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锡城印记】无锡最老的民国建筑——万寿里3号

(2012-11-29 21:20:18)
标签:

万寿里3号

无锡

锡城印记

民国建筑

房产

分类: 印记
等相片在电脑上放大,才发觉时光的厚重。
别致的洋楼,斑驳的墙漆,都是上个世纪,甚至我未到人世时的记忆,在这里,全部都呈现在眼前。
无需多言万寿里3号搬迁的矛盾、利益,最重要的是,当他陈述历史的时候,我在旁听…


老洋房地址:东门万寿里3号(530大厦北侧巷口)
万寿里3号因低洼地区改造已被列入拆除名单。而从南长区文体局了解到,在地方文物普查中,该建筑未有人上报,所以没有被列入保护范围内。



不同的屋子,都有他们独特的气质,不同的屋子里面的人,同样有着不同的气息
世间即如此,处处皆玄妙。


万寿里3号因低洼地区改造已被列入拆除名单
目前房子内大部分住户已搬迁,大致还有一户没有搬走。


门牌常青,但…小洋楼年久失修,好似老者,垂垂老矣



推门而入,满眼都是破败。


据屋主的养子常老先生介绍,这栋洋楼约建造于1918年,屋主叫陈大明,是位木材老板。
或许是为了木材运输方便,才把房子造在了护城河边。


“当时共5间门面,前厅2间,后厅3间,两层一阁。 
屋主还有一个弟弟,也是做木材生意,曾安家在西门一带,不过房子没有这里的气派。”
在常克明的记忆中,附近有很大一片土地曾经都属于陈大明家。


完整的、割裂的,漆黑的、惨白的,随处可见 


进门后是天井,院内有两棵很大的桂花树。
去的季节不对,没有开到桂花开也没有闻到桂花香


倒是一辆自行车停放着,看似有人居住的痕迹


天井两边各有一厢房供老人居住。


拾级而上,房间已重重的落了锁~


罗马柱所在处是走廊,两边有装着五彩刻花玻璃的落地窗。



现在这琉璃窗的一户住着拆迁队的人员,他们在这里开了家小饭馆,负责拆迁队的日常饭食。
饭馆是对外的,他们也顺便做点小生意。


这是在小饭馆内部拍到的琉璃窗,确实很精致。


厢房屋顶构成了二楼的大阳台,周围都是雕花栏杆。


走廊进门是大厅,大厅顶上挂有水晶吊灯,周围墙上还有玻璃壁灯。逢年过节,墙头的钩子上就挂满了灯笼,非常热闹。楼上铺的是广漆地板,靠北院子里有两间厨房,倒是挑檐斗拱的中式风格”


不过现在都看不到,房屋经过出租、改造,租客都不珍惜,想想就颇为心疼。
听拆迁队人说,现在只剩下一户没有搬走了


其实万寿里除了3号,还有6号。



也就是下面这个院子——向阳院

民国时期的洋房是文化开放的结果。
包括日式、德式、法式、俄式等,大都带有宗教色彩。



房子里头很杂乱,有些地方被租赁、分割和改造过了。


这摩托车倒跟小洋楼一致,内外破败。




有几间实在无法住人的屋子里几经人的痕迹,留下的,却仍是历史的气息。



拾级而上



经历了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宅院主人的数次变迁
这幢宅院终以平和的姿态,冷眼旁观着岁月的冷暖。



老街还有数条小道通往不同的老屋
每幢老屋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陈年旧事
每扇虚掩的门后也会有一个褪色了的故事。


一个时代的故事将随着老房的摧毁而湮灭~~
那时的花开 那时的脚印 那时的门窗都已如昨日黄花
物是人非、人去楼空,勿喜勿悲,文化沉淀于心中!


 2011.12.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