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乐活乐活 |
那些失眠时的风景
http://181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8/2/8/6/11c26dc18c6g214.jpg工作变化之后,我的睡眠也跟着变得很浅。
再怎么累与醉,倒头下去,到了半夜也还是会被各种没处理完的事情升级成的梦胡搅蛮缠弄醒。之后,就算努力闭上眼睛,也无法心无杂念。
于是,索性起来,打开电脑,把想到的事情都拣起来做。半夜给人发工作邮件、半夜写报告、半夜看稿、半夜做计划……一桩桩,一件件,落实之后,窗外的天色已是大亮了。
看电视剧《女人帮》,同是做杂志的女强人Mia说:“让我睡满5个小时,我就能打败一切!”。当时看的时候很怀疑这电视剧对女强人过人之处的夸大修饰,但以我目前11点睡4点醒的体验,我也不得不相信:只是5个小时,就足够让我活蹦乱跳地从早上5点工作到晚上10点。中间偶有烦困,实际却与早10点到晚10点并无区别。
书房与饭厅是朝东的,随着天色亮起,窗外气象变幻万千。很多时候,深紫、玫红、淡粉、薄金的迤俪霞光会透过细密的竹帘影射到房间里形成一圈圈光晕,让屋里满墙的绿开始流动,连玻璃杯里的嫩茶新芽也变得透亮起来。这静谧又生动的一刻,很像一句歌词:常见红日照东方,每当见夕阳,便知时光去。
有时我看得心动,便放下工作,拿起相机骑到窗台上,抬头拍这10分钟一变的天景。远处那些荧荧点点的灯光开始逐渐熄灭,而本来死寂的街道,也慢慢开始有了声响。楼下菜市,小货车开始一辆接一辆地送刚采摘下来的第一筐蔬菜。天光朦照之下,车上整箱的番茄、柠檬、青红辣椒都变成了Mondrian裙上的一个个色块——整个城市的色彩,好象全被用在了清晨4点到6点这一段。而等大部分人都睁开眼睛时,这个城市却已又被满街的黑白灰和肉汗气息喷满。
想起我曾在世界的某些角落,无论何地,或者海边、或者小镇、或者深山、或者都市,每个清晨,都是一道风景。
比如四年前的冬天,我住在乌镇。只要太阳一露面,板桥南街和对岸东大街的居民,就端着木盆沿着双桥两旁的石阶下到水里,抡着木棒浆锤衣服。不多会儿,从镇子西头的仁寿桥,到东头的福慧桥,每座桥旁的水阁都打开来,左右人家先取了水,慢条斯理的洗簌一遍,然后把家里的土烤炉芯,搬到桥上,点了松枝柳木生火造饭。约莫到了早上7,8点的光景,桥上就已经是人来人往。起这么早的,多半都是镇上的原住民,有的是骑着自行车过河,到西栅去上班;有的又是挑着两担子各色蔬果,从南岸过桥,穿过观前街,到市场上去开始一天的营生;年轻的母亲牵着小孩,踩着小步子上桥;挑脚的老汉,两步就越了岸,穿进了老街;读书的孩童,前追后打,连蹦带跳的过了河,一溜烟的往已经开始打铃的镇上小学跑去。清晨的乌镇,实在要比中午游客攒动的旺市景象,真实亲切得多。
这几年来,已经习惯在深夜狂欢,在凌晨睡去。人生的时段仿佛只有下午与夜晚。不过,尽管见过了无数城市夜上浓妆的景致,但最后我记录下来的,永远只有那些地方在破晓时分的表情。
所以,如果你和我一样,在某些时候失眠,那请打开窗户,看自然召唤你醒来看的这一幕盛景。
4:05 am,02/07/2008 @ Homehttp://180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8/2/9/1/11c26f33527g215.jpg5:21 am,21/07/2008 @ Homehttp://181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8/2/9/1/11c26f29bacg214.jpg6:01 am,02/08/2008 @ Homehttp://185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8/2/9/2/11c26f9fb03g213.jpg5:42 am,12/01/2004 @ 乌镇http://187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8/2/8/15/11c26e49a18g215.jpg6:21 am,15/01/2004 @ 乌镇http://186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8/2/8/8/11c26de6e0dg215.jpg
