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宝玉石产业基本情况

标签:
时尚 |
吉林省迄今已发现的宝石类矿产有橄榄石、金刚石、蓝宝石、红宝石、水晶、石榴石等6种,玉石类矿产有吉林白玉(软玉)、吉林玉(硅灰石)、芙蓉石、长白石(地开石)、松花石(砚石) 敖东鸡血玉、安绿玉(蛇纹石)、蔷薇辉石(桃花石)、红簾石、黑耀岩、玛瑙、冰洲石、斜长岩玉等13种;有机宝玉石有琥珀和煤玉(煤精)2种,共计21种。根据目前地质勘查开发和市场销情况看,其中橄榄石、敖东鸡血玉、吉林白玉、松花石、长白石、集安玉6种宝玉石已成为我省的优势宝玉石矿产资源。
一、我省宝玉石资源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
1.蛟河-敦化橄榄石宝石矿成矿带
2.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长白石成矿区
长白石产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马鹿沟镇一带。矿区位于华北地台鸭绿江断裂的北侧的长白中生代火山岩盆地中,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上统砬门子组和包大桥组,该地层中的流纹岩及其凝灰岩由于受到强烈热液蚀变,形成地开石、明矾石、高岭石、珍珠石矿床。
目前勘查的长白石矿区仅占长白中生代火山岩盆地的一小部分。与其相似成矿条件的还有沿鸭绿江断裂展布的规模较大的集安-抚松盆地,具有寻找长白石矿的前景。
3.敦化地区敖东鸡血玉成矿区
5.磐石地区吉林白玉和吉林玉成矿区
6.集安-临江集安玉成矿带
该成矿带分布于集安市的高台沟、矿山村、二驴子沟、大青沟和珍珠门一带。集安玉产于强蛇纹石化的镁质大理岩中。这一带有找到优质的蛇纹石玉的可能。
集安玉有深绿、绿、浅绿、黄绿、蜡黄等颜色,微透明-半透明,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主要矿物为蛇纹石和纤蛇纹石。集安玉可与岫岩玉相媲美。
7.通化-敦化金刚石成矿远景
靖宇—抚松—桦甸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新生代第三纪含有幔源包体的碱性玄武岩。该岩石是携带红蓝宝石至浅部或地表的载体。经长期风化剥蚀成砂矿进入古河谷阶地或现代河床中,可富集成具有工业价值的红蓝宝石砂矿床。目前已在靖宇县燕中、义胜、四海和柳河县平岗等地自然重砂中发现了红宝石和蓝宝石,具有寻找红蓝宝石矿床定的前景。
二、 我省宝玉石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我省现有宝玉石加工、珠宝首饰销售企业达到上千家。销售额在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就有20家。省内开发利用的宝玉石矿产主要有橄榄石、松花石、长白石、集安玉、吉林白玉等。
橄榄石:俗称绿宝石,主要产在我国的张家口坝上和我省的蛟河—敦化一带,储量占世界的60%,朝鲜和俄罗斯占到35%。张家口坝上资源已近枯竭,我省则是我国唯一产地,我省的橄榄石色泽纯正,晶莹剔透,其质量在国际市场也属上品。
矿区位于敦化市与蛟河市交界的大石河林场一带,矿物资源储量35915千克。全区设置一个采矿权,采取定向爆破和微差爆破技术进行开采,有效地保护了宝石粒级的矿物,提高了宝石级母料产出率。对于小颗粒宝石应加强研究提高利用率。现橄榄石已经形成了开采—加工—销售宝石的产业链。主要产品有首饰、手链、项链及各种雕刻品,市场前景较好。
松花石,亦称松花砚石,始于明而盛于清康熙至乾隆年间,成为宫庭御砚。松花砚具有刚柔相济、莹润嫩滑易于发墨、石质致密细腻且涩不滞笔;含有硫、磷使墨汁油润生辉、虫蚁不蛀之特性。松花石还可作为建筑名贵饰材及加工工艺品。松花石中形体独特、状态不一的奇石被称为松花奇石,近年来备受世人瞩目,被誉为“石界新贵”。在 1980年北京松花石砚欣赏鉴定会上,启功、赵朴初等著名与会专家认为,重新发现的松花石及其松花砚,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清宫御制松花砚,其颜色、纹理、发墨、润笔等诸方面完全相同。
在通化县和江源区均有矿山,产品主要为砚台、雕刻件及饰面材料。其砚台及雕刻件也成为我省公务活动主要馈赠礼品之一。
长白石:长白石是地开石、珍珠石的集合体。由于矿石的颜色多样,细腻,半透明,光泽柔润,硬度低,是较好的工艺雕刻原料。在明、清时代即被利用,刻图章。在八十年代初,吉林市陶瓷厂曾用该矿生产54头天池西餐具、7头参花烟茶具、6头凤凰酒具等7个品种,其中参花茶具曾供人民大会堂吉林厅专用。
