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为何不热衷好莱坞(组图)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这些年好莱坞有很多戏找我出演或导演,我都推掉了,我要选择最重要的事去做。好莱坞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在我看来,《长江7号爱地球》就非常重要。”—这是周星驰的原话,并不是说这些话说得如何漂亮,而是和目前国内包括香港的导演的想法差别甚大,别人连做梦都想打进好莱坞,而周星驰并不热衷。就如他所说“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好莱坞不仅是全球时尚的发源地,也是全球音乐电影产业的中心地带,拥有着世界顶级的娱乐产业和奢侈品牌,引领并代表着全球时尚的最高水平,梦工厂、迪士尼、20世纪福克斯、哥伦比亚公司、索尼公司、环球公司、WB(华纳兄弟)等等这些电影巨头,还有像RCA JIVE Interscope Records这样的顶级唱片公司都汇集在好莱坞的范畴之内,这里的时尚与科技互相牵制发展,自然不造作,拥有着深厚的时尚底蕴和雄壮的科技做支持,一直被全球各地争相模仿。”正因为这样,许多明星和导演都把这里看做人生最重要的跳台,也意味着走向国际化的象征。但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没有办法进攻好莱坞人只能是模仿和追逐,结果连皮毛都学不到。
有一句话说得很靠谱:先是民族的,再是国际的,国际化也属于民族化。好莱坞虽然打上国际的标签,但是有着很深刻的美国烙印,所以我们在看电影时脑子都反射出一个词语“美国大片”。也因为这种带有独特的民族色彩,这类大片有着共同的特征,即使在中国,也征服了不少观众,尽管很多人听不懂里面在说什么。但艺术无国界,好的电影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或者印度、日本,都会受观众欢迎。而中国受国外观众欢迎和认可的电影,恰恰是那些民族特征非常明显的片子,如张艺谋早期艺术作品,贾樟柯的记录电影。而很多人,想抛开自己最本质最优秀的民族特征刻意去模仿别人,结果是东施效颦。麻辣烫小吃车
人总是容易忽略身边的风景,不立足于本民族,更难立足于世界。或许周星驰通晓这一道理,华人在世界占1/4以上的人口,这个市场如果能吃掉1/5,也足够了。中国是最大的消费城市,所以,不讨好国内观众就想着进攻国外,无疑是丢了西瓜拣芝麻。当然,国外的市场也要开拓,但是要选择首要和次要的。中国从清朝末期到现在,都有崇洋的心理,总觉得自家的饭不香。三色冰淇淋机厂家
周星驰不热衷好莱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连自己的事没有做好就想做别的事,是不现实的,结果很可能是两头不讨好。就如目前不少市民还没有学好汉语,就一心倾向学外语,但又生活在中国内地。这不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么?!钢材价格
我的其他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