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Pride and Regret
32年的突破与遗憾
《体育画报》记者 张强
王嘉男的铜牌,是中国男子田赛继1983年首届世锦赛后,时隔32年再次拿到的一枚奖牌。这是中国乃至亚洲男子跳远历史上的一次突破,但突破背后却是与更进一步失之交臂的遗憾。
当李金哲在混合采访区转过身背对着众多媒体记者掩面哭泣的时候,王嘉男还身披国旗在场内向所有观众致谢。这位在比赛当天还不满19岁的男孩,用一块沉甸甸的铜牌,再次改写了中国田径的历史。
在运动员休息室门口,跳远出身的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和外教兰迪·亨廷顿已经等在了那里。刚刚接受过媒体采访的王嘉男走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太傻了……”一边说着一边用双手拍着自己的脑袋。兰迪不等自己的弟子说完,就过去先送上了一个拥抱。冯树勇也在一旁安慰他:“不要再想了,已经很好了。”
让王嘉男懊恼的是,如果不是自己的失误,现在的这块铜牌有很大可能会变成银牌。在最后一跳的时候,可能是由于太过兴奋或紧张,王嘉男看错了起跑点。他当时站在了跳远起跑点两米之后的三级跳起跑点,在接近踏板起跳之前,他才意识到出现了问题,但已经来不及了……“其实我最后一跳是很有信心把排在我前面的澳大利亚选手干掉的,他跳了8米24,我觉得我能跳8米25,状态也有,体力也够,但是太心急也太年轻了,起跑那个点我看错了,跑啊跑觉得不对,想刹车也刹不住了,那就跳吧,最后没绝杀成,”王嘉男赛后遗憾地说。
在资格赛以8.12米的成绩获得第四名晋级决赛之后,王嘉男憧憬自己在决赛中能跳到8.20米,甚至8.30米,去冲击亚洲青年纪录和世界青年纪录。在被问到赛前是否有想过能站上领奖台时,王嘉男坦言:“作为运动员肯定会想,但我努力让自己不去想这些,因为这个不是你想就能实现的。”
这是王嘉男第二次参加田径世锦赛,与上一届莫斯科世锦赛去“打酱油”不同的是,北京世锦赛他与队友肩负着在家门口突破历史的使命。“当时成绩也没达标,只是因为亚锦赛冠军可以直接去,第一次参加世锦赛一点压力都没有,自己水平也不行,就是出国去看看比赛,体验一下。”
专攻跳远刚三年的王嘉男,在16岁之前一直练的都是十项全能。因为严重偏科,当时他的十项全能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在全国只能排在第五第六的水平。全能比赛第一项是100米,然后是跳远和铅球,王嘉男往往在前两项比完之后是第一,还能超过第二名好几百分,但是第三项铅球之后,他的成绩就迅速滑落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王嘉男既练跳远,也练跨栏、跳高、撑杆跳,一直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项目。直到2012年冬天,在获得全国锦标赛跳远冠军之后,他才开始在教练的建议下开始专攻跳远。
2013年莫斯科世锦赛之后,王嘉男入选中国田径国家队,与李金哲一起跟随外教兰迪训练。去年4月的全国跳跃精英赛上,他以8.10米的个人最好成绩获得亚军。随后在5月的世界田联田径挑战赛北京站的比赛中,又以8.09米的成绩战胜师兄李金哲获得冠军。7月的钻石联赛格拉斯站,王嘉男又以7.91米斩获铜牌。十天后的田径世青赛,他以8.08米轻松夺冠,获得个人的首个世界冠军,这也是那届世青赛上中国队的首枚金牌。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fb4c099c176e8cdc1f41810c23f57bb5.jpg|
