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昊桐,中国高尔夫新一哥

(2015-07-02 09:07:20)
标签:

杂谈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39811f21e85130a277024691ff273f40.jpg


Fight For Honor

年轻不是借口

《体育画报》记者 南琼


“90后”势力称霸高尔夫球坛,中国也不例外。19岁零8个月的李昊桐,在2015年的春天,成为中国世界排名最高的男子球员。


也许李昊桐已经习惯了长途旅行。他曾经在48小时里穿越四个城市:波哥大、巴拿马、奥兰多、达拉斯,中间还因为从奥兰多到达拉斯的航班临时取消,他被迫睡在了机场的过道。4月27日,在连续征战了深圳国际赛、中国公开赛后的第二天,李昊桐便匆匆飞往美国,4月的最后一周,他将参加在印第安纳州纽伯格进行的联合租赁锦标赛,这是美国职业高尔夫巡回赛的二级赛事web.com巡回赛(简称:威巡赛)2015赛季的第九场赛事。


拥有威巡赛参赛卡的李昊桐,在4月初回到中国、备战这两场欧洲男子职业巡回赛认证的比赛时,并没有想到等待自己的会是一个这样谈不上最圆满但足够欣喜的结局——今年8月3日才满20岁的他在深圳国际赛进了加洞赛最终获得亚军、在中国公开赛并列领先进入决赛最终获得第六名,世界排名从4月初的194位升到第111位,比同期的老虎伍兹还要高出五个名次,他也坐实了中国第一。


“回国两周的比赛虽然有遗憾,但收获很大,继续努力,今天返回美国继续艰苦奋斗。PS:世界排名超了老虎伍兹,虽然现在是伍兹的最低谷,但还是暗爽一下,”李昊桐赛后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


在世界范围内,“90后”势力崛起渐成趋势。1989年出生的罗里·麦克罗伊坐稳了世界第一已经有些年头,而1993年7月27日出生的乔丹·斯皮思在赢得美国大师赛冠军之后,跃居世界第二,更是带来了新鲜感。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8f4d9c5e44cd93f67fd8d46cd67fdf44.jpg


斯皮思在美国大师赛上的胜利对李昊桐触动很大,这位年轻老成的美国新晋实力选手也成为李昊桐非常喜欢的球员。“他让更多人关注这一代人,让高尔夫越来越年轻化。世界前二都是这么年轻的人,以后年轻不是借口了,要更努力打好球!”李昊桐说,凭借去年在美巡中国赛的三个冠军、奖金榜第一,他今年升入了威巡赛,世界排名稳定攀升,也极有机会代表中国参加2016年奥运会。


这个还没有谈过恋爱、会被昔日的小学同学嬉笑幼稚的孩子,承载着国人对于高尔夫球运动的希望。



深圳国际赛的赛前,李昊桐与中国高尔夫的领军人物梁文冲、两度美国大师赛冠军巴巴·沃森、欧巡赛多个冠军得主亚历山大·列维以及欧巡赛最年轻的冠军马特欧·曼纳瑟罗一道参加新闻发布会、开球仪式,他也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


结束美国大师赛后连夜从奥古斯塔赶到深圳的沃森,世界排名第四,是参赛阵容里最大牌的明星球员。而李昊桐,被赛事主办方安排跟沃森以及列维同组,可以看得出这份重视。


19岁的李昊桐,成为中国高尔夫之于世界的一张新名片。未来,有更多的历史等待他去重新书写。


更难得的是,两轮结束,李昊桐(71-73杆)与沃森(70-74杆)打平,第三轮继续分在一组,并在这一天打出65杆,风头完全盖过了交出74杆的沃森。


沃森1978年出生,与中国的实力名将梁文冲同年。在他们握起高尔夫球杆时,李昊桐还没有出生。可竞技赛场从来都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年届40岁的伍兹感慨斯皮思这一代人的成长速度,而李昊桐也在不知不觉中刷新了中国的高球江湖。


说起来,李昊桐之于高尔夫球界是个奇才。


出生一个多月到了厦门、六岁那年到了广州,不到两年又到了北京,李昊桐的成长环境非常多元。他10岁半开始跟着启蒙教练陈伟学球时,是在北京的龙熙温泉球场,当时买房送会籍,喜欢高尔夫的昊桐父亲李近高是球场的会员。


