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家人私藏的餐厅——汉舍

(2015-09-11 15:57:28)
标签:

美食

旅游

图片

http://photocdn.sohu.com/20150911/mp31500945_1441958533484_2.jpeg

  饮食,是人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基础,于我而言从不追求菜品的复杂,食材的稀有,精妙的摆盘,昂贵和奢华。正如梁实秋《雅舍谈吃》中说:人吃,是为 了活着; 人活着,不是为了吃。所以孟子说:“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专恣口腹之欲,因小而失大,所以被人轻视。但是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 小,这个“小” 不是绝对不可以谈的。只是不要仅仅成为“饮食之人”就好。

  果腹而已。

  为家人私藏的餐厅——汉舍

  记得曾经在北京数字广播的专访里,我提到过探店这个爱好的意义,引用前领导小宽的经典段落:“吃货也分三步走,入门级别的是吃大店名店,算是走 正门,练筋骨长见识开味蕾;接下来是吃难找的旮旯小店,算是偏门,跋山涉水,为了一口独特滋味,不走寻常路,不吃寻常物;到了最后往往回归家庭,弄家宴款 宾朋,吃喝都是题外话,美味都在笑谈中,这似乎算是“回眸一笑,百花有色”。

  探店,是一种生活方式,在闲暇之余的游走,发现有意思值得去的好地方,不仅限餐饮。于我,双脚走过的地方,亲身验证过的食物,挑选出来,为了自己的经历积累,也为了能够带家人感受,在朋友需要时,为他们推荐出真正称心的去处,不必走风险的弯路。

  为家人私藏的餐厅——汉舍

  北京的各色餐厅多如牛毛,常见于报道,鲜见于世面,或如雷贯耳,或隐匿僻静处。另有些许珍宝似的店,私藏在各友人胸中,想分享又担心人多后失去 了原有的气氛和体验。这回分享一家,鲜见于报道,当我发到朋友圈却被各路大咖提及自己也常去,并很少说出的店。看来,这是一家让很多朋友私藏的密处。

  
  为家人私藏的餐厅——汉舍

  ▲老上海葱油鸡,48

  汉舍中国菜馆,静卧在呼家楼万通中心地下,只有外边一个大牌子,从不见其在哪些媒体或工具型网站上抛头露面或做营销活动。但到了饭点儿,人们陆续到来,出入者器宇不凡,就餐时轻声细语,礼节有佳。

  汉舍,并非是汉代的意味,查网上资料得知老板是重庆人,所以川菜是这里的主打。但他“更希望做成一个呈现美食的客厅,菜肴不要有菜系和门户的界 限”, 一物各献一性,一碗各成一味。所以除了川菜,还有粤菜、上海菜、北京的果木烤鸭、各地名菜及老板创意菜,兼收并蓄。这并没有让菜品变得杂乱,用味道和满意 的呈现,征服着客人。

  http://photocdn.sohu.com/20150911/mp31500945_1441958533484_6.jpeg

  这一道老上海葱油鸡,鸡肉被掩盖在泛着灿烂油光的青葱之下,拨开浮云见丽日,软嫩鸡肉配合淡香葱花。缺点在于葱过于咸,不知上海本地是否这样。

  为家人私藏的餐厅——汉舍

  ▲宫爆古老虾球,138

  我对宫爆的东西情有独钟,喜欢那种些许粘连,黏黏甜甜的味道,虾球不必费事择刺剥皮,也是懒人的首选。虾球食材够大够韧,定会是同好们的不二之选。

  为家人私藏的餐厅——汉舍

  ▲汉舍果木烤鸭,198

  烤鸭这个东西不是北京的独有,发展至今也变成了北京的名片。只是苦了鸭子,填鸭的痛苦只有鸭子晓得。从小到大不知道在多少个店里吃过烤鸭,除了前门大栅栏狗不理的最次以外,其余的口感差别并不过分悬殊。这里的果木烤鸭与大品牌老字号连锁的如出一辙,毫不逊色。