王嘉男在比赛中
一心备战北京世锦赛的王嘉男今年年初在训练中拉伤了大腿,错过了整个室内赛季,直到4月中旬才逐渐恢复。今年5月王嘉男连续参加了三场比赛,成绩都在8米以上。他凭借在钻石联赛上海站跳出的8.25米拿到了世锦赛的入场券,同时也刷新了他的个人最好成绩。然而伤愈不久的王嘉男在今年6月底的全国田径冠军赛上再度遭遇拉伤,整个7月跟随国家队在大连拉练期间,除了跟康复师恢复之外,他还咬牙坚持跟队一起训练。最终,他的努力在鸟巢、在自己19岁生日的前两天得到了回报。
赛后无论是冯树勇和兰迪,还是王嘉男自己,都将这枚铜牌的突破归结为整个团队的成功。王嘉男还特意提到在决赛中发挥不佳的师兄李金哲,“跟他在一起比赛就特别踏实,他带着我们一步步往前走。而且决赛中多亏了他第三跳挤掉了两名美国选手,提升了我们的士气。”
王嘉男在混合采访区说这话的时候,李金哲仍然没有从悲伤的情绪中平复过来。北京世锦赛,中国男子跳远被寄予厚望,尤其是李金哲更是夺牌的重中之重。26岁的李金哲,已经是第三次参加世锦赛。2009年柏林世锦赛,李金哲以8.01米的成绩排名第13。2013年莫斯科世锦赛,意外受伤的李金哲,只跳出7.86米列在第12位。在鸟巢,李金哲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改写历史的时刻。
李金哲赛后失控的眼泪,一度让面对他的几十名媒体记者手足无措,当他再次转过身来,没有人再去提问。“很多人都知道我对于第五名根本不在乎,我想的就是奖牌,甚至是金牌。可能是我想多了吧……”努力控制着情绪的李金哲哽咽地说道。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bc89e1bdbeae3dbe10ae7c26bdb5e085.jpg|
决赛开始之前,李金哲与以往每一次参加大赛一样,头戴红色发带,嘴里叼着那只象征着幸运的黑色手套,在摄像机镜头前调皮地向观众致意。与前两届世锦赛相比,站在鸟巢决赛场地上的李金哲没有意外的伤病、没有状态的起伏,反而多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主场优势和三名中国选手全都跻身决赛的自信(在资格赛中他带着王嘉男和高兴龙两位师弟只跳了两次就成功跻身决赛)。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现在,是时候了。
时间回到李金哲的第一跳,登场亮相的他看上去自信满满,带动全场观众有节奏地鼓掌,挺身、助跑……随着全场惊愕的叹息声,李金哲只跳出了7.69米。赛后回忆起自己糟糕的第一跳,李金哲还是找不到自己成绩不佳的原因,“一进场我的心就麻了,当时那么多人喊我名字,当时想的就有点多了,想证明自己。我到现在都还在想我第一跳出现什么问题了,是不是老天不愿意让我拿到奖牌,从我练跳远到现在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这种问题,也不能叫软腿,也不能叫过板跳,我真的是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第二跳,李金哲极力希望自己能有好的表现,但他却犯规了,“第一跳出现这种情况对我是个打击,但第二跳犯规算是把我逼到悬崖边上了。”第三跳,只要李金哲跳过8米,就将成功进入最后三跳,同时将发挥不佳的夺冠热门美国选手杰夫·亨德森淘汰出局。顶住压力的李金哲第三跳完全放开了,跳出了8.09米,激动无比的他跪在沙坑里感谢上苍。成功进入前八的同时,李金哲也看到了自己获得奖牌的希望,“第三跳之后憧憬还挺大的,当时我想那块奖牌应该在向我招手了吧!”
