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笑大王UFO
小笑大王UFO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966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南|带着对拉面的向往,踏上甘南的旅程

(2015-12-01 10:12:43)
标签:

旅游

  你是不是也会有这样的时候

  风吹过街道引起你熟悉的感

  觉一下子想起了远方胜过从前

  你是不是也曾有过在华灯初上的冬夜

  看着四周的万家灯火

  觉得自己其实是个孤单的人

  也是不是会有一首早已经不再流行的歌

  却一直在你心深处

  也许你不曾远离家门

  也许你一直拥有温暖

  也许你可以逃避失落

  但会不会有那么一瞬

  熟悉幻化为陌生

  而你不知为何你在这里

——杨晨《北方的冬》

  为何在加班,为何很疲惫。工作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是为了工作。我的活着,是为了带我爸旅游,为了不虚掷时光,不虚掷每一天年假,到今年也开始不浪费每一个长假。

  我所在的公司每年给15天年假,老实上班就是为了隔三差五请假旅行。从未曾想旅行也是会上瘾的,早在8月法意瑞之行前我就在搜索十一长假的冷门路线,避开人潮又不必多花费的好地方。仗着胆子赌一把,我选择了由兰州出发,跨甘南到川北一线,于不冷不热的季节,再扫一个没有到过的省。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2.jpeg

   很抱歉地说,这次7天的行程又是走团(跟着我最信任的那个网站,其实也未必是信网,更多是出于对在那里的我的老领导的信任而信任的),会被许多友人嘲 笑,但我的理由充足,这条线上的景点间隔少则百公里,多则三百,道路崎岖,无公共交通,又不自驾的情况下自由行是做不到的,况且长时间在如此高原还是头一 次,带着爹最稳妥的就是把自己托付给别人。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3.jpeg

  这条线路冷过我的想象,有多冷?原本报的9月30没有成团,被迫改拼1号出发团,此时飞机已不可选,赶7点一刻的早班机还是头一次。

   有人喜欢坐过道,我从来都喜欢靠窗,我喜欢随时看窗外风景,哪怕是一团团的乌云,我想象着它们酷似动物、面孔和画面。飞跃陌生的大地,第一次看到满眼黄 色的黄土高原,像光滑面容突起的青春痘般长出几个缓和起伏,突兀的小山丘,它们有着雨水冲刷后深深浅浅的纹路,又像风烛残年布满皱纹的老人脸。2个小时后 我们抵达了兰州。踏出航站楼的一瞬《北方的冬》又不由响起,那种清冷有着能穿透羽绒服的渗透力:

  北方的冬天是那种干冷

  冷得十分清澈

  没有泥沙,没有尘土

  你感受到的只有纯纯粹粹的冷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6.jpeg

   我对拉面的热爱是持续至今很多年的,上班每天中午一大碗,清汤寡水却饱含了浓香,那是一种深藏不漏的内敛。到兰州,我就想验证下是否拉面的故乡随便一家 小店都是那么绝美。在兰州的酒店旁边随便进了一家舌尖尖,答案,是否定的。它还不如我们公司楼下的伊盛园。顺便说句,兰州东方大酒店是我住过最差的酒店。

  http://sohump.bjcnc.img.sohucs.com/upload/20151201/9ac46a5dfaee43a69ac977713827b3c9.jpg

   每次旅行在外的就餐次数是可数的,尤其是走团,自理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每一餐都要精挑细选,我那样的冒险显然不可取。在点评使用率不高的城市,求助于 当地朋友和美食届的前辈是不浪费时间和饭量的可靠选择。于是当晚的第二顿饭,我决定在点评上选一家评价最好的“爱上·111号”。小设计感的环境和恰到好 处的服务,适口的味道,抚平了一点午饭的创伤。

甘南|带着对拉面的向往,踏上甘南的旅程
  10月2号清晨,来自全国各地的区区13个人会面了,乘坐“有太多空座的大巴”,使出兰州。导游介绍之所以13个人用大巴,是因为本预计这团能超过30人的。突然觉得好“冷”。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7.jpeg

   途径“小麦加”临夏,东方“梵蒂冈”之称的夏河县城,在到达拉卜楞寺时我遭遇了有生以来第一次高原反应,感觉颇似我经常经历的低血糖,意识清醒,只是声 音慢慢离我远去,即使是身边的声音也仿似从远处传来。只好坐在台阶上休息,忽然发现一只猫,立马起身跑过去要抱,于是......管不了什么贡唐宝塔和拉 卜楞寺,我坐在了地上。

  http://sohump.bjcnc.img.sohucs.com/upload/20151201/7ab79af0c70c4f8ebab04a9d8522947b.jpg

