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临近关键时间节点
随着持续的衰退性交易,股市面临的考验越来越大。从成交量能的角度出发,自10月份以来的缩量行为,已经致使20、40日周期的量潮逐步转跌,且也逼近60日周期的关键时间节点,持续缩减量能,60日周期量潮转跌也是临门一脚。
量先价行。当无法增量,不能滚动更大量能来推动价格上行,就难以长期维持价格体系的优势,这在我们过去大量的统计研究里头,屡试不爽。当前来看,单位量能不足5000亿元后,接下来就会持续使得60日均量线扣高走低,进而形成中期量潮的下跌态势。
如此状况,价格是经不起考验的,很容易就会引发衰退性的阴跌局面。而且,照此前的分析推演,下周就进入60日周期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在量潮先行下跌的情况下,实在是不能不主动防一防,价格体系也会步量潮转跌的后尘,一旦量能和价格同步下跌,很容易就会诱发极端的行为出现。
为此,我们主张要继续做好风险防范。首当其冲,就是管住总体仓位水平,把裸仓的风险降到最低。当然,这个情况,会因人而异。盈亏同源,关键还是看个人对风险的承受力。我们不作一刀切的划分,但主张越少的裸仓水平越好。
另外,持续性缩量,低于绝对涨势均量线的下方,会诱发的反攻动作,我们维持原判。这个情况,在我们过去大量的统计研究里头,也是屡试不爽。照周五低于120日均量线水平来看,再跌缩量很容易就会带来强反攻走势,可以密切管住单位量能的缩减情况。
一般而言,较长会超过3个交易日缩量而不反攻修正,除非是量能缩减致使120日均量线也转跌下行。但的确是当下的量能情况,还不必如此悲观。这样则意味着再跌反攻一触即发。
但这都不是关键,更重要的情况,已然在上述考验。这类似我们此前分析说明的20日周期和40日周期的演变关系,尤其是10月24日后40日周期的量潮关系,在缩量之下引发的衰退性交易现象,最为直接体现。
当下而言,60日周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纵使反攻也未必能够改变这样的预期。那么,策略上还是要防。这也会进一步致使反攻难以增量,从而诱使行情演变出“拉高不成反手再压低”的走势出现。当然,这种情况至于是日内,还是日间,不必纠结,关键是明白无论如何,都不改变的交易策略和风险应对机制。
综上所述,短期行情,有望因为持续缩量而酝酿反攻动作,但中期趋势性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将至,考虑到量潮的持续性衰退,在没有显著的滚动大量之前,就要继续做好策略性防范,操作上不要激进,继续管住总量水平,通过仓位增减来应对市场波动,以掌握操作主动权。
——————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