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老人到了七十岁,没过几年就去世了?原因主要有三点

标签:
健康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老人只要一到70岁,身体机能下降,健康状况变差,没过几年便去世了。
心理学家认为,不仅是身体疾病所导致的,还与老年人在这个阶段的心理压力精神压力过大有关。
机体成熟因为人在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上的动态变化,从生理和心理上更倾向于成熟。
自我成长为个体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
有着严重的心理衰老
严重的心理衰老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一个人真正的老了。
那些达到70岁的老人来说,他们必须会经历心理衰老这个阶段,心理衰老对死亡的作用有着强化推动作用。
这种衰老感会在很多方面得以体现:
1、老年人的视觉听觉开始下降,味觉变得缓慢迟钝。
以前钟爱的食物开始觉得无味,与此同时,他们视线模糊。众多因素造成他们对生活的兴趣直线下降。他们也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知觉和感觉的退化,会为自己感到悲哀。
2、他们的言语开始变得细碎,并且喜欢唠叨。
不再对新鲜事物有好奇,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衰退,在记事方面感到很吃力。因为学习能力的下降。他们拒绝学习新的事物。年轻时对生活的积极状态不复存在。
在夜晚的时候,他们出现强烈的焦虑,有效睡眠时间的下降让他们感到紧张。在安静中一点声音会让他们感到烦躁,并且他们拒绝采取年轻人的建议。
4、固执己见是他们的一大特点。
他们决心按照自己的固有观念去做事,并且会有拖延的情况,对生活开始产生无力感,缺乏做事情的动力、意志力,探索精神开始衰退。
5、在生理上,他们的反应能力下降、行动迟缓、对很多事物提不起兴趣。
6、最明显的变化发生在性格上,年轻时乐观的他们开始变得悲观,甚至会从善解人意变得不近人情。情绪开始暴躁,性格孤僻古怪,时刻忧郁不安,对未来充满了焦虑。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感觉,在经历衰老的感到时候,你会认为自己不中用了、被这个时代所抛弃、开始被儿女嫌弃,但其实这都是主观的想法而已。
感觉被社会抛弃
那些超过70岁的老人们,精神层面的衰老往往大于身体的衰老。
随着多元化社会的建立,新鲜事物不断涌现,微信,微博,抖音的兴起,而老年人无法适应这些新的变化。
他们认为自己已被这个时代所抛弃,内心会有孤独、难过、郁闷的感觉,而这些不良情绪会增加我们生病的几率。
为什么老年人很难适应新鲜事物?
这是由于个体心理差异的存在——在青年人和中年人之间个体差异较小,而在老年群体中个体差异较大。
但因为这些心理特征是在我们社会实践中慢慢形成的所以很难改变,老年人往往更加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对旁人的看法不予理会。
他们认为生活中没有什么值得再去追求的,于是产生了很多绝望的感觉与体验。
心理学家认为,由于心智不够成熟,绝望便会产生。
心智成熟十分重要,它有利于我们在生命各个阶段中的发展。
不再是家庭主心骨了
到了老年后,老年人丧失了劳动力,社会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少。
价值感与自我效能感不断降低,再加上生理健康状态的下降对心理的影响,老龄化的心态也随之出现。
心理学认为,我们在付出中会感到幸福和满足,被需要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
而70岁后的老年人,不再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反而从被家人依赖到依赖家人,这样的反差会让他们很难接受从而内心产生不适的感觉。
社会心理学家建议,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多多陪伴老年人,与老年人进行沟通交流。
弄清楚他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满足他们的需要。
同时,可以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老人在与我们相处的过程中找到自我价值,感到“被需要”。
- The End -
参考资料:《Soci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