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词话词语破解之五: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丁口恶心

标签:
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金瓶梅词话 |
<本文为frenchkiss原创,转载请注明>
金瓶梅词话词语最难破解的莫过这个一句,然而“笑笑生”之所以为笑笑生正在此处。
下面看看他是怎么和读者以及“金学专家”们开玩笑的。
背景:词话本第五十二回应伯爵戏骂了李桂姐“是左门神,白脸子,极古来子不知道甚么儿的,好哄他。”
第七十七回李桂姐以牙还牙,而且还带了郑爱月来助阵,两个人一起骂应伯爵,以雪五十二回受辱之耻。
请看原文(内容和五十二回应伯爵骂李桂姐如出一辙,因此,为了便于理解这段文字的意思,请看我上一篇金瓶梅词话词语破解之四的内容):
http://s13/mw690/648a9b3etx6D222822E4c&690
下一页是著名的“我把你这两个女又十撇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丁口恶心”句:
http://s9/mw690/648a9b3etx6D22o59Ne28&690
好了现在开始破解。
首先,鸦胡石即鸦鹘石、亚姑石、鸦忽石等等是来自阿拉伯语的
网上资料很多。元代民间航海家汪大渊《岛夷志略》中已有记载,明代经过郑和下西洋想必,鸦胡石在中国更是比较常见了。
下图是《岛夷志略》中关于鸦胡石的记载。
http://s14/mw690/648a9b3etx6D22Wpvkx0d&690
下面说影子布,皮影戏,又叫“灯影戏”,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明代已经有皮影戏,可以肯定是,影子戏的银幕。资料也多不赘述了。
http://s8/mw690/648a9b3etx6D23jNYQDf7&690
最后是朵朵云。
明袋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五有:“《辍耕录》言:杭州人好为隐语,以欺外方,如物不坚致曰‘憨大’,暗换易物曰‘搠包儿’,麓蠢人曰‘杓子’,朴实曰‘艮头’”并进而指出,“乃今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不相通用,仓促聆之,竟不知为何等语也。有曰四平市语者,以一为忆多娇,二为耳边风,三为散秋香,四为思乡马……小为消黎花,大为朵朵云,老为落梅风。”
总之,当时有“朵朵云”这个词存在,而且可能是市诨词语。这就足够了。
好了,现在揭秘答案之前先看看原文的来龙去脉有助于理解其意:
【那应伯爵在席上,如线儿提的一般,起来坐下;又斗李桂姐和郑月儿,彼此互相戏骂不絶。这个骂他怪门神,白脸子,撒根基的货!那个骂他是丑冤家,怪物劳,猪八戒坐在冷铺里。伯爵骂道:「我把你这两个女又十撇,鸦胡石影子布儿朶朶云儿,丁口恶心。」不说当日酒筵笑声,花攒锦簇,觥筹交错,耍顽至二更时分方纔席散。打发三个唱的去了,西门庆归上房宿歇。】
女又十撇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丁口恶心
揭秘:
女又十撇=奴才 鸦胡石=咬死 影子布儿=应(也)不 朵朵云儿=多呀 丁口恶心=磕(砢)碜恶心
“丁口恶心”的破解请看我的博客《金瓶梅词话词语破解之三: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
整体意思:我把你这两个奴才咬死应(也)不多呀!(念这句的时候需要加点地方口音的怯味儿,嚯嚯。笑笑生你太油菜啦!)
http://s5/mw690/648a9b3etx6D36eVOW874&690
顺便说一下梅节校订的词话本上面同一段文字略有些瑕疵。原文“撒根基”应该没错,而不是“少根基”。“撒根基”这个词在金瓶梅词话另一回也出现过。
还有“丑冤家,怪物劳,猪八戒坐在冷铺里”的解释也不够透彻,本意应该是:猪八戒坐在冷铺里,丑冤家,怪劳物。仅是一个倒置句子而已。“怪牢物”是猪八戒关在劳“牢”狱里。双出意思。
总之,我吃了你馋了,我的故事讲完了。\(^o^)/
至此困扰我好几年的问题解决了。专家们的其他猜想可以不理他了。
笑笑生给我们开了一个大玩笑!让我们开怀大笑吧!没有词话本,金瓶梅还有啥看头呢。呵呵。
p.s.
