现,它复古的欧陆风格和菜系在传统的北京本地胡同里有些扎眼,不卑不亢地凌驾于破旧的小卖部,普通迷你中餐馆,三两步就见到的公厕之上。
在我看来,物极必反。在现有的数量下,这一点文化的冲突带来的是交融的时尚与美感,而当满条胡同都充满各式商业之时,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气质。一枚戒指,一条纤细的项链,足以装饰一位姑娘,当十个手指都戴上宽大的戒指,脖子围上大金链子,那跟戴顶针儿,拴狗链儿没什么区别。
我只希望,这条幽静的小胡同多幽静些时日。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cb099f4c67cc468dbcd3555c0b819c9f_th.jpg
6、奶色【奶·粉】
北京市东城区旧鼓楼大街141号
10:00-00:00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597a361a815448879fbc24c0eab5cab1_th.jpg
奶粉,是这条街上很元老又神奇的一家店了,早在2010年,它就在我的收藏之列,6年后我才来见它,它还在。只是后来它开在交道口的分店,消失了。
奶粉,是那个年代的印迹,除了麦乳精,瓷瓶酸奶,北冰洋,还有兑水喝的大玻璃瓶桔汁儿,也没什么可喝的了,桔汁儿估计现在记得的人不多。那时候红星奶粉是最好喝的奶,冲着喝和小奶锅熬出来的味道完全不一样。后来我换过几个牌子的奶粉,都远不及最廉价的红星。时至今日,而立之年,我依旧会在超市最底层的角落里扽出几袋鲜有人问津的红星,后来超市也很难见到了,只能在淘宝买。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e7eeb10d0ad044d5bb7b7fcfe330d8bf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f2e2e2612b2443c793d597446e37100e_th.jpg
换了新镜头后,路过时又进来拍了张藤椅和露台,店员像我不存在一样,让人舒服,不加阻拦,甚是感谢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cb3dd1f60930421eb3169cb588481df1_th.JPG
用奶粉的名字命名的小甜品店,店里的小摆件也是那个年代奶粉的小伙伴。复古的台灯,不倒翁,饼干铁桶,居然还有塔糖,小时候我妈管它叫“塔儿糖”,说是治蛔虫的,我还能记得那个像挤出来的奶油螺旋形的浅色糖,如果我再吃到类似的味道,是会认得的。
墙壁的颜色有些发灰,里边小屋的沙发有些暗淡,那个刹那,我真有些自责,没有在它最好的年纪来看它。我喜欢那个能看到大街和绿树的小露台,蜷缩在1.5层角落的小包房,喜欢榴莲芝士,摩卡芝士,和把儿缸子......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99c31299bf4f41fd9677e6fda1e38782_th.jpg
7、绿色的【异旅•云】
北京市东城区旧鼓楼大街甲128号
10:00-23:00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6563a27605ed43068fe8e3c6a1048499_th.jpg
旧鼓楼大街的风云变幻,在更迭的餐厅面容上凸显。早年的凤凰竹云南餐吧、钟楼湾的首家印巷小馆、西洋果子、雕刻时光、管氏串吧曾红极一时,今天也无处觅踪影。而这家异旅•云风情餐吧,居然真的等到了我这么慢的动作,5年后的光顾,总有它的道理。
这天是2015年11月7号。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2e33b71720e24b48a6538a1a8b209ee5_th.jpg
7年中,我接触过各行主理人不下千位,不夸张地说,我可以在一两眼后大致给其归个类,从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中知道对方的小心思,即使是一个电话的“喂”、“您好”也能听出不同。所以,当我第一次来店里,正好碰上电视台拍片儿时,负责人模样的气质大妞儿谦逊地向我们这些等位的客人解释,那个面容我依旧记得。店长模样的姑娘也并不异样地看着我和姐们儿挎着相机来吃饭,用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接纳客人,心有多大,路走多远。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b3844bd9b3f1423bbe5de1d311911bee_th.JPG
那几张色彩艳丽的照片是今年9月3号路过时拍的,可以对比效果的不同。
餐厅是做简单质朴的云南菜和泰国美食,也有温情的特色饮品,美好的店面,让人恍惚是个鲜花的咖啡馆。我们吃了非常浓香的咖喱,与一碗白饭是绝配,米线仍需努力。不管是一层窗下的绿叶后,干花丛中的木椅旁,门前的铁艺桌椅,二楼的阳光露台,冬天有温暖,夏日有清凉。
要想寻美境,鼓楼别拐弯儿。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cb186dab8ae34570890a7d237269167c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4/42fb245e3dab4d719b4a3f6aa883fa33_th.JPG
Tips:如果我有一天空闲,又想溜达一圈儿,会这样设计路线,睡一个大懒觉,从中午的异旅云开始,饭后去奶粉下午茶,溜达到北锣看李狗蛋,老相机,买玩意儿,在复古的欧式西餐厅跟兄弟,老外侃大山。
更多好看点击下边小字可直接跳转至文章页哦
前门|闲逛一条有文化的胡同,做一日文创青年,杨梅竹斜街扫店攻略
探索隐蔽去处 分享小众旅行
北京土著,伪文艺青年,自由摄影撰稿人。假期时间携父旅行,工作间隙写字拍片儿,生命不息,行走不止。
同名微博 \ 新浪博客 \ 去哪儿网 \ 微信公众号@那敢情好了
所有图文均为作者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及作商业用途,违者将依据《著作权法》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