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天髓.任铁樵评注》十
(2013-01-12 13:18:37)
标签:
滴天髓任铁樵天人地道与自然八字阴阳五行与自然魏多亮命理与星座 |
分类: 八字命理古籍在线 |
五气不戾,性情中和;浊乱偏枯,性情乖逆。
原注:五气在天,则为元亨利贞;赋在人,则仁、义、礼、智、信之性,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诚实之情,五所不戾者,则其存之而为性,发之而为情,莫不中和矣,反此者乖戾。
任氏曰:五气者,先天《洛书》之气也。阳居四正,阴居四隅,土寄居于艮坤,此后天定位之应。东方属木,于时为春,于人为仁南方属火,于时为夏,于人为礼;西方属金,于时为秋,于人为义;北方属火,于时为冬,于人为智。坤艮为主,坤居西南者,以火生土,以土生金也;艮居东北者,万物皆主于土,冬尽春来,非土不能止水,非土不能栽木,犹仁、义、礼、智之性,非信不能成。故圣人易艮于东北者,即信以成之之旨也。赋于人者,须要五行不戾,中和纯粹,则有恻隐、辞让、诚实之情;若偏枯混浊,太过不及,则有是非、乖逆、骄傲之性矣。
己丑 丙寅 甲子 戊辰
乙丑 甲子 癸亥 壬戌 辛酉 庚申
己酉 丁卯 己卯 乙丑
丙寅 乙丑 甲子 癸亥 壬戌 辛酉
丙戌 乙未 丙子 甲午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火烈而性燥者,遇金水之激。
原注:火烈而能顺其性,必明顺,惟金水激之,其燥争不可御矣。
任氏曰:火燥而烈,其炎上之性,只可纯用湿土润之,则知礼而成慈爱之德;若遇金水激之,则火势愈烈而不知礼,灾祸必生也。湿土者,丑辰也,晦其光,敛其烈,则明矣。
丙戌 甲午 丙午 己丑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乙亥 庚子
辛巳 甲午 丙子 甲午
癸巳 壬辰 辛卯 庚寅 己丑 戊子
水奔而性柔者,当火土之神。
原注:水盛而奔,其性至刚至急,惟有金以行之,木以泄之,则柔矣。
任氏曰:水性本柔,其冲奔之势,刚急为最,若逢火冲之,土激之,逆其性而更刚矣。奔者,旺极之势也,用金以顺其势,用木以疏其淤塞,所谓从其旺势,纳其狂神,其性反柔。刚中之德,易进难退之意也,虽智巧多能,而不失仁义之情矣。
癸亥 甲子 壬申 庚子
癸亥 壬戌 辛酉 庚申 己未 戊午
壬寅 壬子 壬辰 壬寅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癸未 癸亥 壬子 戊申
壬戌 辛酉 庚申 乙未 戊午 丁巳
木奔南而软怯。
原注:木之性见火为慈,奔南则仁之性行于礼,其性软怯。得其中者,为恻隐辞让,偏者为姑息,为繁缛矣。
任氏曰:木奔南,泄气太过,柱中有金,必得水以通之,则火不烈;如无金,必得辰土以收火气,得其中矣,为人恭而有礼,和而中节。如无水以济土,土以晦火,发泄太过,则聪明自恃,又多迁变不常,而成妇人之仁矣。
庚辰 壬午 甲午 丙寅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丙戌 甲午 甲申 丙寅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金见水以流通。
原注:金之性,最方正,有断制执毅,见水则义之性行而为智,智则元神不滞,故流通。得气之正者,是非不苟,有斟酌,有变化;得气之偏者,必泛滥流荡。
任氏曰:金者,刚健中正之体也,能任大事,能决大谋,见水则流通刚前面之性,能用智矣。得气之正者,金旺遇水也,其人内方外圆,能知权变,处世不伤廉惠,行藏自合中庸;得气之偏者,金衰水旺也,其人作事荒唐,口是心非,有挟术待人之意也。
甲申 癸酉 庚子 乙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壬申 壬子 庚辰 丙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最拗者西水还南。
原注:西方之水,发源最长,其势最旺,无土以制之,木以纳之,如浩荡之势。不顺行,反行南方,则逆其性,非强拗而难制乎?
