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满族枕头顶刺绣艺术

(2011-03-11 08:03:32)
标签:

满族刺绣

满族习俗

满族绘画

王纯信

通化师院

刺绣艺术

吴玉君

杂谈

     滿族“枕頭頂”刺绣藝術再說

 

【资料链接】

                   http://s5/bmiddle/648fd381h9e2a67ddfbb4&690
                              王纯信先生

 

王纯信,满族,1939年出生在吉林通化市。原通化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满族剪纸研究会会长,通化师范学院“中国满族民间美术研究中心”顾问,通化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他从事长白山满族民间美术的挖掘、抢救、保护、研究,已出版专著《满族枕头顶刺绣图谱》、《长白山满族剪纸》、《萨满绘画研究》、《最后的木屋村落》等10部,其中三部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建成全国首家“满族民间美术陈列馆”,展示弘扬满族民俗文化的民间美术工艺品两千余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由文化部授予“民间美术开拓者称号”;吉林省人民政府荣记二等功。

 

   

    昨天,我发了一篇博文《满族刺绣枕头顶》。没有想到当天晚间,恰巧在席间遇到了原通化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王纯信先生,一见面就送我了一本厚重的《满族枕头顶刺绣图谱》。是机缘巧合,还是有意安排?当晚回来,就一直翻阅这部有些新奇的著作,关于满族和满族枕头顶的一些概念、传说、形象挤满了我的脑际。

  枕头,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物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战国时代就有“高枕而卧,国必无忧”之说。布枕、木枕、磁枕、竹枕、玉枕……这些枕头都为人们所熟知。“枕头顶”是满族民间一项传统的手工技艺和艺术遗产。从能够找到和收集到的资料来看,民俗学家和研究人员有着大同小异的看法。

  在长白山满族人家,当年的炕琴上都摞放着布枕头,近处细看,枕头的两头无不绣花纳朵,十分艳丽,为木屋生辉。这些枕头和枕头顶刺绣都出自新婚的媳妇之手,是娘家的陪送。这是满族婚俗文化的艺术产品,是满族民间刺绣中的最精彩的部分,形式多样、题材丰富、针法繁多、绣工精湛、传世佳作很多。这一艺术品类的形成,与满族的婚俗、生产、文化和居住地的生态、气候有密切关系,具有鲜明地方特点和民族特点。

  当满族的先世们还在白山黑水间过着渔猎生活时,使用的枕头还是用圆木制做的。起初,全家人都枕在一根圆木上,晚间睡觉,只要有一个人翻身,全家都被惊动,很不方便。后来人们就把一根圆木截成数段,各枕各的。为防圆木滚动,便将着炕一面削平,把头枕面修光。木枕多采用桦、椴等软质木制做。一些心灵手巧者还将木枕两端用刀刻、用火烙出各式图形。这种古老的木枕,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凤城、岫岩山区一些比较贫困的满族农家还可以见到,尤其是在单身者家中更为多见。

生活于白山黑水间的满族及其先人,由于天气严寒,人们要住火炕,盖棉被,枕头也要起到御寒的作用,于是产生了用棉布缝制的枕头。

  这种布枕头也有许多种类:方枕、对枕、扁枕、空枕、凉枕、二人枕等。为了装饰这种布枕,就在两个堵头绣花纳朵,于是就产生了枕头顶刺绣艺术。枕头顶刺绣形式多样、题材广泛、针法繁多。

  长白山区的枕头顶刺绣流传十分广泛,至今遗存尚多,这是因为满族有着独特的婚嫁习俗。这一习俗,促进了枕头顶刺绣的繁荣。

  从前的婚俗是:姑娘结婚时,十分看重娘家的“陪送”,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枕头顶刺绣。那时的女孩,无论贫富,从小就开始学习刺绣,邻里年龄相仿的姑娘常常聚在一起,替样、描稿、纳纱、穿锦、互相薰习。至结婚前要绣十几对、几十对甚至上百对枕头顶。结婚时,“男家届所订吉日先一日为安柜箱,杀猪搭棚,张灯设彩,鼓乐奏于门,酒肴置于厨,女家或用车载,或用人抬,将妆奁包封舁送男家,谓之过嫁妆。”(《海龙县志》)枕头顶则绷在一个大苫单上,称为“枕头帘子”,男家接到嫁妆后,一一布置于洞房中,特别是枕头帘子要挂在显眼之处。

  结婚这天,双方亲朋、邻里都来“赶礼”,洞房变成了一个民间刺绣的个人展览。“红男绿女咸来瞻仰,不夸刺绣好,只称活计高” (《海龙县志》),往往以此来品评新媳妇的勤勉与灵巧,甚至对确定她在夫家未来的地位起着奠基的作用。

  对婆家的至亲密友,新娘要赠送一对枕头顶作为“见面礼”,妯娌之间,还要互相串换枕头顶,以为纪念,这小小的刺绣又成了亲朋间沟通感情的桥梁。

  新婚后,炕琴之上整齐的被格,红红绿绿;两侧一边四个枕头摞起来,枕头顶向外,五光十色,满室生辉。余下的若干枕头顶则珍藏起来,作为新娘的纪念之物。有的则在将来儿女长大成亲时,作为家珍相赠;有的在年老临终时将枕头顶随葬或一起火化。可以看出,枕头顶刺绣在满族妇女的一生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

  由于这具有浓郁乡土气和民族特色的婚俗,使满族的枕头顶刺绣花艺术得以繁荣和发展,并为今天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

    

http://s4/bmiddle/648fd381h9e2a67824ff3&690             

                   满族枕头顶刺绣图谱》

http://s10/bmiddle/648fd381h9e2a67ceaad9&690
                   王纯信先生的签名


http://s1/bmiddle/648fd381h9e2a65e66d80&690
               启功的题词


http://s7/bmiddle/648fd381h9e2a66143016&690
               完颜左贤的题词


http://s3/bmiddle/648fd381h9e2a66236082&690                               

                                   《满族枕头顶刺绣图谱》提及的满族枕头顶刺绣传承人


 

http://s6/bmiddle/648fd381h9e2a668e4dd5&690
                          《满族枕头顶刺绣图谱》提及的满族枕头顶刺绣传承人

http://s14/bmiddle/648fd381h9e2a66bc12fd&690
                    《满族枕头顶刺绣图谱》提及的满族枕头顶刺绣传承人

http://s14/bmiddle/648fd381h9e2a66da894d&690
                    《满族枕头顶刺绣图谱》提及的满族枕头顶刺绣传承人

http://s13/bmiddle/648fd381h9e2a66f8ff8c&690
                    《满族枕头顶刺绣图谱》提及的满族枕头顶刺绣传承人

http://s10/bmiddle/648fd381h9e2a67360719&690               

                                                               满族枕头顶刺绣的情景

http://s15/bmiddle/648fd381h9e2a6717856e&690                                                           

                                                       一首关于满族枕头顶刺绣的儿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