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底看行情发展

1,
沪深300指数走的越来越像是一个长期底部建造的过程,要缩量就狠狠的缩,要横盘就狠狠的横,确实是非常好的底部技术营造行为。按照半年前的分析推演,4000点以下具有强力的底部低点预期,这在其后不久反升走出阶段性涨势行情上,得到积极响应。
并且,在预期的上行空间位置处,折返修整。特别是顺势回落到3月份以后的低点平台区域,也满足我们对回调修整的空间展望,能够止跌回稳并持续横向扩展,则可以进一步增进自3月份以来的半年期底部结构,这无疑对任何形式的短期优势重构,都能够带来更积极的发展预期。
就当前技术结构而言,随着单位成交量能的沉淀,已经足以通过任何形式的增量来实现短多量潮的确立,而价格体系的止跌回稳,甚至小幅弹升,反复脉冲的结果,也使得任何形式的向上跃升,都能够促成短多技术优势形成。这也正是我们早前阐释的短期技术调整过程和预期发展态势。
当下而言,在没有出现更糟糕更破坏性的下跌之前,逻辑上是更乐观更积极的看待当前技术结构的优势重建。特别是接下来的2周前后,是随时都具备短多崛起的条件,只是就更长一些周期移动关系而言,要想促成40日周期的优势也一并确立,的确还不容易,甚至以当前40日周期移动关系,未来2周内都无望实现,这意味着短多可以重新确立,但40日周期下行态势,仍然不容易在未来2-3周内得到改变。
不过,关键还是在于短多结构确立后,是可以延续和发展60日周期的优势关系,这对于保持中期涨势并重新确立短多优势,带来较积极的预期。尤其是,以3月9日以来的时间统计,2周后,也已经有望实现半年周期移动关系的转变,一旦短多向上推进,带来120日周期涨势关系,则势必会诱发出更积极的发展势头。
这些都是接下来行情发展和预期演变的关键之处,且在上述推演的预期偏好的态势下,我们也可以乐观看待五子送财的多头技术路径的形成。不过,当前各个周期均线排列关系还是紊乱的,仍然需要一些时间来调和各自之间的关系,但2周后的局面,必然会发生巨大的转变,即时就是移动方向转变叠加排列关系的重要时刻。
坦言,就预期发展来讲,上述情况是具备产生叠加共振的条件,一旦出现多空方向的转变并叠加有序的多头排列关系,则后续行情的发展势必会带来非常激烈的反应。只是,就今日来讲,上述分析预估,仍然要边走边看,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仍然会面临多种多样的变数困扰,这就需要能够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切勿固守陈规,刻舟求剑。
2,
从技术角度分析思考科创50指数的发展与演进,我们可以得出更为积极的展望。主要基础就在于经过一段时间的横向盘整后,过去2周实现了技术形态的跃升,且在结构上,促成了短、中期涨势共振效应,这是能够维持并产生积极态势的技术特征。
按照当下移动扣减关系,仍然可以乐观一些展望20、40、60日周期扣低走高的上行势头,而且其有序的排列关系,都可以带来支撑助涨的作用。对于这样的技术条件,在没有出现极为破坏性的下挫之前,也是没有必要非常恐惧于短期内小幅震荡且缩量修整的技术波动过程。
不过,就当前技术发展而言,120日周期未来2周内仍然是扣高走低的态势,而且短期不容易通过上行而实现扭转,这就使得短中期优势会受到120日周期下行牵制,甚至因此而回调或向下再跌落到120日均价线之下。这就是当前科创50指数的技术矛盾,同样会受到来自于半年周期跌势的扰动和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和沪深300指数的时空关系相呼应,未来2周的市场演变,依然不具有轻松的走出单边行情条件,依旧会是反复拉锯上下跌宕的震荡行为。这也是我们短期反复强调的局面,沪深300如此,科创50亦如此,事实上,整个市场的技术变化,就是面临着这样的跌宕修整阶段。
3,
通过技术分析,让我们看到眼下大盘指数面临的技术困扰,还不是具备真正走出单边行情的条件。这样就会演变出上上下下,反反复复的跌宕和拉锯。但预期变化,会是横向扩底的发展势头,拉长时间,已经逐步逼近半年期底部结构得以塑造的尾端,这是短期市场缩量沉淀的意义,也是接下来非常大的看点所在。
当然,时间和空间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不同周期以及多周期的排列移动关系来推演预判,但凡事无绝对,早一些或晚一些,甚至又遭到结构性破坏,展开新一轮的技术演变,都是存在可能性的。不必拘泥于任何形式。
4,
基本面方面,我们保持先前的预判,8月份的情况,不会更好,但也不至于更坏,且从某些数据上而言,环比会有改善。再一个情况,则是美联储8月份不加息,且下次加息时间点是在9月21日,相对于其货币政策的扰动,也有相对宽松的时间来降低短期投资行为影响,这也是一个相对有利的情况,而且从上周公布的CPI数据,也给加息进程或降低加息幅度,产生了预期,某种角度而言,也算是一种积极的信号。
会让大家不安定的,或许对于7月社融数据的大幅收缩担忧,这个情况,我们要分层来看,为何6月份数据那么高,这是因为4、5月份受到疫情影响而推后了融资需求,但7月份回归正常,且确定性的经济环境堪忧,使得融资需求下滑,都是正常的,不过也确实反应出需求侧的低迷,自然会引起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忧虑。
但这个影响,我们认为应该是短暂的。要说真正较大的不利因素,还是在台海局势上,以及中美越来越冷的紧张关系。坦白说,这个是真正影响未来长期发展的核心方向,且会关系到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这也是为何过去一周,硬科技表现强劲的背后内因。
还有别的方面影响,就是真正的业绩考核,随着中期业绩报表陆续公布,对于前景不看好的行业及企业,业绩滑坡的股票,还是要坚决不碰。同时,我们以当前台海局势暂时缓和,且8月份有利的窗口期,继续给予硬科技成长类股票的积极预期,但主要会偏于新能源、智能车、创新药及高端消费等领域,且应组合配置策略,以应对当前低量低迷行情的长期延续风险。
——————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