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众人畅谈:发展高尔夫正是改变贫穷的重要方式

(2010-06-05 09:57:42)
标签:

高尔夫

旅游

分类: 新闻

转载:海南满贯高尔夫旅行网

 

    高尔夫促进更健康生活方式形成 只要有一天你拿起了球杆,高尔夫注定会成为你生活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尔夫球运动虽然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已在诸多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高尔夫旅游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高尔夫旅游与生活方式”论坛交流互动活动中,多位嘉宾表示,只要有一天你拿起了球杆,高尔夫注定会成为你生活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著名导演冯小刚在交流互动中报出自己的高尔夫水平,“我的成绩忽好忽坏,最好的时候打过80杆,不好的时候打110多杆,今天早上刚打的成绩是96杆。”谈到高尔夫对生活方式的改变,冯小刚幽默地说,在接触高尔夫之前,自己原来是不起早的。平常是11点左右起床,下午和晚上的时间才是自己的。但自从打了高尔夫之后,现在可以7点半就起床了,而且喝大酒的时候少了。


    新浪网副总裁、总编辑陈彤也介绍,在读研时喜欢踢足球,上班后以为自己的运动生涯就此结束,但有一天你拿起了球杆,便再也放不下高尔夫。


    著名作家理由介绍,高尔夫爱好者应该是“逐水草而居”,这是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解脱。人们在几万年前的生活方式就像现在的高尔夫运动,这是一种回归自然的运动方式。


    中国高协副主席何慧娴也指出,高尔夫比赛一般都是在良性竞争的氛围下完成,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无障碍交流。


    世界旅游组织亚太部主任徐京也认为,中国旅游业正在实现由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型转变,而高尔夫运动正是推动这种转变的重要力量,这种转型不仅是产业的转型,也是生活方式的转变。


    消除偏见高尔夫发展会更健康


    高尔夫产业带动力强,发展高尔夫正是改变贫穷的重要方式


    高尔夫运动发展了500年,虽然在上个世纪80年代来到了中国,但发展受到太多制约,20余年的路程非常艰辛,存在诸多偏见,例如腐败的温床、贵族的运动。交流互动活动中,中国高尔夫协会副主席何慧娴提出,要为高尔夫正名,从理论到实践为高尔夫正名。


    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说,在中国建设高尔夫球场,很多地方只能打着“体育用地”名义去申请,否则很难获批。高尔夫球运动除具有娱乐和竞技功能外,还具有外交、商业方面功能,在加速推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新浪网副总裁、总编辑陈彤用自身经历证明了高尔夫运动使人更健康的功能,“我在新浪工作了10年,都在忙工作,其实这是一种病态,在接触高球后,与朋友约定春节后到海南打高尔夫,用年假来享受高尔夫给我生活带来的改变,周末也可以出去打场球,避免家人坐在家中面对面,无意间还能减少家庭摩擦。”


    在中国,谈到高尔夫,人们普遍想到“贵族”,认为高尔夫运动如同马术一样,是贵族们的消遣活动。然而事实上,高尔夫运动是从牧羊人开始的,起初并不是一项贵族专属运动,而是随着高尔夫运动的发展,目前高尔夫运动最大国美国也非常普及这一项运动。对于有人认为中国目前贫困人口很多,发展高尔夫人们心理上接受过程会很长这一说法,何慧娴认为,高尔夫产业带动力强,发展高尔夫正是改变贫穷的重要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