李昊桐虽然被李近高带进了这项运动,但是同时一个关于他为了打球曾在父亲面前长跪请求的段子流传甚广。他自己也说:父亲并没想过让他打高尔夫。开始学球,只是因为他小学毕业那年的暑假,李近高的一个朋友想让他儿子打球,又想找个伴儿。李昊桐就是那个伴儿。


“球场的视野开阔,我很喜欢,”李昊桐天天跟着陈伟学球,很专注。从那之后,他只有两次身体出现意外情况时才放下过球杆:一次是练球的第三年,因为穿着高尔夫球鞋跑步导致足弓塌陷,休养了三个月;还有一次本来要去参加“张连伟”杯青少年赛,结果因为突发阑尾炎做手术,暂别了小白球。


那两段小别,李昊桐都是从刚开始的享受到后来越来越手痒、想打球,也笃定了自己对高尔夫是“非常热爱”。除了高尔夫,他喜欢打台球,曾经迷恋过一段时间电脑游戏,但后来因为看得眼睛疼、自觉放弃了。这倒也许可以印证“打高尔夫的小孩不会变坏”的那句老话。高尔夫在他眼里,具备超越了一切的吸引力,它的真实、带来的挑战比虚幻的电脑游戏更有意思。


看到了儿子对高尔夫的一片赤诚,李近高也在全情投入。2011年,16岁的李昊桐加入在国家队转为职业球员之前,李近高带着儿子去过山东南山的高尔夫学院学球、黄山的青少年基地以及上海旭宝的高尔夫学院,还曾投入20多万买了一辆房车,以方便陪儿子在外征战的不时之需。“我爸说过如果我比他打得好了,他就不打球了,”李昊桐回忆,在他打球一年多之后“干掉了”老爸,李近高就真的再也没有打过球。当时,他对于未来只有模糊的规划,而父亲带着他,每天有规律地练球,则是按照一个职业球员的标准在要求着。


李昊桐喜欢在第一天的比赛穿红色战袍以期来个“开门红”,他也的确总能在赛场打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好成绩。


2010年的夏天,李昊桐参加亚运会国家队选拔赛,成绩平平,未能入选。而当时谁又能想到他如今是中国最有可能参与奥运会的球员?


人生的际遇就是如此。2011年,国家队把破例把只有16岁的李昊桐与张新军等一批征战过亚运会的国家队球员特批转职业,为争取2016年的奥运会备战时,很少人想到这个举措真的奏效了。



难得的是,现在的李昊桐仍保持着他的那份单纯。


《体育画报》记者问他:如果有三天假期,会做什么?


他答:睡觉。4月15日中午,在深圳国际赛的赛前,在正中会所的大堂里,他靠在沙发上打了个呵欠。比赛这一周,他作为明星球员参与各种活动,睡眠短缺是事实。


他分享着自己在威巡赛上的感受:参加的六场比赛里,有三次夺冠机会,但都没把握住,心态没调整好,还需要磨炼。


第一次机会,就是年初的第一场比赛上,他领先进入决赛,这让他很意外,但最后交出一个78杆的高杆数,对自己很失望。第二场他排第40,对自己不满意,到了第三场才体会到人家的水平确实很高,自己在这里就是个“菜鸟”,所以就先晋级再说吧。


他对关键时刻未能把握住机会的原因也有自己的分析——陌生的巡回赛当中,比赛条件和气氛的变化,以及强大的对手,每一个因素都会带来影响。“球员都比较严肃,我喜欢打比赛的时候说话,感觉说话之后觉得轻松。我在慢慢适应这样的新节奏。”


“在那边,是一个新的开始,自己算是真正开始巡回赛球员的生活,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赛程,做好全年的准备计划。”他有了一个自己的团队,经纪公司帮他找了奥兰多的一家高尔夫学院BCCG作为基地,比赛之余过去歇脚,有父母、助理都陪同征战,还有固定的专用球童配合。


威巡赛奖金低,赛场又很分散,交通成本大。李昊桐也坦言照自己目前的花销,如果打不到前20名或者前10名就没法收支平衡。但是,他清楚这是一个相当于资格学校的巡回赛,多投入是正常的。“我去年赚的奖金也挺多的,挺好的,花点儿也没事。”这位19岁的孩子,真挚的话语让人莞尔。