而正是从第三跳之后,李金哲的心里发生了变化。“我把两个美国人都挤出了前八,我们拿奖牌的可能性更大了,而且有可能是两块。”李金哲成功的第三跳,同样也激励了身边的两位师弟王嘉男和高兴龙,“当时我们看到哲哥跳出来了,我们两个人老激动了。当时拉瑟福德跳出8米41的成绩和我一点关系没有,我就想发挥自己的实力,能拼金牌拼金牌,能拼铜牌拼铜牌,”王嘉男说。
个人最好成绩8.47米的李金哲,此时只想利用最后三跳干掉跳出8.41米的伦敦奥运会冠军英国人拉瑟福德。“我的潜能还是有,虽然说状态一般,但是我就没服过。这么多观众为我们加油,就想做点什么给他们看看。”
但是第三跳最后出场,第四跳又第一个出场的比赛顺序,让李金哲的体力出现了透支,第四跳犯规,第五跳8米10,第六跳犯规,李金哲之前美好的憧憬没有成为现实,“跳远这个项目就是偶然性特别大,我们每个人都有8.30米的成绩,但是不一定都发挥出来。遗憾肯定是有的,既然这事已经发生了,就让它过去吧!”无缘奖牌,李金哲想安慰自己,可是他还是红了眼眶。
对于未来的计划,李金哲准备从训练做起,“先是冬训能够认认真真地训练,因为觉得自己很不够。然后找个大赛,希望跳个好成绩。很多人说我只在国内行,我世界杯、室内世锦赛、亚运会都拿过名次,我怎么就只能国内行了呢?一定要证明给他们看。”
也许比李金哲更遗憾的是第一次参加世锦赛的高兴龙。在最后一跳之前,高兴龙凭借第一跳8.14米的成绩名列第四。高兴龙完美的最后一跳,看上去有8.20米以上的成绩,只可惜因为号码布剐蹭到了沙坑,最后成绩只有8.02米,原本有望获得奖牌的高兴龙也因此无缘领奖台。但高兴龙却显得很大气,“其实今天的状态特别好,第一跳也很好,所以我特别有信心。如果不是因为号码布的话,我可能就是第二名或者第三名,王嘉男就会变成第四名,反正都一样,无论怎样,中国队都有一枚奖牌。”
21岁的高兴龙在去年亚运会结束后进入国家队,今年8月初的全国田径跳跃群项赛上,高兴龙跳出了8.34米的个人最好成绩,在最后时刻拿到了世锦赛的入场券。
在其他的田径项目中,中国队很少能拿到世锦赛满额的参赛席位,而中国男子跳远的实力近两年却出现了井喷式的提高。在包括李金哲、王嘉男在内的五位达标选手中,高兴龙的成绩仅排在第五名,这一排名无法保证他一定能参加世锦赛。除了这三人之外,还有黄常洲、唐功臣、解雷、张宇、张耀广等选手,中国跳远已经从个别选手的强势,演变成为集团的强大。而这次选拔,放弃唐功臣,选择高兴龙,就是一次艰难选择,唐功臣今年跳出过8米17,但中国队最后还是选择了成绩相对稳定的高兴龙。
高兴龙也不负众望,最终获得第四名。“我们就是放手一搏,一点压力没有。三个人都进了前八,就是拼,能拼多少拼多少。本来想冲击奖牌,但最后怎么跳我们三个人都会有两个人失落,”高兴龙说。
世锦赛铜牌,或许对于中国一些梦之队项目来说,这属于被踢出国家队的水平。而对于一些弱势项目来说,却堪称历史的突破。事实上,在中国所有田径项目里,三位参赛选手都能有如此高排名,以往大概只能发生在男女20公里竞走上。而这次,却出现在男子跳远上。中国男子跳远,长期以来一直作为有一定实力,但无大作为的二、三线队伍在世界舞台上存在。在中国队参加的历届世锦赛中,男子跳远只有五人进入过12强决赛,两人进入过前八。具体成绩是1991年的陈尊荣获得第11名,黄庚在1995年获得第7名,劳剑峰在1997年获得第10名,黄乐在1999年获得第6名,李金哲在2013年获得第12名。而这一次,中国三将一举超越前辈们二十多年的成绩总和。
有这三人,还有更多具有实力的队员相互努力扶持、平时良性竞争的中国男子跳远队,或许在2016年的巴西里约,就能实现更大的突破。正如兰迪·亨廷顿所说的那样,无论现在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都是通往里约的关键一步。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47a4f9e9e413b8a40ff4d255416691ac.jpg|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