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股市盘前综述(09:00)

技术上呈现量增价涨,指标助攻的态势,可以继续保有积极态度,维持多头思维,寻求有利的投资机会。在投资方向上,继续聚焦硬科技+软技术+大消费的思路,把握成长性股票,做好布局和遵循趋势性投资。
对于大盘的风险层面的考虑,主要是快涨,涨的太快,容易面临技术性阻挡。比如科创50指数,连续两日大幅拉升后,就难以持续再拔高,这就反应了半年线或24周均价线的长期趋势影响和抑制。
这在沪深300指数上来看,同样如此,慢涨或退一进二的方式震荡趋上,甚至缩量整固,以持续夯实已经取得的技术优势,并实现对更长周期的技术性转变条件,都是比较好的方式,可以不用太紧张这样的震荡行为。
但任何过激偏快的拉抬指数,也会面来半年线的阻碍和抑制,同样也反应出24周均价线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客观态势,这些都会持续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内,指数向上拓展的空间,具有较强的阻力。
所以大涨指数,就反而是快速积累风险的过程,可以借此主动调节,以待震荡或回调时再承接操作。总体而言,大盘稳量攻坚,且将短多优势向更长周期优势拓展,目前也已经获得40日周期转涨支持,这对短期市场都有望构成积极预期。
技术层面的势头可以乐观一些看待,但下周15日美联储加息,即时也会公布缩表的情况,这些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逻辑上思考仍然会是一个会引发市场动荡的外在影响,可以在此之前主动做些预防,比如仓位上稍作收敛,或者持股偏于进可攻退可守。
另外一个风险隐患就在于二季度的业绩预告,本月陆续公布,越往后可能蕴藏的风险越大。不过,就已知的风险而言,未必是真正的大风险。本身3、4月份的大跌,也就是对这些的反应。而且其后的政策效应,也开始逐步缓解,并带来对下半年的积极预期,或许二季度也是全年度最坏的情况,靴子落地反倒不是坏事。
所以,总体而言,对待当前股市,技术层面的优越性在没有消失之前,且可以平稳量能发展,就可以持续发挥已经取得的技术优势,但要主动预防偏激过快的表现,会带来风险积聚效应的释放,尤其是逼近半年线或3月份初转跌的空间区域。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