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松花石研究资料之六 松花石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探析

(2013-12-14 01:07:56)
标签:

时尚

吉林省长白山松花石研究会 副会长
                                                                 白山市松花石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王连春
        一、松花石的分布状况
      松花石学名为:微晶硅质灰岩,形成于距今8.5亿—10亿年的远古宙新元古代的青白口系的南芬组,形奇独特,质地温润,纹美流畅,色彩丰富,硬度适中,摩氏度在4—6度左右,松花石绿色环保,无菌、无味、无辐射、松花石用途广泛。其一,可用于观赏;其二,可做制砚材料;其三,可用做高档装饰材料;其四,可用于饰件雕刻等等。
      松花石产于清朝的发祥圣地长白山山脉,松花江、鸭绿江两大水系和浑江支水系。东起吉林省延吉市安图县的二江镇,西止辽宁省的辽阳市的弓长岭区牛录村等均有分布,矿脉达六百多公里。
松花石主要储量分布在吉林省的浑江水系的白山市江源区、浑江区等;通化市的通化县大安镇、葫芦套乡,柳河县的安仁乡等;辽宁省本溪市的恒仁县、南芬区;辽阳市的弓长岭区等地。
       二、松花石的开采现状
      目前各松花石馆和市场上交易的松花奇石和松花石原料,大多属于无证开采所得,其表现形式为当地村民,自由选择开采点,或在所承包的山林地和耕地中开采挖掘。各产地的松花石经营者、开发者、村民,把采挖松花石作为致富门路,参加人数之多,涉及面较广,很难管理控制其开采行为。少部分属于非当地村民,已经运用机械设备大规模开采挖掘。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松花石由于机械化开采挖掘,造成了一部分原石损坏,令人心痛。
      松花奇石所有产地基本上都是过度开采,保护无力,有的地方已无奇石开采。松花奇石稀有珍贵的品种已经频临枯竭。如吉林省白山地区所产的黑花木纹石,紫袍玉带、紫袍金带、墨绿、黄金裹玉,闪电纹等。通化地区所产的翠绿、深绿、绿核桃纹,多彩复合彩奇石等;辽宁省本溪地区所产的:黑桃黄(山水泼墨),绿色大核桃纹,黄核桃纹,黄木纹等,目前很难采掘到高品味的松花奇石。
松花石制砚材料,同样由于开采过度,稀有珍贵品种已经枯竭。如白山地区所产的星点纹、闪电纹、金线纹、黄金裹玉高档制砚材料等;通化地区所产的多彩石板料等都已枯竭。
       三、松花石开采历史及目前的发展状况
        1、历史上松花石的开采使用状况
     (1)早在隋唐时期,长白山地区居住着“肃慎”、“沃沮人”、“高句丽”人,松花石曾作头饰、服饰用的一种石头,当时被称为“矢石”曾作为礼品向王者纳贡。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灭商后,曾命令周围少数民族,以自己的土特产来进贡,当时肃慎进贡了一尺八寸的矢石。由此可见,松花石的发现开采和使用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2)松花石开采使用较多的朝代是清朝时期,仅设有一个宫廷造办处,组织专人采挖,设专职司统一运输,专供皇宫内制砚使用。当时民间称为磨刀石,进入皇宫制砚后,康熙皇帝赐名为松花石。从大清康熙(1677年)到光绪(1878年),200多年期间,总计制造松花石砚2000多方。平均年产仅10方松花砚,康熙皇帝非常喜爱松花砚,封为“御砚”。乾隆皇帝更是对松花砚情有独钟,封为松花砚为“大清国宝”,严禁民间开采制砚使用。并将长白山封禁200多年。
         2、松花石现代的发现时间和开采使用状况
     (1)1979年10月28日,吉林省地质局宝石分队在浑江市(现白山市)库仓沟村首次发现。1983年在通化县的大安镇又有发现。而后,1983年12月28日,终于在安图县两江地区松花江边找到了堙废二、三百年的松花石开采遗址,让松花石重放光彩。
      从1979年发现至1980年的恢复松花石砚的制作,到2012年上半年(32年时间)预计概算:松花砚的生产量和松花石采掘量及其他装饰品旅游产品等,达百万件以上,甚至更多。据有关资料记载,2010年某一地区生产松花砚、松花奇石、松花石工艺品等达11万件之多。
      松花石产业的发展,是由一些玩石人从玩起步的。90年代松花石被喜爱奇石的人发现可以用来观赏,在家中摆放或者赠亲送友。只有在家中收藏,没有奇石馆。2000年以后松花奇石馆和松花砚加工厂如雨后春笋,星罗棋布。仅吉林省、辽宁省松花石产地、厂家已达1000多家,吉林省通化市有300多家;白山市有500多家;辽宁省本溪市、辽阳市等地有200多家;其他省市都有松花砚、松花奇石经营场馆。较大规模的有:辽宁省本溪市的“辽砚制砚厂”年产松花砚、松花石工艺品2600多件,“紫霞堂”松花砚生产场地及松花砚展馆1200㎡,投资千万元。桓仁松花石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17日,总投资6500万元,总建筑面积7000㎡,建设了松花石产业基地,其中,松花石展馆3000㎡。
      通化市形成了一市场、一中心、一个专业镇的发展格局。一个市场是:关东文化产品交易市场投资6400万元,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一个中心是:“瑞璟”松花石展览中心,投资5000万元,建筑面积 2500平方米。一个专业镇是:通化县大安镇有上百家松花奇石和松花砚馆及制砚作坊。
      白山市打造了一城、二馆、一园、一大集的发展格局。主要以江源区为主。一城是:江源区的长白山奇石文化城,3年内总投资24,952.00万元,占地面积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308户奇石馆。二馆:一是地处江源的中国松花石艺术馆,投资1000万元,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已使用4年之多,是最早的松花石、松花砚展览、销售、交流一体的艺术馆。二是由江源区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面积为7700平方米的中国松花石博物馆。目前是中国唯一一家以弘扬松花石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一园是:江源区建设的松花石产业园,投资3000余万元,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已有两户加工企业,已投入生产。据有关情况,目前,还有不少投资者,在陆续建馆、建厂等等。一大集是:白山市的松花石文化周日大集。在有关人事的倡议下,在石友自愿加入下,在市松花石协会的组织引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付下,在白山市区星泰桥北建立了周日松花石文化大集。来自本溪、通化、白山等地的松花石经营者,奇石爱好者,淘石者等进百家以上,千人之多,车水马龙,交易火爆。