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趋势的方向

继续保有多头思维,寻求做多的投资机会。依照市场形成的投资热度和人气板块,有望持续在科技、资源、金融等多个领域轮动作价。不要随意的乱跑,很容易就踩错了节奏,赚得了指数却赚不到钱。
要相信趋势的力量。在没有明显的趋势性转变之前,都不要动摇。这个道理,大多数投资者都是懂的。无论是涨势,还是跌势,都是一样的。但凡有过几轮牛熊市经历的投资者,都会有深刻的体悟。
当然,下一步会怎样走,又会怎么影响再下一步怎样走,这些并无定法,不要带着边框去行走,否则很容易被自己圈在一个框框里。我们要有动态发展的眼光,思维方式和应对安排,要能够与时俱进,顺势而为。
但又要避免扎堆堆,起哄哄。但凡有过一些投资经历的投资者,都很清楚,曾多少次,人声鼎沸时,都是微观气势的顶峰。只是,会否带出趋势性的转变,通常都还会有一些折腾的过程,在强趋势路径下,一般不会一路狂泻而下。
对此,以我们在技术上的研究,就是长期趋势对短期波动的趋势性保护。在我们可以确判不会因为短时间内的回撤或持续回调而改变更长周期的涨势关系,那么这种波动,不仅不要惧怕下跌,反而都要积极寻求承接机会。
通常都会是难得的涨势回调买进机会,这种情况下,存在的关键性风险,是震荡拉锯形成的高位滞涨,进而引发趋势性转变,并使得结构性劣势出现。一般而言,可以从诸如20、40、60日等时间周期性结构来观察。
当下的市场结构,我们认为接下来这周的技术关系,仍然不惧怕下跌,或持续回撤,其关键之处就在于既不会持续往下立马造成40、60日等长周期的趋势性转变,也不会持续累积出中长期技术结构的转变。
由此,我们大胆判定,纵使不往上拓进,反过来看往下的空间关系,也都可以在40、60日等周期的趋势性关系上获得支撑稳定效应。而依循当前的市场结构分析,不难确立,当前指数和40、60日均价线之间的可承受波动距离。
为此,我们认为在中长期多头涨势下,可以继续保有做多策略。追随趋势的方向,重视个股,做确定性研究,专注于自己看得懂看得好的企业,做好自己认为对的投资。
——————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