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加坡家长如何为孩子报读小学一年级(2)

(2010-07-29 19:15:33)
标签:

名校

邻里小学

中国学生

表现亮眼

杂谈

分类: 新加坡教育

二)名校效应

      新加坡有政府公立小学和私立小学。其中,以政府公立学校居多(99%),大部分的名校也在公立小学之中,如莱佛士女子小学、南洋小学、南华小学、长老会小学、圣安德鲁小学等等。名校一般都历史悠久(都比新加坡的四十六年历史还要长),因此,校友众多,人才辈出。

http://s16/middle/648fabcfg8c84fdebdd7f&690Picture from : http://www.nyps.moe.edu.sg/homepage.aspx
(1)名校校友身价不菲

    大部分的政府要员(总理李显龙是南洋小学校友)、艺术家、企业家,有钱人(哈哈,我认为这也是一个职业)都出自名校。实际上,投资名校,也是为孩子将来的人脉关系作投资。

    新加坡的家长是深谙此道的,所以,为了挤进名校,往往不惜代价。

 (2)名校得到更多的资源

      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虽然说,新加坡政府力求平等,但是名校的师资和生源本来就优于普通学校,设备和储备更不在话下了。学生参加比赛和获奖的机会也大大多于普通学校。

(3)名校拥有更多管理自主权

     新加坡的公立学校有自主学校和半自主学校。自主学校可以自己选老师,编教材(教育部有一套普及教材,但是大多数名校都会另外编自家的教材,华文教材是改得最多的)、筹款建教学楼和增加设备等等。

 

三)邻里学校也疯狂

     家长们如果觉得入名校无望,就会转向表现优异的邻里小学。邻里学校一般都设在组屋区(住宅区),顾名思义就是方便适龄儿童在家附近上学的,生源资质参差不齐,所以,在各方面的表现和名校相比就逊色多了。

(1)近年,邻里学校表现亮眼,受家长青睐

     最近几年,有好几所邻里小学表现出色,也成了大热门。BenBen哥哥就读的南山小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过去五年来,该校每年都有学生在PSLE全国统考(小六会考,就是“小升初”)中打入前十名,前年出了一个马来考生组全国第一(母语考试选择马来语的),去年有两个学生考了总分286,挤进全国前五名,全国最高分是290。学校的华乐团,华族舞蹈团和话剧团也常常在国内外的比赛中获荣誉金奖。(注:新加坡的金奖中以荣誉金奖Honours Gold 更为优胜,学位里如果有个Honours ,也是高人一等的。)

http://s13/middle/648fabcfg8c8504fe289c&690
John Zhang & Michelle ,hartland school 指的就是邻里小学。(Pictures from SVPS website)
(2)外国优才带动本地竞争

     邻里学校的崛起,其中一个原因是得益于政府对外国优才的引入。

     首先是对优秀老师的吸引。本地优秀的老师都希望进入名校工作,而外来的老师并不会计较这一点,去邻里小学反而压力没这么大。因此,许多优秀的人才便流入了邻里小学。中国来的老师在书法、华乐、华族舞蹈、华语方面的作出的贡献尤为突出。

     其次,是优秀的外国学生也流入了邻里小学。根据新加坡的招生制度,外国学生只能等到最后阶段报名,而那时,好的学校名额不多了,这些优秀的外国学生自然就流入了招生制度较为开放的邻里小学了。咱们中国学生的表现超级亮眼。

     2009年小六会考的状元就是四年级才插班的女学生(她来自广州,父亲在新加坡做research fellow研究员)。不过,她的小学也就这么一枝独秀,以后能否继续出成绩还是个大问号,所以并没有受到家长们的追捧。

2009年小六会考全国前五名中,中国学生占了三个。一二名和第四名。第二名的男生来自上海,三年级插班南洋小学(名校);第四名就是BenBen学校的John Zhang, 也是上海人,出生于新加坡,应该已经当了公民。这让我们觉得咱BenBen哥哥前途一片大好呀。

还有另外一种,是学校亲自到国外招的优秀生,好的学校还为他们提供奖学金。我们有个朋友的儿子从小学就当了小小留学生,中学到大学一直都上名校,表现很不错。

http://s8/middle/648fabcfg8c8513a89797&690
左二浅蓝校服的是2009年状元,启发小学毕业生邱碧晴(13岁)(剪报来自SVPS website)

(3) 家长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 对教育的投入更多

      年轻一代的新加坡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与学校和老师的沟通和配合更多。邻里学校也能建立起强大的家长协会。BenBen学校的家长联会就能媲美传统名校。现任家长会主席是一名女律师,有三个孩子曾就读该校;联会里设有秘书、财务、活动策划等职务,他们非常主动地参与了学校各种活动,而且也组织了自己的特色活动,如义卖会、家长和孩子的联欢会、每个月都会为家长办专家讲座,收费只是区区的三元(必须承认,家长的力量是庞大的,必须好好利用)。每一个月都会有管理层的例会,也是常有breakfast with the Pricipal section(和校长共进早餐),让家长有机会与校长谈话,既是学校传达信息的渠道,也是家长反映问题的好机会。有料的家长是绝对敢于直谏的,有时甚至是质问的。(我们常说新加坡人被政府宠惯了,到中国去是要碰钉子的。)

  

(以上为笔者观察和亲身经历得出的看法,目的是和更多的家长分享自己的教育观和经验,也可以为有意让孩子来新留学的家长提过一点私房见解。如有不周全之处,欢迎指教,这将是本文读者之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