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首先说说这场对于拜仁来说无比邪门的德国杯半决赛。同样是在1比0领先时换下托马斯·穆勒,同样是在主场被拖入加时赛和点球大战,同样是要劳顿诺伊尔操刀12码,拜仁完全重蹈了三年前欧冠决赛负于切尔西的覆辙。最邪门的自然是4罚0中的点球表现,以及拉姆和哈维·阿隆索复读机般的脚滑宴客,这绝对是你一辈子只能“有幸”目睹一次的神迹!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3f0645d9c105727c75e4d6f15fc17c53.jpg|
主裁判加格尔曼赛后就漏判施梅尔策禁区内手球而道歉,其实莱万多夫斯基加时赛结束前被朗格拉克打成脑震荡那一幕,也足以吹罚点球——看看瓜迪奥拉当时的反应就知道了。反正这个晚上,似乎一切都跟拜仁对着干。非得找原因,大概要归咎于拜仁球迷制作的那个“BADMAN & ROBBEN”TIFO,这显然是用来映射奥巴梅扬和罗伊斯在鲁尔区德比的那次庆祝——你们多特蒙德有“蝙蝠侠和罗宾”?我们拜仁的里贝里和罗本更牛!
只是这个TIFO出现得实在不合时宜,里贝里还在看台上当观众,而刚刚伤愈的罗本一上来踢了16分钟就再次伤退,败RP啊!更吐血的是,罗本登场后,比赛风向立刻逆转,多特蒙德不仅利用一次有越位嫌疑的进攻由“蝙蝠侠”奥巴梅扬扳平,而且接连获得反超良机,好在世界第一门神诺伊尔没有打盹,否则比赛连加时都不用踢。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b4820283041fcbf7321d898716bf6e3f.jpg|
有个粉丝赛后在微博里问,多特蒙德这个赛季打得这么差,但为何拜仁每次碰到他们都踢得如此艰难?这就是所谓的风格相克。更深一层去分析,这种国家德比,气势往往比战术更重要。1比1之后,双方气势此消彼长,拜仁本场的最新款迷魂阵俨然失去效用,而多特蒙德前70分钟一直被压制的快速进攻能量瞬间爆发。要不是比赛时间已所剩无几,而加时赛开始前有短暂的休整时间,拜仁很可能会以极其难看的方式惨遭逆转。而进入加时赛后,失去扳平后那股气势的多特蒙德又重新被拜仁压制了,只是施魏因斯泰格两次势在必进的头球,鬼使神差地先是偏出,后是被如有神助的朗格拉克化解。
总的来说,这是德国杯历史上的一大经典。拜仁开场所使用“3.5个后卫”阵型成功扼杀了黄黑头号杀器罗伊斯,而莱万多夫斯基的进球更是这一神阵的直接贡献——贝纳蒂亚在防守对方反击时从右中卫位置变成四后卫体系中的右闸,成功断下香川真司的斜传,并迅速长传策动致命反击。
拜仁的“3.5个后卫”阵型是这样的:三后卫从左到右是拉菲尼亚、博阿滕、贝纳蒂亚,但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三后卫,拉菲尼亚是四后卫体系的那种左闸,博阿滕居中,但随时欢迎阿隆索后撤,从而变成博阿滕右中、龙哥左中,贝纳蒂亚从三后卫体系中的右中卫变右闸,这样一个“即兴”的四后卫防线。
由于阿隆索未必能在每次退防时都及时回位,这就要求两翼的贝尔纳特和魏泽也要随时做好回撤构成四后卫防线的准备。例如莱万进球之前的那次退防,贝尔纳特就回到左闸位置,拉菲尼亚成为了左中卫。而第37分钟的那次退防,就由魏泽回撤到右闸,贝纳蒂亚和博阿滕联手扼守中路。
克洛普的临场调度则更胜一筹,正是他在第70分钟换上的姆希塔良助攻奥巴梅扬破门。而且姆希塔良出场后,罗伊斯和布瓦什奇科夫斯基的位置变得相对灵活。而被扳平后,瓜帅立刻用施魏因斯泰格换下穆勒,令后防回归正常的四后卫模式——拉菲尼亚回归右路,贝尔纳特后撤,但这对于此时变得活力四射的黄黑前场没有起到想要的扼制作用,罗伊斯在第82分钟时获得单刀机会,险些就绝杀了拜仁。