任氏曰:西方之水,发源昆仑,其势浩荡,不可遏也。亦可顺其性,用木以纳之,则智之性行于仁矣。如用土制之,若不得其情,有反冲奔之患,其性仍逆而强拗。
癸亥 庚申 壬申 甲辰
己未 戊午 丁巳 丙辰 乙卯 甲寅
癸亥 庚申 壬子 丙午
己未 戊午 丁巳 丙辰 乙卯 甲寅
至刚者东火转北。
原注:东方之火,其气焰欲炎上,局中无土以收之,水以制之,焉能安焚烈之势?若不顺行而反行北方,则逆其性矣,能不刚暴耶?
任氏曰:东方之火,火逞木势,其炎上之性,不可御也,只可顺其刚烈之性,用湿土以收之,则刚烈之性,化为慈爱之德矣。一转北方,焉制焚烈之势?必刚暴无礼。若无土以收这,仍行火木之运,顺其气势,亦不失慈让恻隐之心矣。
丙寅 甲午 丙午 己丑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丁卯 丙午 丙午 庚寅
乙巳 甲辰 癸卯 壬寅 辛丑 庚子
顺生之机,遇击神而抗。
原注:如木生火,火生土,一路顺其性情次序,自相和平:中遇击神,而不得遂其顺生之性,则抗而勇猛。
任氏曰:顺则宜顺,逆则宜逆,则和平而性顺矣。如木旺得火以通之,顺也;土以行之,生也,不宜见金水之击也。木衰,得水以生之,反顺也;金以助水,逆中之生也,不宜见火土之击也。我生者为顺,生我者为逆;旺者宜顺,衰者宜逆,则性正情和。如遇击神,旺者勇急,衰者懦弱。如格局得顺逆这序,其性情本和平,至岁运遇击神,亦能变为强弱。宜细究之。
己亥 丙寅 甲寅 壬申
乙丑 甲子 癸亥 壬戌 辛酉 庚申
庚寅 戊寅 甲午 壬申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逆生之序,见闲神而狂。
原注:如木生亥,见戌酉申则气逆,非性之所安,一遇闲神若巳酉丑逆之,则必发而为狂猛。
任氏曰:逆则宜逆,顺则宜顺,则性正情和矣,如木旺极得水以生之,逆也;金以成之,助逆之生也,不宜见己丑之闲神也。如木衰极,得火以行之,反逆也;土以化之,逆中之顺也,不宜见辰未闲神也。此旺极衰极,乃从旺从弱之理,非前辈旺衰得中之意。如旺极见闲神,必为狂猛;衰极见闲神,必为姑息。岁运见之亦然,火土金水如之。
壬子 辛亥 甲寅 甲子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壬寅 辛亥 甲寅 己巳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戌 丁巳 甲寅 己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阳明遇金,郁而多烦。
原注:寅午戌为阳明,有金气伏于内,则成其郁郁而多烦闷。
任氏曰:阳明之气,本多畅遂,如遇湿土藏金,则火不能克金,金又不能生水,而成忧郁。一生得意者少,而失意者多,则心郁志灰,而多烦闷矣。必要纯行阴浊之运,引通金水之性,方遂其所愿也。
乙丑 丙戌 丙午 庚寅
乙酉 甲申 癸未 壬午 辛巳 庚辰
壬戌 丙午 丙寅 己丑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阳浊藏火,包而多滞。
原注:酉、丑、亥为阴浊,有火气藏于内,则不发辉而多滞。
任氏曰:阴晦之气,本难奋发,如遇湿木藏火,阴气太盛,不能生陷之火,而成湿滞之患。故心欲速而志未逮,临事而模棱少决,所以心性多疑。必须纯行阳明之运,引通木火之气,则豁然而通达矣。
癸亥 辛酉 癸丑 壬戌
庚申 己未 戊午 丁巳 丙辰 乙卯
丁丑 辛亥 癸亥 癸亥
庚戌 己酉 戊申 丁未 丙午 乙巳
