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松花玉

神奇的松花玉
吴玉君
http://s10/mw690/001Qb66Jzy7c3N1VhYRe9&690它生发于八至十亿年前
它源自太平洋亚洲板块之下
它历经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它有着不平凡的皇家血统
它究竟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传奇
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它来自远古,形成于八亿年前,行走了12000多年,历经关东两次大地震,四次火山大喷发,沧海桑田,海陆相交,随叠层石形成才逐步浮出海面,在长白十万大山的林海雪原安家落户。
待字闺中无人识,一朝闻名天下知。400多年前,清康熙皇帝在祖籍龙兴祖地——通化望祭长白圣时发现了它,并给它起了一个天字号的名字松花!松花,即满语,松阿里,也就是“天”的意思。
康熙发现,松花玉石,乃天赐之石。温润质坚
科学考察发现,松花玉石是在海陆交替沉淀,叠层石形成时开始出现的。叠层石是藻类和菌类由单一生存变为集体群居的写照。叠层石的形成,是藻类或菌类群通过生产和代谢活动吸收沉淀矿物质或捕获矿物颗粒所生成的生物沉积构成。松花石就是这样一种岩性为含硅质的泥晶灰岩。主要成分为微晶方解石、石英、绿泥石等,形成了人们所看到的红、黄、青、蓝、紫、绿、橙、白等基色及各种色泽交替生辉的复色,多姿多彩,形制万千,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美轮美奂,如玉似瓷,堪称地质标本,无不称奇。有人说它是一部史诗,有人们说它是一部读不完,读不懂的天书。曹雪芹就是巧借长白山的这块通灵宝玉撰写了千古奇书《红楼梦》。
http://s6/mw690/001Qb66Jzy7c3N4uBZr65&690
松花玉主产于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大安镇和二道江区仙人洞、长流孤石砬子等老坑。后在白山市江源县及延边州安图县、辽宁本溪、朝鲜半岛等地也有发现。如果说松花石是上苍对长白山人的恩赐,那么松花砚就是长白山人对上苍的一种回报。
在中华砚文化中,松花石砚的地位虽不在四大名砚之中,但却曾在四大名砚之上。满清皇帝曾经把长白山封禁了200年!期间只有朝廷造办松花砚的少数官员方可凭票出入长白山。但是,随着清王朝的衰败,进山采办松花石的官员也逐渐减少,以致清中期松花石砚矿脉湮灭匿迹,一度失踪,给松花石砚罩上层层神秘的面纱。
解放以后,一些专家、学者就着手松花石矿老坑的探索、寻找、研究。结果石沉大海,方向渺茫。上世纪70年代,寻找松花石的使命责无旁贷地落在了通化工艺美术厂的肩上。厂长张友发是一个非常敬业的人,当年就是他每天带着员工,拎着小锤子到山上去找矿。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来他发现了一块矿石很像松花石,让人把它制成砚,拿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比,结果,水落石出,石破天惊! 1980年5月25日“松花石砚欣赏鉴定会”在北京召开,专家一致认定,展品与故宫陈列的清代“御砚”完全相同,重见汴和。
松花奇石无论从传统的赏石理论“漏、透、瘦、皱、丑、顽、拙、秀、厚”看,还是用现代赏石美学“形、色、质、纹、象、意”而论,都堪称石中之王、国之瑰宝、独一无二。松花石、砚作品融进了长白山人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精神,给人们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并在长白山等地迅速升温。吉林省通化市、白山市先后创建了一系列的松花石(砚)的展馆、博物馆和松花石交易市场。东至延边,西至本溪
http://s5/mw690/001Qb66Jzy7c3N701E0c4&690
通化的梁刚、毛瑞景、于才等一批有识之士,注入大批资金打造松花石产业,现在皆具规模。梁刚先生的毓赢松花石开发有限公司围绕老坑开发,趟出松花石经营、研发创新路数,引领松花石产业向高端小型,经济实用、观赏精细等多功能旅游文化产品方向转化,这标志着长白山松花砚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松花石产业有了宽广的发展平台。
东北作家吴玉君先生作《松花石赋》盛赞松花石:有如石窟,别具洞天,有如鲲鹏,一飞震寰
http://s11/mw690/001Qb66Jzy7c3N9MmQaaa&690
http://s4/mw690/001Qb66Jzy7c3N9T5kL93&690
http://s14/mw690/001Qb66Jzy7c3Na9vDD0d&690
http://s12/mw690/001Qb66Jzy7c3Nagrizab&690
http://s14/mw690/001Qb66Jzy7c3Nans6x8d&690
http://s16/mw690/001Qb66Jzy7c3NaEPuL3f&690
http://s15/mw690/001Qb66Jzy7c3Nb0QoK1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