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德勒永远是心中的冠军
(2011-06-06 01:34:25)
标签:
法网决赛费德勒纳达尔冠军体育 |
分类: 罗绮满贯 |
费德勒输了,又一次输给了他的宿敌。
可能有很多人要问这是为什么,在本届法网有上佳发挥的费德勒最后还是输给了之前跌跌撞撞的纳达尔。如果非要给这个疑问一个答案的话,那只能是宿命了。纳达尔在这之前,包括在罗马和马德里两站大师赛差强人意的表现,似乎都只是在为这一场决战积蓄能量。而费德勒在决赛之前的优异表现,包括在半决赛重回巅峰状态击败小德,似乎也只是在为了铺垫最后一场决战的悲壮。
其实刚上场的费德勒非常神勇,并一度把纳达尔打得有些发懵。然而赛场上有些情况真是瞬息即变,费德勒在自己的发球胜盘局里突然迷失,也许真是心魔在作祟,从5:2到5:7,费德勒让人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他潇洒华丽的得分往往发生在非关键分上,而他艰难沮丧的失分却总是容易发生在关键分上。
相隔三年没有在这块红土碰面,费德勒并未有太多的改变,而纳达尔却蓄起了些胡须,老成而忧郁,让人能感觉到他连败给小德后的些许颓废。然而一旦面对费德勒,纳达尔就容易爆发,这让费德勒很受伤,也让无数喜爱费德勒的球迷很受伤。其实费德勒也打出了很多漂亮的进攻,甚至华丽的抢下了一盘,然而他的所有表现似乎都是在为纳达尔的不断提升状态而推波助澜。
曹雪芹当年倾其毕生心血写成绝作《红楼梦》,或许他并不知道,其不幸遗失了后小半部分,却让《红楼梦》这部著作更具魅力,从而更加得引发后人痴迷研究的兴趣。费德勒屡被纳达尔克制,也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这让球迷在对费德勒的或喜悦或忧伤中容易倾注更多的情感,也让费德勒更具人性的魅力。
人或者在骨子里就容易浮躁,尤其是在如今安逸繁华的和平时代。而在这种浮躁中,就容易去寻求心目中的英雄,然后寄托愿望,回归心灵的平静。我不太喜欢C罗,因为他的脚法就如同他寻花问柳的奢靡生活一般不够真诚,也很难真正的喜欢梅西,因为他容易在国家队迷失自己。而网球是如此孤傲的运动,费德勒只需一个人优雅的打好网球就已经足够。在他不断追求完美,不断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人们轻易地就被他所感染,然后是深深的挚爱和从不放弃的祝愿。
输球后的费德勒很平淡,在他心中这只不过是输了场比赛而已,他是那样轻松而优雅的祝福着纳达尔。其实费德勒一直在打着美丽而又感人的网球,即便在法网决赛再次输给同一个人,也丝毫不影响他的伟大,他是球迷心中永远的冠军。
我的系列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