拉姆和哈维·阿隆索如出一辙的脚滑宴客,让拜仁球迷看得哭笑不得。
说完这场诡异的杯赛,回到伤病的话题。这场比赛,蒂亚戈第68分钟被罗本换下之前,大腿被京多安膝盖顶了一下,疑似肌肉受伤。罗本上来踢了10来分钟,就在一次无球冲刺时造成左小腿肌肉受伤。加时赛结束前,莱万又被朗格拉克打成疑似脑震荡,短暂治疗回到场内后看上去依旧一脸茫然,连跑动的力气都没有,随后在点球大战里也没有参与主罚。
前两天给《体坛周报》写拜仁联赛夺冠总结,第一段就作出这样的概括:这是在最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所赢得的最具说服力的德甲冠军,也可能是德甲史上品位最高的冠军。
对于“最具说服力”和“品位最高”,“瓜黑”自然不会同意(其实我一直很反感“吹”和“黑”俩词,但围绕勒夫和瓜迪奥拉这两位教练,似乎还真的是非“吹”即“黑”),但对于“最艰难困苦”,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有太大异议。
早在欧冠1/4决赛首回合客场1比3负于波尔图后,我就说过,虽然瓜迪奥拉要对输球负上最大责任,但如此一支缺少“罗贝里”、阿拉巴、贝纳蒂亚等一干主力的拜仁,其实远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强大。吹毛求疵者总是说,瓜迪奥拉没能解决拜仁对“罗贝里”的依赖,拜仁没了“罗贝里”就不会踢。其实这是废话,哪家豪门在缺少两大核心的情况下还能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你让巴塞罗那同时没了梅西和伊涅斯塔(或者内马尔)试试?你让皇马同时没了C罗和贝尔(或者本泽马)试试?你让切尔西同时没了阿扎尔和迭戈·科斯塔(或者法布雷加斯)试试?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818e2bc4d78f920b2333c57f192851c3.jpg|
本赛季,拜仁在罗本和里贝里一同首发的联赛中8战全胜,得失球达到惊人的24比2。其实只要罗本和里贝里其中一个健康并状态十足,拜仁就足够恐怖了。只是如此低的要求,来到赛季最后两个月,看上去都成为了奢望——疑似小腿肌肉纤维撕裂的罗本目测是赶不上打巴萨的欧冠半决赛了,而里贝里何时才能归来,复出后又能否迅速找回状态并且避免重蹈罗本的覆辙,目前谁也不敢打包票。
其实,“罗贝里”反复受伤本是家常便饭,重伤员复出后立刻再受也不是拜仁或“罗贝里”的专利,甚至有些球员伤愈后还没等到参加比赛,第一次跟队训练就会旧伤复发,特别是那些连续伤停时间在三个月以上的球员。只是当这一切碰上“(神)医闹(辞职)”事件,就会让好事者有机可趁,把矛头指向那个他们本就深恶痛绝的人。我依旧清楚地记得,前半程多特蒙德伤兵满营、联赛连败的时候,有个“董秋迪”抛出长篇大论,论证克洛普的“快打旋风”如何透支球员,从而造成大面积伤停。对于这种有违基本常识、为黑而黑的论调,只能抱以呵呵一笑。
如果打巴萨不能指望“罗贝里”,那么瓜迪奥拉可以指望谁?过去两轮联赛(做客霍芬海姆、主场对柏林赫塔),罗德和魏泽这两个“绿叶”先后出人意料地当了“红花”,这既是被动轮换下的意外收获,也是瓜帅敢于提携新人与以赛代练的结果。再回想两战波尔图,是蒂亚戈在逆境下挺身而出。正如瓜帅所说,“罗贝里”缺阵之下,这种英雄是随机出现的,这对于球队来说是无奈的严峻考验,而对于健康的球员来说则是难得的上位契机。对于像格策这样有充当胜负手能力却尚未充分施展的球员,与巴萨的两回合巅峰对决,恰是为自己正名的机会。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