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月4日股市盘前综述(09:00)

(2025-11-04 09:01:52)

大盘难跌也不易涨,结构上出现的滞涨特征,无法向上扩张就会带来持续的反复,拉锯跌宕都还会出现,这就给操作带来难度,且需要主动频繁做交易,尤其对于非长线筹码,微观节奏的把握难度还会再提升。

11月4日股市盘前综述(09:00)

关键在于,60日周期的时间节点一旦逼近,其矛盾会加剧。这给予化解这一矛盾关系的时间不多,未来2-3周只能涨,不宜跌,否则就容易带来更加剧烈的动荡,这会是接下来几周里头关键的部分。

操作上,我们也予以考虑,主张继续通过总仓位的管控,来应对潜在调整风险,虽然仍旧可以维持中长多发展基础,只是绝对优势随着时间发展而减损,这都是需要做些预防。

唯有增量滚动拔高指数,才可以解除这样的发展预期,而缩量回调寻求长多基础的支撑,也是一种较好的风险释放过程,只是就10以来的震荡空间不大,技术风险反倒越积累越大,俨然形成了阶段性的堰塞湖隐患。

由此而言,技术关系如此,则操作上做好防范即可。而操作方向上,我们考虑到交易弹性和防守应对的逻辑,则依旧会偏于在弹性狙击策略上,继续偏于科技成长,尤其是近期热闹起来的AI应用层,以及机器人、低空等领域。

而防守的方向,则继续偏于金融领域的投资视角,红利是越往年末越有共鸣的方向,而且这个部分,我们也认为可以往更长远一些思考,优质的蓝筹类股票,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变,实现基本面改善甚至困境反转的企业,则可以积极寻求配置机会。

只是,如何权衡各自权重,也需要自我认知和判定,就长期市场而言,我们仍然会更偏于科技成长类的龙头企业,或者说科技蓝筹,在细分市场的制造业顶端,这类企业更容易获得长线资本的支持,具有较长期的趋势发展路径。

总的而言,短期市场,管住总量水平,不要太激进,继续通过低买高卖的交易方式来应对潜在市场矛盾,聚焦弹性和防守思路,来选择和配置持仓结构,以应对市场波动,掌握操作主动权。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