今年研究发现。【丁口恶心】可能是拆字法,【丁口】=【可】,恶心=【耳心】。合在一起是【可恥】=【可耻】二字。
-----------------------------------------------------------------
反切
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是中国传统的注音方法。有时单称反或切。
反切刚刚产生的时候是容易学习和掌握的。当时一般人不仅可以通过反切认字,制造反切来注音,而且还能用反切来打哑谜、说隐语。后来反切变得难懂了,甚至有些读书人也往往不懂。这是因为语音不断发展变化,用当代音去读古人造的反切,自然不免隔膜。从中古到现代,汉语的声母和韵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正是近现代人使用中古反切感到不方便的根本原因。语音变化对反切原则的影响很大,但大体上有规律可循。下面试举几条。
声调与反切下字相同
被切字与反切上字的声母相同
被切字的声母与反切上字的声母不一致
绛 古巷切 [慯i嬜] ←—[ku]+[嶃i嬜]
悭 苦闲切 [慯 iεn]←— [k‘u]+[嶃iεn]
孝 呼教切 [嶃iau] ←—[xu]+[慯iu]
酱 子亮切 [慯i嬜] ←—[堭徲]+[li嬜]
青 仓经切 [慯‘i嬜]←— [堭‘ 嬜]+[慯i嬜]
啸 苏吊切 [嶃iu]←— [su]+[tiu]上述6例,被切字今读
[慯][慯‘][嶃],反切上字今读[k][k‘][x][堭][堭‘ ]。当然也有反过来的情况,例如:
归 举韦切 [kuei]←—[慯y]+[wei]
匡 去王切 [ku嬜]←—[慯 y]+[w嬜]
毁 许委切 [xuei]←—[嶃y]+[wei]
钻 借官切 [堭uan]←—[慯ie]+[kuan]
窜 七乱切 [堭‘ uan]←—[慯‘i]+[luan]
赛 先代切 [sai]←— [嶃iεn]+[tai]
类似的变化规律还有一二十条,但仍不能包括全部例外。
音。第一个字(反切上字)注声母,第二个字(反切下字)注韵母。例如:酒子酉切。子声母为精母,酉韵母为有韵,故酒精声酉韵。因为唐朝的发音和现代的不一样,所以不能用普通话把当时的反切发音出来。
--------------------------------------------------------------------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大致与金瓶梅词话成书年代重合的人物。
反切码。其原理与现代密码的设计原理完全一样,但却比现代密码更难破译,它是使用汉字的“反切”注音方法来进行编码的,其发明人是著名的抗倭将领戚继光。
戚继光专门编了两首“诗歌”:“柳边求气低,波他争日时。莺蒙语出喜,打掌与君知。”“春花香,秋山开,嘉宾欢歌须金杯,孤灯光辉烧银缸。之东郊,过西桥,鸡声催初天,奇梅歪遮沟。”
前一首诗歌的前15个字作为声母,依次编号为1-15;后一首诗歌的36字为韵母,按顺序编号为1-36;然后再将当时字音的八种声调,也按顺序编号为1-8,就编写出了完整的“反切码”体系。
根据东汉时期发明的反切注音法,如果密码的编码是“5-25-2”,5是声母“低”字,25是韵母“西”字,2是声调的二声。据此,“5-25-2”就可以读为“敌”字。戚继光还专门编写了一本《八音字义便览》,作为训练情报人员的专门教材。
抵御鞑靼
戚继光镇守蓟州不久,俺答汗就放弃了骚扰政策,与明政府达成协议。明朝封俺答汗为顺义王,设立互市于大同、宣府等地,俺答汗则严禁诸部入边劫掠。不过,辽东的图们札萨克图汗(或称土蛮)还经常攻掠边境,朵颜部的董狐狸也不时和明军发生冲突。戚继光积极防御,多次击退董狐狸的进攻,使其保证不再攻扰边塞。万历七年(1579)冬,图们汗带领骑兵四万多人进犯辽东镇,辽东总兵李成梁坚壁清野,朝廷命戚继光出兵声援,图们汗见明军准备充分,只得空手退去。
金瓶梅詞話词语破解之一:“扠儿雞”(扠儿机
金瓶梅詞話词语破解之二:【髟狄】髻上着绿,陽臘灌脑袋《金瓶梅词话》词语探索
金瓶梅词话词语破解之三: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
金瓶梅词话词语破解之四:
金瓶梅词话词语破解之五:鸦胡石
金瓶梅词话词语破解之六:寒鸦儿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