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金瓶梅词话》【四阳捧寿的银人】和明代《四仙拱寿图》及其题材(2022再补)

标签:
四阳捧寿 |
第二十五回《金瓶梅词话》【四阳捧寿的银人】和明代《四仙拱寿图》及其题材(2022再补)
第二十五回
金莲打听西门庆在花园卷棚内,走到那,不见西门庆,只见陈经济那封蟒衣尺头。先是叫银匠在家,打造了一副四阳捧寿银人,都是高一尺有余,甚是奇巧。
---
关于【四阳捧寿】的记载,目前只查到万历【陆万垓】增补本《江西省大志》一条记载。它和【八仙过海】【六鹤(六合、六贺)乾坤】一起作为景德镇陶瓷吉祥贺寿题材记录下来。
但是,明代嘉靖本(可能是初刻)《江西省大志》中并无【四阳捧寿】一条记录。只有万历增补重刻本中录有此一条。黄霖先生《金瓶梅大辞典》有【四阳捧寿的银人】解释。可惜没有具体例证。
【四阳】具体指什么,还有待查明。八卦中十二消息卦的【复】【临】【泰】【大壮】前四个卦象,代表寒来暑往之中的向春天过度的趋势。有以此为【四阳】的说法。
另有,《四仙拱寿图》据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一般认定为明代宫廷画家商喜的作品。网上流传图片没有题跋落款。作者创作当初是否题名作【四仙拱寿】无考。这幅作品与《金瓶梅》中的【四阳捧寿】应该有一定联系。【南极仙翁】代表寿。古代宝物上的【捧寿纹】大多是围绕主题【寿】字或长寿代表事物。这种围绕形式也能称之为【捧】。下图是《四仙拱寿图》当年是否叫【四阳捧寿图】?
经过反复调查发现嘉靖万历时期有不少【四仙贺寿】题材的瓷罐。这也反映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修道教修仙的盛行。这些题材与万历【陆万垓】增补本《江西省大志》中记载的【四阳捧寿、陆鹤乾坤人物故事罐】十分接近。例如下面这些近年拍卖会上的拍品与上面【商喜】的作品是完全相同的四仙题材:
嘉靖款
另一件万历款
拍卖公司描述:
朱明嘉靖以降,道教兴隆,世风日炽,道教信物祥符与神仙图像深入当时几乎所有器物的装饰主题,祈福求祥的心态同样反映在景德镇陶工笔下的瓷器画片上。此罐为四棱,分绘和合二仙、刘海及铁拐李四位神仙,神态逼真,笑容可掬,画法粗犷潇洒,为万历时期典型画风,与同时期木刻版画风格十分相近,由此可证晚明瓷画与版画关系之密切。较之其它道教人物例如寿老、八仙等,此四位神仙共聚一起的图案在瓷器主题纹饰的使用中当属罕少的一类。题材一直延续代康熙中期,成为明末清初瓷器特有的主题。
下面这件日本茧山龙泉堂万历款青花四仙献寿图罐,【手捧宝物中冒出灵芝云雾,烘托寿字】,这是名副其实的【捧寿】。
而最符合【四阳捧寿】的例子应该是香港出版的明代瓷器图录《机暇明道》中收录的一件【青花神仙捧寿梅瓶】(官窑瓷器为皇族专用)。
书中详细介绍了嘉靖时期与道教仙人以及八卦庆寿的关系。
下面的展开图,可以看出这四个仙人也许就是代表的【四阳】,每个仙人手捧托盘中都有一个圆圈框住的寿字。这个可以看作是恰如其分的【四阳捧寿】了。
这种四仙拱寿题材一直延续道明末清初,下图是清康熙·五彩四神仙棒槌瓶。也是相同题材。
根据以上这些记载和现存实物判断。【四仙拱捧寿】题材在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比较普遍,多数是1【寒山】2【拾得】3【刘海】4【铁拐李】5【南极仙翁】(备选)这样四仙。而金瓶梅中所说【四阳捧寿的银人】的形态可能最接近《机暇明道》中收录的官窑【青花神仙捧寿梅瓶】。这是嘉靖隆庆万历时期给高官进贺寿礼的典型题材。按照《金瓶梅》故事描述推测,一套四个银质神仙像。四个一尺高的银人约略算来,每个需要二三百两左右的银子。四个共计需要一千几百两银子。西门庆给蔡京上寿或许也用的李瓶儿手里的一部分银子。《金瓶梅词话》假借宋朝的故事,却在各个细节处都用现世事情来刻画,借古讽今,既藏匿的深入又揭露的大胆,手法绝妙。作者正是采取了这种手法才使得这部奇书能幸存下来。
五十两银锭实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