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股市盘前综述(09:00)
大盘看涨难涨,看跌不跌,持续维持横向震荡态势,但随着时间拉长,不仅已经造成短期矛盾增大,也逐步消耗中期技术优势基础。60日周期逐步逼近关键时间节点,在无法向上扩张化解这一矛盾之前,的确是不能不妨。
只是,就宏观走势及经济情况而言,都存在当下强韧性的发展预期,且股市在过去2个季度以来的表现,也都是如此。在当前位置,能够完成强势整理后,不经过风险性释放,就能向上拓进扩张,存在不确定性。
由于单位成交量能的收缩,既是必要的缩量沉淀修整需求,也是一把双刃剑,一定程度上在短期劣势之下,也有着典型的衰退性交易特征。这同样是存在变化和矛盾的发展关系。正因为此,还是主张在60日周期关键节点前,有所预防。
策略上,我们还是主张敢涨敢卖,且通过仓位增减来应对潜在波动风险,管控好总体仓位水平,无需激进。当然,也不用怕下跌,再跌还是可以买,尤其是缩量,虽然有衰退性交易特征,但还不会马上改变中期和长期涨势量潮,则反攻就会一触即发。
这就使得短期市场来看,敢跌敢买,敢涨敢卖,还是波段应对市场行情变化。另外,非技术外的情况,当前市场有一些经济层面的正向因素发展,刚刚公布的CPI数据显著好转,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也有望激发激励投资者参与热情。
而在外部关系上,贸易纷争有了一些缓和与改善的局面,虽然这里面有较多的交换,但还是偏向于有利解决纷争,促进外贸发展的积极预期,同样算是比较好的情况。这样来看,技术的,非技术的因素,都有着积极的发展势头,这也会利于行情强势整荡。
由此而言,一方面是防范总量风险,另外一方面又不要惧怕波动,可以把握投资和交易机会。只是由于轮动较快和震荡加剧风险存在,这使得在投资配置上,要有所考量。我们主张做自己看得懂看得好的企业,做自己认为对的投资。
从近期市场变化来看,有红利渐起的特征,但就弹性和长期投资而言,我们还是主张科技成长领域,尤其是政策支持的未来生产力方向。可以继续聚焦市场热度的扩散和延展,比如继算力后,存储已经成为投资者聚焦点,仍然有着极大的热度延续和扩张。
还有近期AI应用层面的扩张热情起来了,在大模型应用端也有明显的热度升温,这些都利于AI往应用层递进发展,这本身也是必要的路径。由此可以关注AI硬件+软件层面,设计到机器人等方向,都有着显著的活跃度提升。
总的来讲,总量管控,无惧波动,重视个股,关注科技、、资源、红利等方向的轮动和交替投资机会。但无论如何选择,都要重视底层逻辑和发展方向,聚焦自己研究过的企业和领域,主动参与和应对波动风险,掌握操作主动权。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