辛丑 己亥 辛酉 癸巳
戊戌 丁酉 丙申 乙未 甲午 癸巳
羊刃局,战则逞威,弱则怕事;伤官格,清则谦和,浊则刚猛。用神多者,情性不常;时支柘者,虎头蛇尾。
原注:羊刃局,凡羊录,如是午火,干头透丙,支又会戌会寅,或得卯以生之,皆旺。透丁为露刃,子冲为战,未合为藏,再逢亥水之克,壬癸水之制,丑辰土之泄,则弱矣。伤官格,如支会伤局,干化伤角,不重出,无食混,身旺有财,身弱有印,谓之清,反是则浊,夏木之见水,冬金之得火,清而且秀,富贵非常。
任氏曰:羊刃局,旺则心高志傲,战则恃势逞威,弱则多疑怕事,合则矫情立异。如丙日主,以午为羊刃,干透丁火为露刃。支会寅戌,或逢卯生,干透甲乙,或逢丙助,皆谓之旺。支逢子为冲,遇亥申为制,得丑辰为泄,干透壬癸为克,逢己土为泄,皆谓之弱。支得未为合,遇巳为帮,则中和矣。伤官须人真假,真者身弱有印,不见财为清;假者身旺有财,不见印为贵。真者,月令伤官,或支会伤局,又透出天干者是也;假者,满局比劫,无官星以制之,虽有官星,气力不能敌。柱中不论食神伤官,皆可作用,纵无亦美,只不宜见印,见印破伤为凶。凡伤官格,清而得用,为人恭而有礼,和而中节,人才卓越,学问渊深,反此者傲而多骄,刚而无礼以强欺弱,奉势趋利。用神多者,少恒之志,多迁变之心;时支柘者,狐疑少决,始勤终怠,夏木之见水,必先有金,则水有源;冬金之遇火,须身旺有木,则火有焰,富贵无疑若夏水无金,冬火无木,清柘之象,名利皆虚也。
丙寅 甲午 丙申 壬辰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丙申 甲午丙寅 壬辰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己亥 庚子
戊子 戊午 丙辰 戊戌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庚午 乙酉 庚午 壬午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己丑 丙子 壬辰 戊申
乙亥 甲戌 癸酉 壬申 辛未 庚午
辛卯 乙未 甲子 庚午
甲午 癸巳 壬辰 辛卯 庚寅 己丑
庚午 壬午 甲戌 庚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甲子 丙子 庚辰 庚辰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丁巳 壬子 辛巳 丁酉
辛亥 庚戌 己酉 戊申 丁未 丙午
五行和者,一世无灾。
原注:五行和者,不特全而不缺,生而不克,只是全者宜全。缺者宜缺,生者宜生,克者宜克,则和矣。主一世无灾。
任氏曰:五行在天为五气青、赤、黄、白、黑也;在地为五行,木、火、土、金、水也;在人为五脏,肚、心、脾、肺、肾也。人为万物之灵,得、五行之全,表于头面,象天之五敢,裹于脏腑,象地之五行,故为一小天地也,是以脏腑各酏五地之服阳而属焉,凡一脏配一腑,腑皆属阳,故为甲、丙、戊、庚、壬;脏皆属阴,故为乙、丁、己、辛、癸。或不和,或太过不及,则病有风、热、湿、燥、寒之症矣。必得五味调和,亦有可解者。五味者,酸、苦、甘、辛、咸也。酸者属木,多食伤筋;苦者属火,多食伤骨;甘者属土,多食伤肉;辛者属金,多食伤气:咸者属水,多食伤血,比五味之相克也。故曰“五行和者,一世无灾”。不特八字五行宜和,即脏腑五行,亦宜和也。八字五行之和,以岁运和之;脏腑五行之和,以五味和之。和者,解之意也。若五地和,五味调,而灾病无矣。故五行之和,非生而不克,全而不缺为和也,其要贵在泄其旺神,泻其有余,有余之旺神泻,不足之弱神受益矣,此之谓和也。若强制旺神,寡不敌众,触怒其性,旺神不能损,弱神反家伤矣。是以旺神太过者宜泄,不太过宜克;弱神有根者宜扶,无根者反宜伤之。凡八字须得一神有力,制化合宜,主一世无灾。非全而不缺为美,生而不克为和也。
