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经济危机 |
分类: 股市天地 |
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不仅仅是美国一家的经济危机,更是全世界的经济危机,那次经济危机危害之大,影响之深,虽然不能说是所无来者,但至少也是前无古人了,以至于直至今日,“大萧条”基本就是特指1929年爆发的那次经济危机。
那么,为什么为引发这次经济危机呢?我们还要从当时的世界经济环境说起。
自由主义经济
西方一直奉行的是自由主义经济,即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尽量不干预经济,让市场就如一个自然生态环境一般,自然地生长壮大。正如亚当斯密所说“政府离市场越远越好”
1920年代,正值一战结束,世界迎来了经济复苏的时代,由于和平稳定的环境,经济也逐步地发展了起来。
实际上,我们可以从经济发展的一般原理来解释那次经济危机。
当经济好的时候,比如你是一个牛奶生产商,你的牛奶一般就会卖的非常好,卖的非常好的结果就是你赚了钱,那么赚了钱之后呢?人性总是贪婪的,你就会想着扩大产能,生产更多的牛奶,占领更多的市场赚更多的钱。于是你扩大了产生,生产了更多的牛奶,占领了更多的地方,比如你一开始是在你所在的城市做的牛奶生意,于是你把生意扩展到了周边的乡镇,让乡镇的居民也喝上了牛奶,于是你赚了更多的钱。赚了更多的钱之后呢?自然就会更加地扩大生产,再占领更多的市场,把你的生意扩张到乡村,让乡村的居民也喝上牛奶,这样你就又赚了许多。
当然,我举的只是牛奶一个产业中的例子,实际上,当经济发展好的时候,人们收入水平会提高,人们收入水平提高了,自然消费能力也会增强,消费能力增强了,就直接提升了整个社会的购买力,所以在经济好的时候,大多数产能的扩张都会带来丰厚的回报,赚取更多的利益。
在自由经济体系下,政府不干预经济,任市场自由发展,也就是说,再拿牛奶商的例子来说,牛奶商要扩展自己的生意,扩张自己的产能,政府是不干预的,可以自由扩展,当然别人也能自由地进来和你竞争。
经济繁荣和人性的贪婪
所以在当时经济繁荣的时候,由于赚钱效应,人们总是热衷于各种投资,聆听着各种因为投资而一夜暴富的神话故事,人性的贪婪总是无止境的,正如经济学的开篇就会说,经济学就是为了解决在有限资源下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的一门学问。
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就业,人们都有了工作就有了稳定的收入,有了稳定的收入就有了大量的闲钱用于投资,而在经济好的时候,投资大多数都是赚钱的,于是赚了钱的人们又开始贪婪地投资更多的投资标的,当时的美国全国上下都弥漫着这种氛围,甚至很多人都往美国以外的海外投资,这种背景下,美国大量地放贷给欧洲,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
再说说美国的股市,股市的上升实际上也是缘于企业利润的增加,当上市公司业绩好的时候,持有股票每年都能得到丰厚的红利回报,于是股票价格水涨船高,一路上涨,一路上涨的股票更是牵动了人们的心,于是在股市赚了钱的人们就会带动更多的人把钱投入股市,股市继续上涨,人们继续赚钱。
赚了钱的人们于是对未来的生活信心十足,开始了各种高消费,甚至是借贷消费,当时的美国社会消费主义盛行,尽管汽车当时还十分地昂贵,但也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商家开始研制各种消费品,如洗衣机、烤箱、电风扇等。当时的人们已经完全忘了风险为何物,只是觉得自己只要抛了股票就行了,或者自己只要把投资款收回来就行了。
泡沫的破灭
但是在一定时期之内,社会经济的发展总是有限的。
再拿之前的牛奶商的例子来说,当把生意扩张到了城市周边的乡镇、乡村之后,要再占领新的市场,就只好扩张到周边的城市了,但是这个时候牛奶商会发现,他周边城市的牛奶商情况也和他类似,人家也要扩张到自己的城市中来,因为他们也扩张了产能,自己的城市消费不了这么多产能,只有占领自己城市的市场才能消化掉产能。于是竞争就开始了,牛奶商即在自己的城市与其他进来的牛奶商进行竞争,也把自己的生意扩张到了其他牛奶商所在的城市进行竞争。因为大家的产能都扩张的非常大,只有不断地扩张才能生存下来,于是竞争就愈来愈激烈了。
为了打败竞争对手,于是各种招数都用了,降价促销、提升服务质量,但是这些手段用下来的结果就是利润在不断地减少,而在这些竞争中,失败的牛奶商由于大量的产生无法销售,导致了滞销的情况,再加上扩张的产能增加了大量的成本,所以经营每况愈下,最终倒闭。
市场的整体也是如此,当经济繁荣的时候,所有的产业都在疯狂扩张产能,但是社会的消费能力在一定时间内总是有限的,消费不了这么多的产能。
