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你老了赏析

(2012-03-14 10:52:17)
标签:

杂谈


当你老了
  
  袁可嘉译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1893

威廉·勃特勒·叶芝(WilliamButlerYeats,1865-1939)爱尔兰诗人、剧作家。生于都柏林一个画师家庭,自小喜爱诗画艺术,并对乡间的秘教法术颇感兴趣。1884年就读于都柏林艺术学校,不久违背父愿,抛弃画布和油彩,专意于诗歌创作。叶芝于1889年遇见爱尔兰民族自治运动的领导人之一、美丽的女演员茉德·贡Maud Gonne之后,便终身爱慕,至老不衰。早期一部剧本Cathleen in Houlihan 就是为茉德·贡所写并由其出任主角。包括以后的诸多诗作,而“当你老了(When You Are Old)就是较知名的一首。1983年叶芝写这篇诗作时,仅29岁。诗人这一生,对茉德·贡有着终身不渝的爱慕,但遗憾的是叶芝终其一生的情感追求却没有得到茉德·贡的回报,诗人就在这遥遥无望的爱情中一直吟唱着一首首坚定而寂寞的诗歌。

《当你老了》之赏析

1.假设与发现
“当你老了”是一种对时间的假设,叶芝写这首诗时才二十九岁,而“你”所指的茉德·贡才二十七岁。但这种假设却因为“头白了”,“睡思昏沉”,“炉火旁打盹”这些意象而具体起来。“老了”的那一刻已经来到了我们的面前,它是朦胧的、昏暗的,几乎是静止的,就像墙上的一幅画,然而又是那么的生动,让人触目惊心。
站在时间的彼岸,“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与昔日的自己两两相望,你看见了什么?

多少人爱你年轻欢畅的时候,
爱慕你的美丽,
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
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
痛苦的皱纹

时光留下了浓重的阴影,摧毁了容颜,带走了青春,在衰老了的脸上刻上痛苦的皱纹,然而,时光也验证、创造了爱情。只有当站到那么远的、“老了”的距离,才看得清遥远的青春。也只有经过时间的千锤百炼,爱情才能坚如磐石、历久弥新。
整篇诗都是用第二人称,然而我们依然可以感觉得到诗人的在场。在第一、二节里,诗人的语气平缓、节制,仿佛是一位老朋友,站在“老了”的“你”面前,请“你”取出这部诗作,不动声色地揭露一个秘密。
而“你”在出场时,依然懵然无知,心满意足地“睡思昏沉,炉火旁打盹”。正是由于“你”的多年的(直到“取出这部诗作”前的)无知和冷漠,才造成了诗人的隐忍和节制。

2.消逝与隐藏
在第三节,秘密揭露了,你的“冷漠”与诗人的“隐忍”形成的平衡被打破。炉火闪耀起来(我们可以想象炉火旁两张痛苦的老去的面孔!)你“凄然的”低下头去。关于诗人依然只字不提,然而我们可以想象他在看“你”表现出痛苦时加倍的痛苦。
“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这句最为凄切,整篇诗的声调跌至谷底。时间创造了爱情,又带走了爱情。时间证明了一切,袒露了真相,又早已将你愚弄。而你,只剩下叹息、凄然和喃喃自语。至此,我们仿佛可以感到“你创造的,你毁灭”,“一切都是虚空,都是捕风”的幻灭。
然而接下来是一个奇峰突起的句子。“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爱情并没有烟消云散,毁尸灭迹,而是在头顶的山上,在众神居住的地方,在一群星星之间,隐藏了自己。
“星星”与“众神”,这个高度会让我们想起永恒、不朽、神圣,同时又不胜寒意。和众神、星星在一起,赋予了爱情永恒、不朽,甚至神圣的含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这首诗才不同凡响,让人恍然醒悟“爱”原来自身蕴涵着这种凛然的高度和高贵的品质,从而真正成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但是它并没有因此远离尘世,高不可攀——因为它“隐藏”了自己,“缓缓踱着步子”。“隐藏”是出于悲悯,它不愿以自身的光,去刺痛那已经在岁月里沉沦的心灵,“缓缓踱着步子”是因为流连于往昔不忍离去。这“隐藏”和“踱步”也让我们感到,即使在那个高度,诗人依然是一往情深,从而抵消了因“高处”而带来的寒意。

3.升华
清人陈延棹说,一首好诗,贵在沉郁。世上的爱情诗很多,沉郁的诗也不少,然而能像叶芝这样,把爱情诗写到如此沉郁的却少见。
沉郁源自感情上的极度哀伤 ……

  

赏析:

《一》

         喜欢在冬天,坐在屋里,沏一壶香茶,看雪花无声地在窗外飘落,然后静静地读几首叶芝的诗。或许是性格、经历的缘故,一直无法享受太前卫、新潮的东西,也不喜欢太激烈的,包括情感和阅读。我喜爱的,必是闲适、平和带一点幽默或是淡淡的感伤,这样的一种状态,我觉得人活起来很轻松又比较清晰。