癸未 甲寅 戊戌 庚申
癸丑 壬子 辛亥 庚戌 己酉 戊申 丁未 丙午
甲寅 庚午 戊寅 甲寅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甲子 丙子 癸亥 乙卯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血气乱者,生平多疾。
原注:血气乱者,不特火胜水,水克火之类;五气反逆,上下不通,往来不顺,谓之乱,主人多病。
任氏曰:血气乱者,五行悖而不顺之谓也。五行论水为血,人身论脉即血也。心胞主血,故通手足厥阴经,心属丁火,心胞主血,膀胱属壬水。丁壬相合,故心能下交于肾,则丁壬化木,而神气自足,得既济相生,血泳流通而无疾病矣。故八字贵乎克处逢生,逆中得顺而为美也。若左右相战,上下相克,喜逆逢顺,则火旺水涸,火能焚木;水旺土荡,水能沉金;土旺木折,土能晦火;金旺火虚,金能伤土;木旺金缺,木能渗水。此五行颠倒相克之理,犯此者,必多灾病。
丙申 乙未 丁未 庚戌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丁生季夏,未戌燥土,不能晦火生金,丙火足以焚木克金,则土愈燥而不泄。申中壬水涸而精必枯,故初患痰火。亥运水不敌火,反能生木助火,正杯水车薪,火势愈烈,吐血而亡。
壬寅 丁未 丙申 甲午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辰 丙寅 丙寅 壬辰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忌神入五脏而病凶。
原注:柱中所忌之神,不制不化,不冲不散,隐伏深固,相克五脏,则其病凶。忌木而入土则脾病,忌火而入金则肺病,忌土而入水则肾病,忌金而入木则肝病,忌水而入火则心病。又看虚实,如木入土,土旺者,则脾自有余之病,发于四季月;土衰者,则脾有不足之病,以于春冬月。余皆仿之。
任氏曰:忌神入五脏者,阴浊之气,埋藏于地支也。阴浊深伏,难制难化,为病最凶。如其为喜,一世无灾;如其为忌,生平多病。土为脾胃,脾喜缓,胃喜和,忌木而入土,则不和缓而病矣。金为大肠肺,肺宜收,大肠宜畅,忌火而入金,则肺气上逆,大肠不畅而病矣。水为膀胱肾,膀胱宜润,肾宜坚,忌土而入水,则贤枯膀胱燥而病矣。木为肝胆,肝宜条达胆宜平,忌金而入木,则肝急而生火,胆寒而病矣。火为不肠心,心宜宽,小肠宜收,忌水而入火,则心不宽,小肠缓而病矣。又要看有余不足,如土太旺,木不能入土,是脾胃自有余之病。脾本忌湿,胃本忌寒,若土湿而有余,其病发于春冬,反忌火以燥之;土燥而有余,其病发于夏秋,反忌水以润之。如土虚,弱木足以疏土,若土湿而不足,其病发于夏秋;土燥而不足,其病发于冬春。盖虚湿之土,遇夏秋之燥,虚湿之土,逢春冬之湿,使木托根而愈茂,土受其克而愈虚。若虚湿之土,再逢虚湿这时,虚燥之土,再逢虚燥之时,木必虚浮,不能盘根,土反不畏其克也。余仿此。
庚寅 己丑 丙子 乙未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丁亥 辛亥 辛未 午辰
庚戌 己酉 戊申 丁未 丙午 乙巳
客神游六经而灾小