目前,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已有几家小型工艺美术厂,以长白石作原料雕刻加工工艺品。但工艺设计及技术相对落后,优秀的设计、加工人才更是匮乏。
集安玉:原称安绿玉,(因发现于集安县绿水河畔而得名)。目前有5个矿山,开采规模为0.5万--1.7吨/年。有4个矿山主要建筑材料水涮石,仅有1个矿山用集安玉生产工艺品。生产规模均较小,资源利用层次低,产品品种单一,产品附加值低,成材率低,一些适于雕刻或加工饰面装饰的资源未得以有效利用。
三、 推进宝玉石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省政府领导对我省宝玉石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高度重视,对推进全省宝玉矿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意见和要求。根据省政府领导的要求在此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1、省政府建立了推进宝玉石产业发展的责任机制,明确了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和计划。按照矿产资源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定,组织编制了我省宝玉石开发保护的专项规划意见,统筹规划宝玉石地质勘查与矿产开发保护工作,优化宝玉石勘查开发布局。科学部署基础性地质与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合理设置探矿权采矿权,有计划地分步实施地质勘查基金投入计划。研究针对宝玉石开发的优惠扶持政策。
2、加大地质勘查工作力度。在我省具有宝玉石成矿条件的8个远景区(带)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我省的橄榄石、松花石、长白石、吉林白玉、集安玉、敖东鸡血玉、红蓝宝石和金刚石等具备较好的成矿条件、有一定的资源潜力,要科学规划勘查工作,明确找矿方向、合理圈定靶区。通过地质勘查工作,确定含矿层位、宝玉石矿分布规律。鼓励多元化筹措资金投入宝玉石矿商业地质勘查开发。
3、推进资源整合,优化产业升级。以规划为依据、资源为基础、矿业权为纽带,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推进整合工作。对于不能充分利用资源或采富弃贫,浪费资源的开发企业限期整改,直至达到要求。结合省内的宝玉石矿产资源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合理确定生产规模,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特别是强调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突破地区、所有制的限制,以多种方式对矿山企业进行重组,实现规模化开发,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培育壮大宝玉石开发龙头企业。打造从宝玉石开采、加工到首饰制作、销售、批发的一整套产业体系。
4、打造名牌产品。组织制定我省宝玉石产品加工、鉴定的地方标准,推广使用先进的采矿方法、加工工艺,提高产品加工档次与技术含量,增强竞争力。开展宝玉石产品命名活动,谋划统一产品标识,如将橄榄石命名为长白山绿宝石、长白石命名为长白玉等,积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支持开发企业申请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5、加强市场监管。开展宝玉石产品打假专项行动,为宝玉石产业健康发展创造环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举办宝玉石加工技术培训、交流与合作。开展行业自律及打假咨询服务,加大我省宝玉石产品宣传推介工作力度,提高产品知名度。
6、搞好宣传推介,推进旅游等相关产业带动宝玉石产业发展。加强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广泛宣传我省宝玉石资源、产品,打造宝玉石文化,加快以我省宝玉石资源为优势的旅游商品开发速度,研发生产高端旅游商品及系列产品。建立起以旅游商品购物店为重点、以旅游景区商品销售网络体系的销售渠道。遴选具有吉林特色的代表性产品,作为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外交流指定礼品,以扩大影响,拓宽产品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