http://181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8/2/8/6/11c26dc18c6g214.jpg工作变化之后,我的睡眠也跟着变得很浅。
再怎么累与醉,倒头下去,到了半夜也还是会被各种没处理完的事情升级成的梦胡搅蛮缠弄醒。之后,就算努力闭上眼睛,也无法心无杂念。
于是,索性起来,打开电脑,把想到的事情都拣起来做。半夜给人发工作邮件、半夜写报告、半夜看稿、半夜做计划……一桩桩,一件件,落实之后,窗外的天色已是大亮了。
看电视剧《女人帮》,同是做杂志的女强人Mia说:“让我睡满5个小时,我就能打败一切!”。当时看的时候很怀疑这电视剧对女强人过人之处的夸大修饰,但以我目前11点睡4点醒的体验,我也不得不相信:只是5个小时,就足够让我活蹦乱跳地从早上5点工作到晚上10点。中间偶有烦困,实际却与早10点到晚10点并无区别。
书房与饭厅是朝东的,随着天色亮起,窗外气象变幻万千。很多时候,深紫、玫红、淡粉、薄金的迤俪霞光会透过细密的竹帘影射到房间里形成一圈圈光晕,让屋里满墙的绿开始流动,连玻璃杯里的嫩茶新芽也变得透亮起来。这静谧又生动的一刻,很像一句歌词:常见红日照东方,每当见夕阳,便知时光去。
有时我看得心动,便放下工作,拿起相机骑到窗台上,抬头拍这10分钟一变的天景。远处那些荧荧点点的灯光开始逐渐熄灭,而本来死寂的街道,也慢慢开始有了声响。楼下菜市,小货车开始一辆接一辆地送刚采摘下来的第一筐蔬菜。天光朦照之下,车上整箱的番茄、柠檬、青红辣椒都变成了Mondrian裙上的一个个色块——整个城市的色彩,好象全被用在了清晨4点到6点这一段。而等大部分人都睁开眼睛时,这个城市却已又被满街的黑白灰和肉汗气息喷满。
想起我曾在世界的某些角落,无论何地,或者海边、或者小镇、或者深山、或者都市,每个清晨,都是一道风景。
比如四年前的冬天,我住在乌镇。只要太阳一露面,板桥南街和对岸东大街的居民,就端着木盆沿着双桥两旁的石阶下到水里,抡着木棒浆锤衣服。不多会儿,从镇子西头的仁寿桥,到东头的福慧桥,每座桥旁的水阁都打开来,左右人家先取了水,慢条斯理的洗簌一遍,然后把家里的土烤炉芯,搬到桥上,点了松枝柳木生火造饭。约莫到了早上7,8点的光景,桥上就已经是人来人往。起这么早的,多半都是镇上的原住民,有的是骑着自行车过河,到西栅去上班;有的又是挑着两担子各色蔬果,从南岸过桥,穿过观前街,到市场上去开始一天的营生;年轻的母亲牵着小孩,踩着小步子上桥;挑脚的老汉,两步就越了岸,穿进了老街;读书的孩童,前追后打,连蹦带跳的过了河,一溜烟的往已经开始打铃的镇上小学跑去。清晨的乌镇,实在要比中午游客攒动的旺市景象,真实亲切得多。
这几年来,已经习惯在深夜狂欢,在凌晨睡去。人生的时段仿佛只有下午与夜晚。不过,尽管见过了无数城市夜上浓妆的景致,但最后我记录下来的,永远只有那些地方在破晓时分的表情。
所以,如果你和我一样,在某些时候失眠,那请打开窗户,看自然召唤你醒来看的这一幕盛景。
4:05 am,02/07/2008 @ Homehttp://180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8/2/9/1/11c26f33527g215.jpg5:21 am,21/07/2008 @ Homehttp://181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8/2/9/1/11c26f29bacg214.jpg6:01 am,02/08/2008 @ Homehttp://185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8/2/9/2/11c26f9fb03g213.jpg5:42 am,12/01/2004 @ 乌镇http://187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8/2/8/15/11c26e49a18g215.jpg6:21 am,15/01/2004 @ 乌镇http://186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8/2/8/8/11c26de6e0dg215.jpg
前一篇:无法避免:造成亚偷情的五大成因!
后一篇:生命因改变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