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底渐行渐强

技术底的预期是比较强烈的,这个预判,我们维持了很长时间,但也正因为这样,每次再压低到技术底部区域下轨后,都带来比较大的考验,虽然一次又一次,都得到后续反弹到阶段性涨势行情的确认,但的确是反复受其煎熬,还是比较折磨人的。
而且不确定性,以及对未来的未知性,也都使得,每一次站在这个位置的时候,还容易忐忑不安。只有回头看才明了的结果,很容易在过程中,失去平衡而错误的作出决策。这常常是市场极端考验的关键时刻。
针对于当前市场环境、结构及其走势而言,我们维持过去较长时间以来的底部判定。这也是过去几周,我们阐释不要惧怕再跌,或持续深跌的内在逻辑。但客观结构又使得,上行阻力重重,到底会是怎样的方式来调整劣势结构,又会是如何扭转这样的局势,也的确是走过才知晓。
而对于我们来讲,除了作出这样的大胆判定,关键还是做好投资应对,策略安排要适宜,才能够在这样的剧烈行情下,生存的更好。按照近期阐释的情况,对于底部低点区域的研判,越来越得到市场验证,反复底部脉冲的走势,多少都能够反应出这样的关系,无疑也是能够增进投资者对市场底的积极展望。
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当前盘势波动和发展,但要持续往上发力,依然不太容易。这个情况,并非是过去3周以来均出现了上半周跌下半周涨的格局,关键则是在于20日周期的短期跌势,还不容易马上可以得到转变。至少可以确判,未来一周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不过,随着底部脉冲的时间扩张,也要做好准备促使短期技术结构改善并实现优势重构的积极预期。

不过,40或60日周期的中期下行态势,更不可能马上得到扭转,其持续向下移动的跌势行为,还将会持续对指数构成压制和阻碍,甚至反应出其助跌的效应。这些都是必然会面临的情况,要想持续推升,这几道坎坎,都不容易轻松的翻越。
照这样来看待短期行情的发展,仍然是只能指望是底部脉冲现象,还不能作为向上发力的阶段性行情。由此,那么对于接下来一周的走势,我们认为仍然需要主动应对短中期技术下行态势的影响,策略上肯定不考虑对抗或反抗。
逻辑上,应当主动顺其趋势发展,以待可实现技术转变的条件出现。这样,操作上就要继续采取低买高卖的策略,以此来应对其可能会出现的再波动行情。按照当前短中长各周期移动发展路径,比较偏向于主张继续管控总体仓位水平,以掌握操作主动权。
但是,不要惧怕回撤,即便再向下调整,其空间也会是有限度的,且还会缩量沉淀,再现极值反攻动作,同样会把指数再平稳于当前横向扩展的发展势头中。我们保有底部低点的发展预期,只是要想马上反转上涨走趋势,仍然还需要一些时间和空间来调和技术矛盾。
——————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