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磨刀石与松花石

(2010-12-21 15:06:46)
标签:

松花石

松花石砚

城市精神解读

通化松花石

四大名砚

吴玉君

杂谈

磨刀石与松花石

吴玉 

     歌曰:

这里的水这里的山,这里的山水好壮观。扯一片白云我当纸,端一方松花砚把墨研。画山山青树遮天,写水水美鱼儿欢。好山好水出好砚,好墨好砚描出好河山。

千种的美景看不够,万年的豪情上笔端。藏一方奇石时运转,助我平步直上青云天。精美石头会唱歌,好石出在长白山。好石好砚金不换,好石好砚在我心里边。

 

http://www.yhshsy.com.cn/Files/3434.jpg

 

 

 

如果说松花石是上苍对长白山人的恩赐,那么松花砚就是长白山人对上苍的一种回报。如果说松花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那么松花砚就是长白山人巧夺天工的创造。两者相得益彰的有机结合则是长白山和长白山人对世界,对历史,对自己,最物质,最精神,最诗意的报答和最完美,最深刻,最浪漫的表白!

试想,在长白山除了松花石和松花石砚你还能再找到另外一种比它们更能准确、生动、完美、全面再现、集纳长白山物产和长白山文化的物件吗?

 

http://www.yhshsy.com.cn/Files/%u8377%u53F6%u781Agl0905211.jpg

 

在这个世界里,花鸟草虫,应有尽有;飞禽走兽,尽得风流;一块石头就是一个传说,一方砚台写满冬夏春秋。或小巧玲珑,或庞然大物,或随手把玩,或深藏不漏,就算你极尽想象之能事也想不出它有几千般的变化,就算你妙笔生花也难描画它的万种风情。专家慨叹:松花石砚的美是无与伦比的。

长白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好东西也不少,人参、鹿茸、蛇纹玉、将军坟、好太王碑?我以为,这些固然弥足珍贵,但就其内涵和特质来说还都可能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而松花石和松花石砚却有着不争和不可比拟的价值,而且方兴未艾,尚有足够的空间让人尽享它的风采和由它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它是灵动有生命的,它是空灵有神韵的,它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它是亿万年前大自然对长白山人民的慷慨馈赠!它潜在的能量正地火燃烧似地烘烤着有识之士。

在中华砚文化中,松花石砚的地位虽不在四大名砚之中,但却曾在四大名砚之上。可见身价不菲,但松花石却出身卑微。曾几何时,追溯其源与流它就是一块磨刀石!一块看似一文不值的磨刀石!

是的,正是这块磨刀石,打磨出了长白山人坚韧的意志和三江流域执着、向上、开拓、进取、真诚包容的地域精神。它让这里的人承受了苦难,学会了创造,懂得了珍惜。

http://www.thda.gov.cn/Article/UploadFiles/200903/2009033009121988.jpg

这里是满清的故里,满清皇帝的一句话,就封禁了200年!这期间,宫廷却在这里找到了最为优质的松花石制成了世界上最好、最美、最耐用的御砚,或皇室自用,或赠与王公大臣,或奖赏有功将士。然而,清中期松花石砚矿脉湮灭匿迹,一度失踪,给松花石砚罩上一层层神秘的面纱。

清廷松花石造办处的事务逐渐萧条,清政府的封禁逐步放松。于是,通化的第一批子民带着磨刀石和打火石进入了长白山,他们在这里放山采参、种参。于是,通化的第二批子民进入了长白山,他们在这里砍树、放排、淘金、置业成为长白山最初的移民,他们在磨刀石的砥砺中繁衍,他们在砥砺中凝练着人文精神。

是长白山博大的胸怀留住了几代闯关东人的脚步,是鸭绿江宽厚的臂膀包容了一代代移民和一批批外乡创业者。他们在这里幸福地生活、智慧地创造出了中国的中药、人参、优质稻米、松花砚、滑雪之乡和中国葡萄酒城、医药城和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城市包容了人民,人民用则勇于担当和创业自强回报了这座城市

    解放以后,人民当家作主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主宰,一些专家、学者开始探索、寻找、研究当年的满清松花石矿,结果石沉大海,方向渺茫。后来,广交会传回信息说:松花石就产在长白山地区!但是,偌大个长白山,到哪里去找呢?

每一次考验和磨砺,都理应成为一次锤炼意志、发掘潜力的契机。而我们要接受考验接受磨砺,就离不开砥砺精神的磨刀石。它不只能磨出锋利的刀刃,最重要的是在砥砺中使磨刀人认识目标。

钟情松花石砚雕刻和松花石收藏、经营的刘祖林最先走进了我的视野,我曾多次采访刘祖林。他1973年进入通化工艺美术厂当美工就赶上了国家文化部门寻找松花石矿脉,年轻好学的刘祖林被分配在了寻矿小组。

寻找松花石,功不可没的是通化工艺美术厂。厂长张友发是一个非常敬业的人,他每天带着一个小锤子到山上去找矿石,后来他发现了一块矿石很像松花石。他让人把它制成砚,拿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比对,结果认证了他们的发现。http://s10/middle/648fd381h86593067bec9&690

    1980525“松花石砚欣赏鉴定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专家们一致认定,展品的石质与故宫陈列的清代“御砚”完全相同。        

    松花石砚在清代被视为国宝,始于明末而盛于清康熙、雍正、乾隆等朝代,为清代皇室的御用珍品。康熙为松花石题款曰:“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宝也”。乾隆帝三下江南之行所携带十二宝中就有松花葫芦砚,并称颂:“松花玉,色净绿,细腻湿润,可中砚材,发墨与端溪同,品在歙坑之右。”

松花奇石品质坚硬细密,手感湿润如玉,细如肌肤,色嫩而纯,纹理刚柔相济。松花奇石无论从传统的赏石理论“漏、透、瘦、皱、丑、顽、拙、秀、厚”看,还是用现代赏石美学“形、色、质、纹、象、意”而论,都堪称石子之王、国之瑰宝、独一无二。松花石、砚作品融进了长白山人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精神,给人们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并在长白山等地迅速升温。白山市先后创建了松花石、砚市场和博物馆。通化陆续开办了一系列的展馆和市场。

          http://www.thxcw.gov.cn/qsgz/UploadFiles_5933/200908/2009081816092539.jpg

 

201010月,通化市市长田玉林、通化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郝国昆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文房四宝特色区域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田玉林代表通化领取了中国松花砚之乡的牌匾。这标志着通化松花砚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说明通化文化产业有了宽广的发展平台。

http://s14/middle/648fd381h86592ead2c9d&690

我们是踩着一串长长的前人的脚印,秉承着前人的精神走到今天的。这精神印穿越了千年的时光,这也是通化石文化能够迅猛发展的核心原因。但是,松花砚、石艺术将要长久面对传承和创新的课题。从历史的角度看,它见载于典籍的文字史料相当缺乏。通化的石文化是在严重的“先天不足”状态下发育起来的,这是一种文化的错位。况且松花石和松花石砚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这就使松花石、砚艺术家们肩上更增加了一份使命,我们珍惜稀有资源,创作出更多有新意、有内涵,能够与时俱进的传世精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快乐启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