原注:客神比忌神为轻,不能理没,游行六道,则必有灾。如木游于土之地而胃灾。火游于金之地而大肠灾,土行水地膀胱灾,金行木地胆灾。水行火地上肠灾。
任氏曰:客神游六经者,阳虚之所,浮于天干也。阳而虚露,易制易化,为灾必小,犹病之在表,外感易于发散,不至大患,故为小也。究其病源,仍从五行阴阳,以分脏腑,而五脏论法,亦勿以天干为客神论虚,地支为忌神论实。必须究其虚中有关,实处反虚之理,其灾祥了然有验矣。
壬辰 甲辰 庚午 丙戌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癸丑 戊午 壬寅 庚戌
丁巳 丙辰 乙卯 甲寅 癸丑 壬子
乙亥 庚辰 丙子 庚寅
己卯 戊寅 丁丑 丙子 乙亥 甲戌
木不受水者血病。
原注:水东流而木逢冲,或虚脱,皆不受水也,必主血病。盖肝属木,缄而不纳则病。
任氏曰:春木不受水者,喜火之温暖也;冬木不受水者,喜火之解冻也。夏木之有根而受水者,去火之烈,润地之燥也;秋木得地而受水者,泄金之锐,化杀之顽也。春冬生旺之木,要其衰而受水;夏秋休囚之木,要其旺而受水。反此则不受,不受则血不流行,故致血病矣。
丁亥 丁未 乙亥 己卯
丙午 乙巳 甲辰 癸卯 壬寅 辛丑
丙戌 乙未 乙巳 丁亥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土不受火者气伤。
原注:土逢冲而虚脱,则不受火,必主气病,盖脾属土而容火,不容则病矣。
任氏曰:燥实之土不受火者,喜水之润也;虚湿之土不受火者,忌水之克也;春土有根而受火者,解天之冻,去地之湿也;秋土得地而受火者,制金之有余,补土之泄气也。过燥则地不润,过湿则天不和,是以火不受,木不容。过燥必气亏,过湿必脾虚,不受则病矣。
己巳 辛未 戊戌 己未
庚午 己巳 戊辰 丁卯 丙寅 乙丑
庚辰 己丑 己亥 壬申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金水伤官,寒则冷嗽,热则痰火;火土印绶,热则风痰,燥则皮痒。论痰多木火,生毒郁火金,金水枯伤而肾经虚,水木相胜而脾胃泄。
原注:凡此皆五行不和之病,而知其病,知其人,则可以断其吉凶。如木之病何如,又看木是日主之何神,若木是财而能发土病,则断其财之衰旺,妻之美恶,父之兴衰。亦不必显验,然有可应则六亲与事体又不相符者,殆以病而免其咎者也。
任氏曰:金水伤官,过于寒者,其气辛凉,真气有亏,必主冷嗽;过于热者,水不胜火,火必克金。水不胜火者,心肾不交也;火能克金者,肺家受伤也。冬令虚火上炎,故主痰火。
壬辰 壬子 辛酉 己丑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丑 丙子 辛酉 壬辰
乙亥 甲戌 癸酉 壬申 辛未 庚午
甲戌 丙子 庚子 丙戌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己巳 庚午 己亥 丙寅
己巳 戊辰 丁卯 丙寅 乙丑 甲子
辛未 戊戌 戊戌 丁巳
丁酉 丙申 乙未 甲午 癸巳 壬辰
己丑 丁丑 己亥 乙丑
丙子 乙亥 甲戌 癸酉 壬申 辛未
丙戌 己亥 甲戌 庚午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庚寅 癸未 甲午 甲戌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癸酉 乙卯 庚戌 戊寅
甲寅 癸丑 壬子 辛亥 庚戌 己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