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古罗马】贺拉斯《论诗艺》
(2012-02-22 18:07:39)
标签:
古罗马贺拉斯论诗艺性格悲剧隐喻天才诗人规模秩序张洁读书文化 |
分类: 读书 |
1.美,源于规模和秩序。
一个渺小的生物不可能美,因为它极小的身体在不经意间或许就展现在人们面前,人们却不见得能看清楚它。巨型物体,比如它长达千里,也不会太美,因为既不可能尽收眼底,欣赏者不见得能看到整体,或许只能看见部分。
2.诗人的作用,不单是讲述已发事件,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一些预发事件,同时遵循偶然、必然性。
诗歌比历史更具有哲学性,相比而言,它是一种更高层面的东西。……诗歌表达的是普遍的事物,而历史所表达的却具有特殊性。
普遍是指,根据规律,某个人或某种人说话的方式、做事的方式。诗人该将普遍性命名为这种品质的名称。
3.情节的发展,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所谓“复杂行为”,是指在它的变化发展中包括了“逆转”和“认知”。“逆转”是指事件发展到后来转向相反的方向,这种变化需遵循客观事实和必然规律。“认知”的涵义,从字面来看,就是从无知到理解的变化过程,认知使得诗人笔下的人物之间或许产生了爱,或许是恨。“认知”的最佳表现形式,就是和“逆转”保持一致。……“逆转”和“认知”造就了两部分意外。第三部分是场景,它往往是极具毁灭性的痛苦事件。
4.激发人的怜悯和恐惧,悲剧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
首先,它所呈现的一定不是一个人从辉煌到落魄命运的改变,因为这样触动的不是怜悯也不是恐惧,而仅仅是使我们感到惊叹。当然,也不会是一个坏人命运从落魄到辉煌的改变,因为它不符合悲剧精神,也不具备任何一点悲剧的特征,既没有满足道德感,也没有唤起怜悯和畏惧之情。也不该展现一个十足的恶棍被毁灭的过程。毫无疑问,这样的情节可能会满足道德感,但却可能无法激起怜悯或恐惧。产生怜悯之情,是因为看到此人遭受了不应承受的苦难;感到恐惧,则是因为害怕此人的不幸,也许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说,这样的事既不令人怜悯也不那么可怕。在这两个极端之间便存在着一个悲剧角色。这个人不是十分善良,也不是十分正直,而他之所以陷入厄运,完全是由于他性格中的确定导致的犯错。
……悲剧,不应是因作恶多端的错误,而是由于人性的弱点所导致的。
5.任何一个悲剧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纠结和结局。和情节无关的事件经常和一部分情节本身联系在一起,形成纠结,其他的事件则形成了结局。这里我所说的纠结是指那些从情节的开端延伸到标志着好运或者厄运的转折点部分的所有内容。结局,则是指那些从变化开始到结束的内容。
6.虽然迄今为止在各个领域里都有优秀的诗人,批评家如今却期望有一个人能够在数个别人擅长的领域内称雄。
7.简洁明快而又不显俗气称得上完美诗风。
8.我所指的不常用词汇是指罕见的词汇,比喻词、加长的复合词,简而言之,就是日常不会用到的词汇。完全由这些词组成的句子即便不是谜语,也会是俚语。……如果采用以上提到的罕见词汇、比喻词、修饰语的话,诗歌就会变得华丽而脱俗。……如果只注重特殊手法的使用而忽略日常用语的话,就会导致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度极为重要……
9.每种诗歌语言都需贴切。即便是暗喻中的罕见词汇,或类似用词中,如果使用不当,一味追求随心所欲,都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10.能够巧妙地使用暗喻,暗示某人在寻找相似事物上独具慧眼;进而,暗喻使用的好不好,标志着一个诗人是否是天才诗人。
Jessie 志于2012/2/21,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