从以上所述情况看,松花砚生产厂家和松花奇石馆过多,必然给松花石资源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坏,必然给松花石资源带来过度的浪费和破坏。如何科学合理开发,保护松花石资源,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四、坚持保护性开发,促进松花石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松花石资源是长白山松花石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要保持松花石文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松花石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加强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合理开发,保护、利用珍稀松花石资源。从根本上保证松花石资源的永续利用,世代传承。
      坚持把合理开发松花石资源和保护环境摆到基本国策的地位。松花石资源是矿产资源的一部分,松花石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稀有性、珍贵性、自然艺术性、观赏性,具有经济价值,收藏价值的宝贵资源。
随着开发者越来越多,赏石队伍的不断扩大。观赏石市场建立,石馆的增多,石文化的兴起。收藏者越来越多,松花石资源就会越来越少,就会加速松花石资源的枯竭。松花石资源开发(有的地方)基本上无组织、无计划、无管理、急功近利,乱采滥掘。对松花石资源进行了过度索取,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生态环境、植被,被严重损坏,后果不堪设想。令人感到“永续利用,世代传承”无法保障,“吃了祖宗几百年的粮,断了子孙万代的路。”我们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做到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松花石这一珍稀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组织管理,进行宏观调控,发挥“观赏石之乡”在保护松花石资源方面的示范作用,促进松花石资源开发和保护工作的全面落实。
      松花石资源开发保护应实行“三个坚持”、“三个加强”。
      (一)三个坚持:
        1、坚持松花石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
      针对松花石资源的目前状况和现实,适应松花石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在松花石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上,要从长计议,合理规划,科学开发、充分利用,积极保护。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节约松花石资源和保护环境并行,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修复,谁受益谁补偿,使珍贵的稀有的松花石资源不被破坏,不被浪费,不被流失。要坚持开发与修复同步进行的方针,边开发边修复,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对因开发松花石资源对植被造成破坏,对环境造成影响,不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要进行及时修复,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2、坚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松花石资源的利用效率。
      松花石属于山石和水石,绝大部分被深埋山中地下,形状奇特,开采的难度较大。利用先进设备,科学手段,细致操作,不急于求成,才可能完整地获取(现在基本上机械挖掘和人工相结合的办法)。否则,就会造成松花石的断裂、残缺、损伤、毁坏了它的本来的形态,大大降低它的价值。从目前有的开采现场看,机械陈旧、手段落后、损坏奇石的现象时有发生,开发保护利用效率低下,有的突击开采,野蛮开采,把非常有型的松花石弄的支离破碎,令人痛心。因此,要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改变粗放型经营的状况,投入新设备、采取新技术,加大开采生产技术含量,千方百计提高松花石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利用效率。同时,在工艺品加工方面,要做到因材施雕,综合利用,千方百计节省原料,尤其要利用好边角余料,变废为宝。
        3、坚持运用法制手段实现松花石资源的开发保护。
      法制是保护松花石资源的基石。法制不健全,是造成松花石资源浪费的和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目前,在松花石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上,一些地方,存在着无法律、无制度、无人管、无法管的现象,处于无政府状态。要借鉴国家管理金、煤等稀有矿产资源的经验,管好松花石资源,制定可行的法律、政策、制度,实行松花石资源开发承包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在松花石资源开发保护上,该禁止的要坚决禁止,该限量的要坚决限量,该处罚的要坚决处罚,使松花石资源开发保护上走法律化健康道路。
      三个加强:
        1、加强松花石资源管理,建立起国家级、省级、地级保护区。
加强组织建设,设立国家级保护松花石资源保护管理机构,监管松花石产地开采情况,制定松花石开发开采法规和行之有效的制度,策略规划,达到国家总管,省地监管,区县直管,开发者、生产者、经营者自管,形成有效的保护松花石资源的体制和机制。
        2、加强松花石工艺品厂家和松花石石馆经营者的管理。目前松花石工艺品生产厂家日益增多和松花奇石馆的巨增,必然导致资源的争夺和浪费,必然造成松花砚及工艺品的生产过剩,导致松花石资源的加速枯竭。因此,要把目前无序的盲目的建厂、建店、建馆纳入一定的管理程序,纳入法制化、科学化管理,对目前厂馆众多要进行科学的整合,该关的关,该停的停,该并的并。
        3、加强营销策略的研究,促进松花石资源的保护。要通过有效的市场运作和科学的营销手段,达到松花石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做到即开发市场、引导市场,又调控市场。通过生产适销为路的精品,控制产量,调控价格,使松花石产业发展走出一条健康持续发展的路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