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学习日知录》之1277:评谈歌的微型小说《桥》

(2014-12-05 12:00:10)
标签:

育儿

分类: 教育教学
几天前无意间看到一位五年级小朋友的语文课本,我随便翻了一下,记得最清楚的是其中有一篇“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谈歌的微型小说《桥》,读完后自己感觉心情十分沉重。 
文中极尽铺陈、夸张、转折之能事,把一个并未考证的当然也许是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的故事写的雍容、华丽又缤纷。 
        作品无疑受了克拉马依“让领导先走”的刺激和奥斯托洛夫斯基的“党团员留下”的启发,仿佛是要给克拉马依的“让领导先走”的世界上最无耻的话找回些面子,这次是那位老支书在洪水面前要求“党员排在后面”,最后自己和其子被洪水冲走。 
        我觉得“党员排在后面”恰恰违反了基本的人性,不错,党员起模范带头作用是好的,但是党员也是人,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有平等逃生的权利。但问题是党员中什么人都有,也有妇女和孩子,在灾难面前我们应该做符合人性的事,让妇女和儿童先走,而不是武断的说“党员排在后面”。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外,主旋律作家们极尽溜须拍马之能事,无疑对人们思想影响是十分恶劣的,远的有“沫若赋诗”、“学森论产”,近的有“秋雨含泪”、“兆山羡鬼”,显然是既愚蠢又可悲的,这些人真的是“好心”做了坏事,反留下了千古笑料。且对孩子们思维的影响是恶劣而久远的。 
        谈歌的《桥》这种劣质的作品竟然能入选小学课本,真令人不可思议!对民族的思想也真是贻害无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