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海南满贯高尔夫旅行网
高尔夫曾经做为一种贵族式的户外运动,产生了许多变化,变的更适合大众,然尔其绅士风度却一直保持至今。当技术水准不同的球友汇聚在一起比赛时,为了使比赛更公平、更具竞争,对于水平较差的球友,水平高的球友则要让杆。如何计算每一位球员让分点的多少,即出现了差点。
差点(handicap)这个词起源于赛马比赛,一位职业的赛马骑师把赌注的比率放在帽子里递上去(hand-in-cap)。不久,在高尔夫比赛中让杆数就叫做“分配赌注的比率”(assigning
the
odds),现代差点委员会的先驱者则被称为“赌注比率的分配者”。这似乎有点词不达意,但是却很快为人们所接受。1911年11月11日,Baltusrol高尔夫俱乐部,USGA第一个差点系统诞生。一年后,USGA列出了美国高协差点系统细则。
在英国,美国等地,球手们进入球场前必须出示其差点证,差点证已经成为球手门登上球场的身份证明。至于如此做的原因与高尔夫礼仪有莫大的关系。在球场上,前一组球手的打球速度过慢,必将影响后一组求手的上场情况,打乱球场工作人员安排的次序。有的球场规则上说:当球手差点大于35时,球童有义务提醒球手已不适合在场上击球,必须先至练习场练习。下面是最常用的差点计算方法:
1、平均法:差点=五次比赛的平均成绩-标准杆;
2、新贝利亚计算法:
A、从18洞中任选12洞的杆数总和×1.5=总数;
B、从此总杆数减去标准杆后×0.8=差点,即(12洞杆数总和×1.5—标准杆)×0.8=差点;
C、净杆=总杆-差点。
在我们国家,高尔夫文化还未广泛普及,打球人群仍然属于高消费群体,差点证之类的更是无从提起。究竟应该让高尔夫入乡随俗,适合我国国情,又或是主动接轨世界不变。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