  当天晚饭,是刚坚龙珠酒店楼下的发面泡馍加红景天。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9.jpeg

   饭后要采购第二天的早点,发现了这种金黄诱人的大饼子,2块一个超级大,似白给。店员说叫馍馍。我在拍照,一个卖馍馍的男孩儿有些羞怯。那天晚上梦见我 在烙饼,老领导小宽问我:”你现在在公司还烙饼么?“我想了想说:“不烙了,就在家烙,占用太长工作时间做饭,领导会生气的。”醒来后想起一次笑一次,至 今还没向领导汇报过。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10.jpeg

  我抱着大馍馍啃出了10月3号的清晨,伴着发面葱花饼的香气,纵横驰骋奔向郎木寺,一路上车辆稀少。导游说高原反应就得咀嚼,啃完大馍馍很满足,但一路上嘴和手都没闲着,爆米花,瓜子儿,平均3500的海拔,体验了昨天的下马威,还是让我胆寒的。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11.jpeg

   我就喜欢坐大巴看风景,轻省。镶嵌在土坡上的大黑牛和小黑羊,像莲子和莲蓬的关系,让人产生难以自持的密集恐惧,又像长满黑头的鼻子,于是我只望向前 方。时而一群群羊过马路,场面蔚为壮观,时而看见藏獒尽心尽责地看护着牛羊。要注意,一定不要撞到这些牛羊,据说曾经有一个司机撞了一头母牛,被索赔28 万,原因不仅是母牛本身就贵,更因为明年后年大后年还会生好多好多牛。而如何区分牛的公母呢,曰:母的尾巴左右摆,公的前后。更令我惊讶的是,藏民养这些 牛并不卖,只为放生,卖的话也是为了攒钱去布达拉宫,这是他们一生的梦想。藏民是不穿内衣的,并有三大怪之说:厕所随身带,牛粪墙上拍,右臂露在外。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12.jpeg

  在经过收费站时,警察会过来检查车上每一个人系安全带的情况,有一个没系就罚司机款,于是司机被叫到一边受训去了。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13.jpeg

   经过180公里的跋涉,终于来到号称”中国最美小镇、东方小瑞士之称的郎木寺“,以寺庙的名字命名的村镇,街道的一边是四川,另一边是甘肃。在小镇上的 餐厅吃了午饭,我冻得在炉子旁烤火,遥想2012年3月,特别不会旅游的我跟我爸俩人在香格里拉无人烟无风景的淡季,也曾围坐在火炉旁,跟客栈的人闲聊 着。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14.jpeg

  这家小店是镇上唯一能看的店。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15.jpeg

   其实寺庙也是两个,被中间的道路隔开,四川的达仓郎木格尔底寺,对面的甘肃的赛赤寺。我们去的是四川境内的郎木寺峡谷,郎木洞、虎穴和白龙江源头,一块 大草地很好看,但要比瑞士可差远了。我坐在小桥上跟美女导游聊着早晨在大巴上发生的怪事,她不寒而栗,我常看此类的书,只是好奇想弄清楚,并不怕,默念了 每天的功课20遍白衣大士神咒、地藏菩萨和六字大明咒......

  (赘 述一下早晨发生的事:大家刚上大巴车等着出发,我坐在第二排导游的后边,看到导游在摆弄话筒,她是一个非常年轻有着伶俐清脆声音的姑娘,我听到话筒传来一 句招呼要介绍的声音,之后又传来导游的悦耳声音。这时前三排的团友开始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第一声的粗犷中年妇女的声音从何而来,我们肯定那是从话筒里传 出来有扩音效果的。而我是在郎木寺的桥上才更加惊讶地听导游说,那声音发出来时她根本没开话筒。)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16.jpeg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17.jpeg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18.jpeg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19.jpeg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20.jpeg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21.jpeg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22.jpeg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23.jpeg

  窗外窸窸窣窣的寒风贴着玻璃划过,让我想起小时候住平房时的西北风呼啸,像要闯进屋里来把握抢走。

  http://sohump.bjcnc.img.sohucs.com/upload/20151201/d437bdbbacbd4a28b7a3a5ada70cdb4a.JPG

  若尔盖花湖——野花也叫无名,形似残剑,开于长空

  http://sohump.bjcnc.img.sohucs.com/upload/20151201/b7c6a55ca9224ac1b50139dc3ededce9.JPG

  花湖在热尔大坝草原,岸边芦苇茂密,因湖中盛开的一种白色小花而得名花湖。10月的花湖变成了草湖。它最好的时节是夏天,温暖又开满小花。秋天的湿地,有一种辽阔的苍茫。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国的大草原。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26.jpeg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27.jpeg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28.jpeg