  喜爱叶芝,最初是因为叶芝的一首诗《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 头白了 睡思昏沉

    炉火旁打盹 请取下这部诗歌

    
……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

  诗写于1893年,叶芝29岁。五年前,这位有着浓厚宗教般情怀的爱尔兰诗人,邂逅爱尔兰爱国主义者,美丽的女演员毛特·岗,从此就让痴心的叶芝对毛特·岗抱有终身不渝的爱慕。遗憾的是叶芝穷其一生的情感追求,却没有得到毛特·岗的回报,诗人就在一生遥遥无爱的爱情中一直吟唱着一首坚定、寂寞的爱情诗歌。


  这首诗就是叶芝写给毛特·岗大量诗作中的一首。


  全诗没有跌宕起伏的激动和宣泄,只有朴素的语言、舒缓的调子、淡淡的感伤,娓娓道来的平静倾诉,却让人感到异常的亲切与温馨,洋溢着宗教一样纯净的温暖和脱俗的情感。


  读这首诗时,我正年少,正是对爱情憧憬的年龄。许是在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看到的都是对年轻爱情的热烈、张扬、缠绵动人的歌颂,乍读到这首诗,立即被它的朴素和温暖打动。眼前幻化出的是一幅经年的油画:飘着雪花的冬天,满头白发,一脸皱纹的爱人,偎依在壁炉前,读诗人写给她的爱情诗篇。我一直被这样的一幅画面所感动,就象我更容易被年老人相濡以沫的相互体贴感动一样。


  人在年轻的时候,有如花的容貌,柔软、健康的肢体,明媚的眼睛,大把的青春,给爱情创造了天生的载体。所以诗人们在歌颂爱情的时候,总是把这些美丽的东西和美丽的爱情连在一起,有谁会坚定地去爱一个有着满脸衰老皱纹的老妪,有谁会去歌颂一个有着痛苦皱纹的老妪的爱情呢?只有叶芝了。这个有着透明灵魂、浪漫、唯美、俊逸、迷人的爱尔兰诗人,爱的是一个朝圣者的灵魂


  这样的一份坚定、朴素、温暖的爱情一直就是我的梦想和追求。因而从那个冬天开始,我爱上了写这首情诗的诗人,甚至于以后,看到爱尔兰这样浪漫的字眼,我都会喜欢。


  我一直认为叶芝的诗更应该放在冬天来读。因为冬天的萧索,冬天的寒冷,冬天是四季的结束,在这样的季节来读叶芝的诗,这种温暖会像冬日的火炉,更容易暖进读者的心里。看叶芝早期的诗作,像《十字路口》、《玫瑰》、《风中的芦苇》、《在七片树叶中》等,多是优美的句子和清纯的情感,欢乐和痛苦皆化作独立行走的文字,表达着他与众不同的唯美世界。在晚期的作品中,如《绿盔及其它》、《三月的满月》、《塔》等,更趋于平淡,更朴素,也更加隽永。他把诗的激情浓缩到平淡的生活中,这种诗是一种可以触摸到的美丽和情感,平实朴素却更加真实,叶芝的伟大,就在于他在真实的生活中随时捕捉到生活的诗意。而这种诗意是淡淡的、暖暖的触动着人的心底。


  生活即诗,诗即生活。重要的是要有一双发现诗的眼睛。在冬天,叶芝的诗会让你忘却冬天的寒冷,忘记凛冽的北风,会让你有一个可以依偎的火炉,更会让你满怀希望地等待一份面对岁月皱纹微笑的温暖爱情。
一分温暖的老了的爱情。 

