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汀宣杨理明
汀宣杨理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181
  • 关注人气: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期权量化开发策略心得

(2019-10-17 07:59:07)
标签:

期权

分类: 期货

和业界的许多量化同仁们一样,追求绝对收益,控制回撤波动,一直是我们心中追求的目标。很多人会问:量化策略有那么多,为什么你这么青睐期权这个工具呢,期权真的显得如此重要吗?我的回答只有一个:“期权有着任何其他工具难以企及的优势,它能帮助在投资世界里完成一维到二维的升华”。

在林林丛丛的量化策略中,占比最大的是量化配置型策略。以个人愚见,大致可以粗略分为三种类型的配置策略:宏观层面配置、中观层面配置、以及微观层面配置。从宏观的角度进行配置,称为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在中观的角度进行配置,称为行业配置策略(行业轮动);从微观的角度进行配置,就是股票配置策略(多因子选股)。

套用一部日剧“神探伽利略”里的台词:“万事皆有因”!这个“因”就可以被量化为因子。

从5-10个大类资产,到28个申万一级行业,再到近3000只个股,所有量化配置模型的背后都可以归结为因子的选择和驱动。在股票配置中,可选的因子数量最多,许多都和公司财报有关,许多和技术面有关;在行业配置中,可用的因子数量就会减少很多,但依然存在,比如动量反转、行业市盈率、beta值、波动率、累计成交额、换手率等等;到了大类资产配置,可用的因子数量就更少了,剩下的只有一些基于价格的因子,诸如动量反转因子、技术性因子、波动性因子、流动性因子等因子,由动量反转因子引申出的资产配置策略就是趋势型资产配置策略(Trend Asset Allocation),由波动性等风险因子引申出的资产配置策略就是风险平价资产配置策略(Risk Parity Asset Allocation),当然度量风险的方式有很多,这就二次引申出诸如波动率倒数加权、预期最大回撤倒数加权等多种风险平价策略。

任何关于价格的影响因素最终都可以落实到因子的层面上,这个过程就是数学的抽象化,映射化。新策略的开发无非也是从因子出发,可以归结为两条路径。

一条路径是对新因子的挖掘,属于横向维度的切入点,全世界对冲基金也都在为寻找一些奇特的因子再努力吗,我们敬佩的研究员们也不断测试着各种新因子,以期待它的显著性和稳定性。

另一条路径则是因子的再配置(暂且取名为“Factor Reallocation”吧),即对已有的因子进行动态权重配置,属于纵向维度的切入点。世间变化万千,总有因子会失效,总有因子又重新焕发活力,有的因子趋势市中有效,有的因子震荡市里给力,所以对所有因子进行再分配的过程将可能产生决定性的Alpha收益。举个例子:有四个因子A、B、C、D,初始日权重各为1/4,但随着市场的变化,四个因子的权重就相应动态变化。所以,所谓的因子择时,只是因子再配置的一种特殊情况,即一段时间使用因子A,一段时间使用因子B,……一段时间使用因子D,因子权重从(1,0,0,0)变到了(0,0,0,1)而已。

然而,说到这里,我们仍然生活在策略的一维世界里。小学的时候,我曾经以为有理数和无理数合并构成了实数,实数已经很了不起了,每个有理数旁边都有着无数个无理数陪伴左右,可是认识了复数后,我才明白了世间之广阔。高中学立体几何时,我曾经觉得能快速地想象一些三维图形已经很了不起,然而大学一年级便开始着迷于四维的时间维度。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先把投资这件事想成是一个平面,一根轴是策略丰富的维度,另一根轴就是工具丰富的维度。在普通的量化配置型策略里,我们用的工具都是股票,黄金、美元等现货资产,所以我们都是在策略的维度上漫步游走,或许一个投资者可以精通任何量化配置型策略,但其所用工具的丰富度已经远远跟不上策略的丰富度。

那么如何从策略的一维世界提升到(策略丰富度,工具丰富度)的二维世界呢?只有依靠衍生品帮助我们完成这个飞跃。为什么期权重要?因为它是最灵活的衍生品,可以让我们完美地在工具这个维度施展才华。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的比喻。我还想再提及一下我的投资世界观,它是一个三维的世界,第一个维度是策略的丰富度,第二个维度是工具的丰富度,第三个维度则是绝对收益的大小(也可以是收益回撤比大小)。每个人只要投资,就会游走在这个二维平面中,许多散户只喜欢买股票,那么这就站上了下图的第三个象限里。量化选股呢,工具是股票,是简单的,但策略涉及定期或不定期换仓,因子的权重调整,是复杂的,多为专业机构投资者使用,处在第四个象限中。期权交易呢?简单的单腿策略处在第二象限,复杂的组合策略、套利策略、波动率策略处在第一象限中。

在上面的图中,量化配置、期权交易,两者完全可以相辅相成。一个人投资成功,无非是策略的丰富性产生了绝对收益,或是工具的丰富性产生了绝对收益。这构成了“策略丰富度—工具丰富度—绝对收益”STAR空间(Strategy-Tool-Absolute Return Space)。

而认识了期权,使用了期权,真的能产生更多优越性吗?那就用实证的案例简单谈谈我的想法吧。

如果您拥有一定大格局的判断能力,也就是说您能按照月度甚至季度的时间间隔,大概率判断出下个月、下个季度是趋势为主,还是震荡为主。那么直接买卖期权,无疑是最好的策略选择,原因就是它省了你的时间,你的精力,通过工具的丰富度大大降低了策略的复杂度。

以卖认沽这个基本策略为例,设置了止损线后,2015.2.9到2016.9.28,用30%仓位卖出平值、虚值1档、虚值2档认沽策略基金的累计收益率分别为35.04%、31.48%和23.40%,远超期间指数表现,最大回撤全部控制在30%以下。而用各类因子进行股票配置会怎么样呢?大盘期间最高从5178点跌到了2638点,回撤了50%左右,一个普通的量化选股多头策略,回撤也很难控制在30%以内。这就体现了工具丰富的重要性。

下图去年2.9到今年9.28反映了的策略净值曲线:

图1:2015.2.9-2016.9.28期间30%仓位Put Write净值走势

而在近半年中,几乎所有择时策略都失效在“千股横盘”市中,期权的表现又如何呢?保守的说,用五成的仓位,每次卖出虚值1档的期权,7个月来的累计收益率已经等于17.49%,50指数同期累计涨幅12.58%,超额收益率为4.91%,最大回撤仅为5.40%。

下图是今年3月至今每月滚动卖认沽的净值曲线图:

图2:2016.3.1-2016.9.28期间30%仓位Put Write净值走势

我绝对不会轻视任何一种量化策略,每一个量化策略的研发过程都来之不易,所有的量化策略也都相辅相成,择时策略失效时选股顶上,选股回撤大时择时止损助之。然而,在我们的投资世界中,我们可以去了解期权,期权这个工具是独特的,期权那些策略又是多样的,它在牛皮震荡市里可以增厚收益,控制回撤,在趋势市里又能乘胜追击,以小博大。正如上文所云,一次成功的投资依靠着策略和工具丰富性两个维度。期权,正是在工具丰富性的维度给交易提供了更多正能量,让我们站在二维平面中有的放矢的行走,寻找出更多获得绝对收益的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