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春秋穀梁传》释意

(2018-07-28 11:10:05)
标签:

春秋穀梁传

隐公

日食

文化

今天偶然翻到《穀梁传》隐公三年一段。查看各种解释和白话翻译,都有较大出入。理解上偏差太大。自己尝试解读如下:
http://s13/mw690/001Q9F7gzy7mnH7dfsM9c&690
这书本身类似编年体流水账。后人做了大量注解。
原文只有一句【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后面是解释这一句的文字:
【言不言朔,食晦日也。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食者内。阙然不见其,有食之者也。有,内辞也或外辞也。有食之者内于日也,其不言食之者,何也?知其不可知,知也。】

逐句解释。
1.【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三年春天,周历二月己巳这天,太阳出现日食。
2.【言不言朔,食晦日也】<----这里的说【日】而不说【朔】,是因为太阳被吃掉的这天正赶上,月尽的日子(晦日),所以不用【朔】字。
我对【食,晦日也】四字的另一种理解:【食】字的意思是【日月之晦】的日子,太阳、月亮被吃掉(食尽)。《易筌》卷五【曆家不曰朔晦而日晦】。用现代天文知识来看,太阳被月亮遮挡隐去日食,月亮被地球遮挡隐去(月食),月亮在阳光中渐渐隐去(月末之际)就是【晦】的现象,现代词语【隐晦】也有相同的意思。
3.【其日有食之何也<----那么【日有食】三个字是什么意思?
4.【吐者外,食者内<----【】字通【瓤】,瓜瓤,核心。【吐】是指吐出【瓤】来。【食】是指吃进【瓤】去。
5.【阙然不见其,有食之者也。<----为什么空空的看不到【瓤】了呢?肯定是有一种未知的东西把它吞食了掉了。
6.【有,内辞也或外辞也。<----这里【日有食】之所以用了【有】字,是取了一个模糊的意思,有吃进去和吐出来的两种意思。
7.【有食之者内于日也,其不言食之者,何也?<----某种未知的东西把太阳吃进去了,但作者没说能吃了太阳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呢?
8.【知其不可知,知也<----因为作者本人知道自己也搞不清楚这种能吃太阳的东西是什么。这样的态度是智者的老实的态度。


以上是我的解读。
对比一下下面网上找到的白话译文解释的很牵强,意思没有搞通顺:
记己巳日而不记朔。是因为日蚀在晦日那天。日蚀是怎么回事?日蚀好比土地缺少了。吐是土地到了外人手里。食者是得到了土地,土地缺少不见了,就肯定有吞食得到它的,吞食的。得到了日头,为什么不说吞食日头的呢?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不说,是明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