实际上,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都是这样爆发的,经济繁荣,扩张产能,导致产能扩张超过了社会消费能力,于是过剩的产能就导致了部分商家的倒闭和部分人员的失业。随着倒闭的商家越来越多,失业的人员也越来越多,经济陷入萧条。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整之后,多余的产能在经济危机中被去掉,市场的基本消费还在,最终还是有部分商家能够存活下来,市场重新回到了供求平衡,然后逐渐恢复,再展开新的一轮经济周期。
只是1929年的那次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因为之前经济繁荣的时间较长,持续了长达约10年之久,人们的投资热情过高,信用扩张过快,各种产能增加过多,而导致的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也就是说,社会信用、产能、投资的增长超过社会发展平衡越多,所带来的经济危机就会越大,只是那次的增长超过社会平横点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所以早就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
比如股市,实际上股市的上涨是资金直接推动的,买的人多卖的少就上涨,卖的多而买的少就下跌。股票的上涨需要越来越多的资金的推动。比如当一只股票10元1股的时候,你买1万股只要10万元,但是当股价到20元1股的时候,同样的1万股就需要20万才能成交,所以股票上涨的越高,需要的资金就会越多,但是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一个市场上的资金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无限的上涨,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人类有史以来从来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当股价涨到一个非常高的价格,市场没有资金去承接的时候,自然就会出现卖股票的人多而买股票的人少的情况了。
1928年到1932年美国道琼斯指数走势
于是美国在1929年的时候就出现了企业大量倒闭,人员开始大量失业的情况。人员大量的失业就造成了很多人失去了收入来源,也就降低了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而很多人由于破产,在此之前在银行有大量的借贷,就导致了银行坏账的大幅增加,银行坏账过多有导致了大量银行的破产直接沉重打击了美国的金融体系。
股市也是如此,在高位的时候实在没有资金能够承接盘面,导致了股票市场的疯狂下跌,从而引起了人们恐慌性的抛售,当时美国著名的股票大师利弗莫尔也是在那次股灾中亏的倾家荡产,最终自杀。
经济危机的危害
经济危机终于到来,当时的美国总统是胡佛,在他竞选的时候曾经承诺美国人民,选了他,人人都会住上好房子,家家都会有汽车,顿顿都是大鱼大肉。可这个倒霉催的总统,刚上台就遇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人们纷纷失业,86000多家企业破产5500多家银行倒闭,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失去了工作,许多人一夜破产,流落街头。
当时流落街头的人太多,往往都聚集在一个地方搭起了帐篷,这种地方被称之为“胡佛村”。失去了农场的农场主只能吃草根、挖野菜充饥。城市里孩子的母亲在街头徘徊,争夺从商店扔出的腐烂水果。
商家为了保住产品的价格,不惜销毁产品,如牛奶商,就宁愿把牛奶倒到河里...
整个危机导致了200-400万中学生辍学,1370万人失业,700万人死亡的惨剧。
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到了全世界,也引发了世界各国的政局动荡。其中日本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曾经出现过很多家庭集体自杀的惨剧,而日本为了解决经济危机的困局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意大利则引发了法西斯的上台;德国更是掀起了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最终导致了纳粹的上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