通过威巡赛打进美巡赛,是李昊桐的终极目标。如今征战的第一年,他给自己的目标是成功保卡,“威巡赛竞争很激烈,如果能在这里站稳脚跟,会得到很好的锻炼、是对自己水平的一个肯定,也不是一个很低的目标,”李昊桐说,“我觉得现在处的位置,对自己来说是很好的机会。如果不打威巡赛,打美巡中国赛也可以拿到世界积分。但真正到了一个锻炼平台上,竞争激烈,对自己帮助大,到了奥运会赛场也会更有竞争力。”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65925781f83cb266c4a4d5fa9aec419c.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008a100c78c0b9423737ff1296d7253f.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ba673283a1778b8fddc0060793106e47.jpg

李昊桐在深圳国际赛上力压明显球员沃森,当他回到威巡赛时,也定会从中汲取更多勇气,争取佳绩。


在深圳,跟李昊桐同组三天的沃森曾经在威巡赛征战过三年。他也跟李昊桐聊起自己的感受。“在Web.com最难的是第一年,跟那些打了十几年的人打,他们很了解那边的每一个球场,第一年去打的时候你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是新的,对新人来说在Web.com第一年是最难的。”沃森觉得只要第一年打得不错,第二年肯定会打得好,这也给了李昊桐更多信心。


当然,在威巡赛的半年,体会到了球员的不容易。初到南美洲饮食就是问题,2月他从波哥大飞到巴拿马转机回奥兰多开车一个多小时去BGGA放行李,然后准备飞达拉斯到他的赞助商耐克the oven中心测球杆,连续20个小时的行程。而又遭遇航班取消,他睡在机场过道等改签,第二天到了测试中心才洗上热水澡,这个经历让他也在微博、朋友圈里感叹“做球员真的不容易!”



4月初回到北京时,李昊桐与几位小学同学约着见面吃饭,同龄人都在读大学,享受着最无忧无虑的青春时光,并不繁重的功课之外,他们的生活被吃饭、聊天、看电影、交朋友、谈恋爱填充着。


李昊桐走的是一条不一样的路,在学业与高尔夫之间,他更倾向于后者,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冒险之举。能不能只靠高尔夫这个技能在社会立足是个疑问,做球员本身也是压力不小,国内赛事环境不佳、奖金少,国外竞争激烈,获取参赛资格并不容易,还要入乡随俗,从语言文化、饮食习惯等各方面做好准备。像李昊桐现在,他是一个优秀的职业球员,经济压力会小一些,但身上背负着很多东西,是压力也是动力,很多时间都身不由己,他回国的这20多天,恰逢《速度与激情》上映,他很想去看,但是没时间。


可不管如何,有兴趣最重要。李昊桐话里话外都是对高尔夫的热爱。他想不出生活里有什么比高尔夫更重要,他也感谢高尔夫。因为高尔夫,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很有意义,有目标并为之努力。因为有这份热爱,他处事也很乐观。《速度与激情》没看成,“没关系,回了美国一定有机会看!”


“在美国,除了朋友少点、吃得没有国内这么丰富,别的都挺好的。”他排解压力的方式就是去逛街,不爱买衣服,喜欢去看看电子产品,最近给自己刚买了一副耳机。


但李昊桐也深深明白,热爱和努力并不一定可以换来成功,2011转入职业后的三年,他不止一次怀疑过自己是否能够把这条路走下去,因为练得很辛苦,但比赛还是打不好。直到2014年的秋天,他在9月的美巡中国赛河南公开赛夺得首个冠军之后,紧接着在同一亚巡的南山大师赛夺冠,随后的11月份又连赢两场美巡中国赛,三个月内收获四个冠军,李昊桐终于破茧成蝶。


现在的李昊桐,很怀念这种胜利的感觉。同时,他也相信自己在国外的赛场终有一天会找到这种感觉。在深圳国际赛和中国公开赛两周都展现出争冠实力的李昊桐,知道自己一定可以。


更快了解李昊桐

我是8月3日出生的狮子座,我喜欢把球上画个笑脸做标记。参加比赛的时候,第一天比赛会穿红色衣服,以前还会喜欢最后一天比赛的天气糟糕一些,现在无所谓了。如果拥有一项超能力,我希望会是:去哪儿买东西不用钱,直接拿就好了。最近,我给自己买了一副Beats的耳机,买了就后悔了,也许Bose可能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