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画报》记者 田正朗杰
观察、分析、算计,足球就是一门学科。
对竞技体育圈内无法解释的神迹,我们往往这样自圆其说:天赋异禀的球员在球场上看到的与我们相比,是放慢了的电影镜头。比如在篮球领域,迈克尔·乔丹回答记者关于“秘笈”的提问时曾说:“实话告诉你吧,我看别人都像慢动作,所以我可以随便切他们。”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bef8b82e40e7cd5e392e7085661fe3f3.jpg| 智商助攻" TITLE="发现 | 智商助攻" />
另一位“球王”也回答过同样的问题。老球迷应当对1986年世界杯上马拉多纳面对英格兰的那记“世纪进球”的情形如数家珍,当时,他晃过了半支英格兰队。实际上,即便在对垒全英格兰足球踢得最好的五六个人,蛇形盘带、冲刺期间,马拉多纳仍在观察队友巴尔达诺的位置——后者正从左路包抄上来,马拉多纳一直都在找机会传球,只不过他“一不小心”就把守门员也给过了,最终“只能”射门。在自传中,他形容这个进球是“儿时梦见过的”,那场比赛只是将他的设想化为了现实。
究竟是天纵奇才般“放慢时间”的超能力,抑或在触球前便已料到即将发生的情节?在足球世界中,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当观察者们注意到又一个“球王”时,他们或许更愿意相信,一切并没有那样邪乎。在梅西为巴萨打进的四百多个进球中,没有一个来自于开场两分钟内,这当然部分源于开场后对方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密集防守,但也有观察者得出“梅西就是习惯性地在那段时间里散步”的结论:“他一边散步,一边观察对方每个球员的站位、习惯、优缺点,思考如何突破防守,制定出比赛策略。这个程序不运行完毕,他是不会轻举妄动的。”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614c2fae2805b93144c35eb94028332a.jpg| 智商助攻" TITLE="发现 | 智商助攻" />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ea813e0ae51ca20c6612531b799bc91a.jpg| 智商助攻" TITLE="发现 | 智商助攻" />
在球星叹为观止的表演背后,足球至少还是一门智力游戏,或者说是一门学科,而所谓“不经大脑的本能反应”和下意识动作所带给球员的助益,远比旁观者想象的少,一切都在电光石火间发生。将马纳多拉、梅西和中超某某某区别开来的,极大程度上并不是重复练习所产生的肌肉反应——当然,那将人类分为普通人和职业选手两大阵营——而是观察、分析和算计。简而言之,身体决定你能否成为球员,智商决定球员的上限。
除非你是巴洛特利。
现代足球已越发注重研究球员的思考过程,比赛中需要他们和教练随机应对,而比赛前,俱乐部只需要一个手机App就可帮助球员完成最基本的观察工作。在更衣室里听教练布置战术时,球员可以从容不迫地从手中的屏幕上知晓今晚对位的家伙的一切:“唔……他转身速度快,横移却很慢,尤其是往他的右路突破,成功率较左路高12个百分点……”当然,信息在鼓噪的赛场上可能会被忘得一干二净,但总有一些记得,甚至将之丰富的人。
亨特拉尔,这位范·巴斯滕之后最高效的荷兰射手能轻而易举地在采访中回忆起一年前的某个进球的某些异常琐碎的细节。他告诉记者,自己从不靠直觉射门,他只是已经找到了一个绝佳的位置,通过观察后卫和门将的站位,计算对方的速度,选择恰当的射门角度。靠此等“绝学”,亨特拉尔曾为阿贾克斯出场136次打进105个进球。
他告诉记者:“我脑子后面就装着一个GPS。”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