《二》

    1889年1月30日,23岁的叶芝遇见了美丽的女演员茅德·冈,诗人对她一见钟情,尽管这段一直纠结在诗人心中的爱情几经曲折,没有什么结果,但诗人对她的强烈爱慕之情却给诗人带来了真切无穷的灵感,此后诗人创作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诗歌。《当你老了》就是那些著名诗歌中的一首。其时,诗人还是一名穷学生,诗人对爱情还充满着希望,对于感伤还只是一种假设和隐隐的感觉。 
    在诗的开头,诗人设想了一个情景:在阴暗的壁炉边,炉火映着已经衰老的情人的苍白的脸,头发花白的情人度着剩余的人生。在那样的时刻,诗人让她取下自己的诗,在那样的时间也许情人就会明白:诗人的爱是怎样的真诚、深切。诗开头的假设其实是一个誓言,诗人把自己,连同自己的未来一起押给了自己的爱人,这爱也许只是为了爱人的一个眼神。诗人保证:即使情人老了,自己仍然深爱着她。即使她头发花白,即使她老眼昏花,仍然可以为那一个柔和的眼神带来的爱慕,带来的阴影和忧伤回想,让最后一点的生命带点充实的内容。在情人的最后岁月里,诗人极为渴望能在她身边。然而,这样的誓言,这样的坚定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情人是很优秀的:美丽、年轻而有着令人仰羡的内秀。这注定了诗人爱情的艰难和曲折。那些庸俗的人们同样爱慕着她,为她的外表,为着她的年轻美丽——他们怀着假意,或者怀着真心去爱。但是,诗人的爱不是这样,诗人爱着情人的灵魂——那是朝圣者的灵魂;诗人的爱也因此有着朝圣者的忠诚和圣洁;诗人不仅爱情人欢欣时的甜美容颜,同样爱情人衰老时痛苦的皱纹。诗人的爱不会因为爱情的艰辛而有任何的却步,诗人的爱不会因为情人的衰老而有任何的褪色,反而历久弥新,磨难越多爱得越坚笃。 
    虽然自己的苦恋毫无结果,诗人仍会回忆那追求爱情的过程,追思那逝去的岁月,平静地让爱在心里,在嘴唇间流淌。诗人所担心的是情人。她会在年老的时候为这失去的爱而忧伤吗?她会凄然地诉说着曾经放在面前的爱情吗?诗人的爱已经升华。那是一种更高境界的爱——在头顶的山上,在密集的群星中间,诗人透过重重的帷幕,深情地关注着情人,愿情人在尘世获得永恒的幸福。

         爱的绝唱

                           -----叶芝《当你老了》赏析

                                     白坤峰

    也许你和我一样,并不真正了解叶芝和他的诗,但他的《当你老了》一旦碰到便触电般永志难忘。我不得不承认:在我读过的爱情诗中,没有比这首更深、更真、更切、更久、更美的了。

  这是一个爱情悲剧。诗人爱上了毛特  岗,岗是一位美丽的女演员,多才多艺,而且是爱尔兰自治运动的政治领导人之一,在叶芝的心目中,岗简直就是美的象征、神的化身。叶芝用优美的语言回忆他第一次见到岗的情景:“她伫立窗前,身旁盛开着一大团苹果花;她光彩夺目,仿佛自身就是洒满阳光的花瓣。”他狂热地爱着,但岗拒绝了,她与一位军官结了婚,甚至在婚姻破裂后,她还是坚决地拒绝了叶芝。我们无从知道为什么,但我们知道叶芝的刻骨铭心的爱,凝固成诗的化石。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从相识到相知,从一往情深到沦肌浃髓,一页又一页的生活书页悄然翻过,一个又一个春花秋月悠然轮回。忘不了的还是你当年“眼神的柔和”,诗中的许多情愫都是为你而绽放,你慢慢读,慢慢读,往日的印象依然浓重不会因久远而苍白。在朦胧的想象中,时光的暗影已幻成深深的皱纹,青春不再,美丽不再,健康不再,岗已经与任何老妇人没有任何区别了,她衰老、无力、昏沉欲睡。别忘了,这幅特写的背后,是叶芝的眼睛,他默默地注视着,开始了娓娓低沉的诉说,如涓涓的小溪流过草地。但情感的溪水越汇越多,水位越来越高,波浪的喧哗越来越响,心的闸门再也控制不住了,潮水骤然喷涌而来,诗人猛然爆发出火一样的情,他仿佛一下子撕开了胸膛。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者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这是诗的核,也是诗人的心。

  是的,当年有多少人如我一样爱着你,爱你的年轻,爱你的青春欢畅,爱你的美丽、真情,甚至虚情假意,可是你知道吗?只有一个人——我——永远地爱着你,我爱你朝圣者一样的纯洁高贵的灵魂,我爱你的美丽,我爱你的年轻,我同样爱着你的痛苦、你的衰老、你的皱纹。这交织着绝望的倾心直白,令人怆然欲泪。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袁可嘉  译)

 

  垂下头来,陷入渲泻后的平静。诗中的毛特  岗,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还是可望不可及,痛苦的爱情被诗人灼热的灵魂托举到幻象的高度,使现实的人生体验在抒情的境界中达到了艺术的永恒。

  有人写道:“读这首诗,需要一颗曾经沧海的心,因为它与一般的爱情迥异其趣。这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嗾人欲狂的柔情蜜意,甚至听不到一句爱的誓语,诗人用略带悲哀的语调,诉说着不可挽回的爱情。他的悲哀,是因为女友分辨不出爱情的真伪,而当她能够分辨的时候,他们都已老了,鸳梦难圆。”

  本诗可谓概括了诗人从痛苦绝望的爱恋转向深沉而平静的思念的全过程,真挚、温柔、热烈、平静的和谐统一,现实与想象的交溶,使这首诗弥漫着浓浓的情思,让众多读者产生了心灵共鸣。难怪瑞典皇家学院在授予叶芝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辞中有这样的话:“他那充满了火焰和寻根究底的生命力始终对准目标,努力使自己避免美学上的空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