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友“围城居士”非常关心《你把高尚给了谁》小说的写作,每一篇都能给以一些中肯的指导,心里很高兴。我喜欢这种“无我状态”下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看清自己意识不到的弊病,使自己清醒。
小说《高尚》,开篇并不理想。开篇就遇到困难。这本书,本来已经写好了近30万字,是用另一条“情节线”穿插的。开篇就进入一种感情的纠结,并一穿到底。最终,我放弃了那种写法。因为那种写法,就将原来设计好的主题思想冲淡了,似乎进入到一种感情小说的泥潭,最后怎样都摆脱不了一种似曾相识的俗气。于是,我坚决地放弃了那种写法。
以余鸽和一连长开头,有一定的好处。他们本身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的故事也能够反映主题思想的变迁。但同时,也给我带来麻烦。那就是,我想第一人物是“我”,但现在感到,“我”立不起来,余鸽和一连长更能夺得读者的心。博客留言里看得出来,大家关心的是他们两人的故事。
于是,我又做了一个大角度的调整,把原来的第一章,变成了“引子”,从现在的第一章开始,从“我”写起,变成了一种倒叙。以后可能还会反复的倒叙,因为叙述还是没有从头开始。“我”的思想演变,应该从孩童时代就开始的。只是,第一章不能再拖拉,必须进入军队里的故事,否则,就会犯了“冗长铺垫”的大忌。
现在矛盾依然没有解决。我在两难的十字路口徘徊。一直对总体设计有一些怀疑。本来设计好的,要用“我”的一生,想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时代的理想?我们的时代理想是怎么转变的?未来的时代理想会是什么样子?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思想纠结,都应该最终落到这个问题上去。然而,一生,时代跨度太大了,如果写成一本小说,那会很长很长,要分上中下集吗?不能那么长,太长了在现时代没有人看。怎么办呢?只有浓缩之。怎么浓缩呢?只有转变语言风格,不能太“叙事”、太拖沓。所以,又出现一个不可克服的诟病。那就是语言显得平铺直叙,很难生动化。我心里很不情愿,又没有办法处理。只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求熊掌也。怎么去求?真得好好琢磨琢磨。
与围城居士的交谈:
我现在的难点,不完全在于语言的运用方法,而是结构问题。跨度大,是最致命的缺欠,使我几乎不能用讲故事的方法推进故事。我也很发愁呢。我的主题是想写盲目的英雄主义时代的完结和新的人性主义思想的唤醒过程,一个女兵,左突右冲,心理的、思想的、感受的东西慢慢升腾,换位于一种新的时代思想。这本书有一点哲理、心理的思索,所以心理的描写会很多,那样会减弱故事性。我也知道会是这样,但苦于没有更好的办法去解决,请居士指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