  这里异常寒冷,堪比北京的冬天。围脖帽子都是必不可少的装备。我爸的这件Timberland是我去年特别称心的一件,内胆可摘下来单穿,有帽子又暖和,色彩年轻又不落俗套。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29.jpeg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30.jpeg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31.jpeg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32.jpeg

   平常日子的饭局颇多,但我已经滴酒不沾,然而出门在外,总会破戒陪我爸喝口当地水酿造的地方啤酒。在寒冷的地方,总会买上一小壶当地的白酒来取暖,即使 抿上一口,也是过年一样的温暖对酌。同团的烈焰红唇美女看我买了一壶也买了一壶,于是陌生人在陌生土地上就有了陌生饭局的“推杯换盏”,因一杯酒而相熟。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33.jpeg

  10月4号我们到达了若尔盖迭部的唐克九曲黄河第一湾。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34.jpeg

   我最怕爬山,在大家争相爬到山顶最佳位置拍摄时,只有我走到了黄河边的草地上坐着,没有想到邂逅了几只狗。不长的时间我吸引了周围很多人的目光,我没干 什么只是坐着,然而至少四只狗将我团团围住,趴在我四周,甚至有只藏獒靠在我背后。有个大叔问我你家是不是养狗啊,我说养过。他说那可能你身上有狗味儿。 唉,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儿了,我现在身上只有猫味儿。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35.jpeg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36.jpeg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37.jpeg

  很乖的大金毛。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38.jpeg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39.jpeg

  从这里离开,在一路畅通的情况下,快速飞驰,经过五多小时的车程到达了迭部。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40.jpeg

  5号我们去往扎尕那,这地方现在还没建设好,厕所是最稀缺的事物,仅有的一个厕所,两个性别的空间是可以面对面看见的,囧,八面漏风。景区内没有口罩可能呼吸困难,因为一路上都是新鲜热乎马粪的气味儿。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41.jpeg

  在游览完扎尕那之后去往迭部的途中,经历了藏民拉起布绳拦车,以用钱换一杯酒之名几米之内拦两次,索要过路费。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42.jpeg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43.jpeg

  10月6号在合作桃源大酒店旁的小早点铺,吃了简单美味的早餐,去往米拉日巴佛阁。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44.jpeg

   这座塔有9层,需要脱鞋进入,有些凉,且没有灯,只有非常微弱的从小窗口泻进来的光亮,幸好我有迷你小手电照路。踩着吱扭吱扭的木楼梯爬上顶层,即便不 想爬也不愿意自己在楼下等着,单独是一种恐惧。藏传佛教的佛像要比汉地的狰狞许多,在里边的很多佛像被用布遮住脸,被遮住的一定是最狰狞的。最后,大家几 乎是仓皇着跑出了这里。我是一路念着我的功课走完的。所以胆小的不要来哦。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45.jpeg

  晚上我们终于回到了兰州,因为第七天一早就要赶飞机回京了。这最后一餐再也不能随便选,于是求助于兰州本地人的美女导游,指点我们去甘肃省政府旁边的舌尖尖回忆。最终证明,非常值得。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46.jpeg

  这里有兰州小吃和烧烤。灰豆子淡甜细面,甜胚子清凉,莜麦粒外强中干,只是形在,没牙都能吃,相当妙(点评团1块一碗)。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49.jpeg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51.jpeg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52.jpeg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53.jpeg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54.jpeg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56.jpeg

  大腰子显然比切小的有味儿,不过不推荐烧烤,非味道不好,只是看见从餐桌撤下去的签子直接放回烤架子前……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57.jpeg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58.jpeg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59.jpeg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8/mp45087466_1448725235448_48.jpeg

  Tips:

  1、不要过于乐观估计温度,若尔盖的寒冷不亚于12月的北京

  2、警惕高原反应,需要携带食物以便咀嚼,以及红景天

  3、吃拉面和小吃的店,当地人朋友和小宽都建议:吾穆勒、安泊尔

  4、胆小不要去米拉日巴佛阁

  5、扎尕那建议慎重选择

  6、本次7日双人团费:11718,供参考。


  作者:

  北京土著,伪文艺青年,摄影爱好者,自由撰稿人。自高中涉足网媒,一发不可收拾。不贪美食,独恋美景,躲在奔波的间隙,探访隐匿的去处,奔走在带爹旅行的路上。

  同名微博\新浪博客\微信公众号@那敢情好了

  所有图文均为作者原创,经允许可转载,有事儿您说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