  为家人私藏的餐厅——汉舍

  饼,虽是外衣,同样关键,饼的薄厚、软硬、均匀与否严重影响着烤鸭的味道。所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用在这里也很贴切。汉舍的鸭饼很薄不粘连,层次可见,信手拈来薄厚均匀,是烤鸭的好队友。

  http://photocdn.sohu.com/20150911/mp31500945_1441958533484_10.jpeg

  ▲招牌神仙鸡,138

  前边虽浅尝辄止,吃到这道已无食量,只知脱骨肉烂。

  为家人私藏的餐厅——汉舍

  ▲脆皮辣子虾球,138

为家人私藏的餐厅——汉舍

  ▲四角豆

  http://photocdn.sohu.com/20150911/mp31500945_1441958533484_14.jpeg

  ▲春日佛跳墙,38一位

  汤味鲜美,白果、松茸、羊肚菌莲子清炖三小时,清爽鲜美,不逊荤菜。尤其天阴雨湿,天寒之际来一碗,从口暖到丹田。

  为家人私藏的餐厅——汉舍

  ▲重庆小面,18

  对于小面的记忆,那是发小儿反复叮嘱我必须吃的一道小吃。当年年假金贵的时候,只好选在十一黄金周的人潮拥挤中勇赴重庆,第一站就是重庆磁器 口,而在重庆吃的第一口东西就是山上的小面,不过那个味道虽然时隔经年不太记不得了,只记得恍惚中有种方便面作料儿味儿。而后在重庆在没吃小面,于是至今 不知地道的小面是何味道。

  为家人私藏的餐厅——汉舍

  汉舍的面食,从最初的担担面,到这道小面都是令我臣服的美味,只可惜新菜单中担担面已无踪影。而它们的价格确是整本儿菜单中最廉价的。层层叠叠卧于小碗中,青葱点缀,拌匀食之,辣味儿不刺激,香味不消散。实乃主食爱好者的美餐。重庆当地是何滋味,正宗与否都不再重要。

  点菜完毕时,我总会加上一句,主食一块儿上。意思是别等到最后,因为主食是我的主要目的,往往要先霸占一碗,致使其后的菜都无的放矢。

  http://photocdn.sohu.com/20150911/mp31500945_1441958533484_17.jpeg

  ▲开洋葱油拌面,15

  开洋,是江浙地区的的吴语方言,指用腌制晒干后的虾仁干,在烹饪中起到提鲜调味的作用。其他地方还有海米、金钩等叫法。葱油拌面是啊煮熟的面条放上葱油一起拌着,面筋斗,有种独特的香气。

  http://photocdn.sohu.com/20150911/mp31500945_1441958533484_18.jpeg

  这道葱油拌面中缺少猪油香,不知现在它出席了没有。

   为家人私藏的餐厅——汉舍

  ▲桌上的洋菊梗

  环境与餐具是餐厅的一大亮点。细竹简的餐垫彰显文化氛围,青白磁碟透出一种干净清雅。大厅用大叶绿植和书架将各个区域隔开,桌上的白色淡紫色洋菊梗,装点得如家一般,生动灵动。墙上挂着许多夺目的照片,文化艺术界的名流们,那种文艺气息溢于言表。

  http://photocdn.sohu.com/20150911/mp31500945_1441958533484_20.jpeg

  ▲大厅

  每次带爹来吃饭,都会满意而归。

  店名:汉舍中国菜馆

  人均:135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甲6号 万通中心D座B1层

  推荐指数:★★★★★


作者:

  北京土著,伪文艺青年,摄影爱好者,自由撰稿人。自高中涉足网媒,一发不可收拾。不贪美食,独恋美景,躲在奔波的间隙,探访隐匿的去处,奔走在带爹旅行的路上。

  同名微博\新浪博客\微信公众号@那敢情好了

  所有图文均为作者原创,经允许可转载,有事儿您说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