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EhpGVqzaa0
管道玩具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玩具,可以随意拼接弯管、直管、十字管、T型管,组成复杂的作品,因此也成为早早投入到建构区的玩具之一。小班孩子的建构能力较弱,只会搭较简单的东西,进入中班后,孩子的拼搭能力有所提升,会把管道玩具拼成话筒、望远镜、数字等。
在陪伴孩子们玩耍时,怎么激发孩子自身的力量,做一个好的引导者呢?
管道里的秘密
区域活动时,雯雯和天天在一起拼搭插管玩具,他们利用所有的一字型插管拼接了一个长长的管道,又在其中插入一根木棒,玩起了木棒传递游戏。雯雯把木棒放进了插管里,天天急了,问:“拿不出来了怎么办?”雯雯笑笑,把插管立了起来,木棒很快就掉了出来,孩子们兴奋的不得了。
学会了这一招,天天也如此效仿,一来一回,边上的小朋友也围过来尝试,每一次小棒掉出来的时候,孩子们都情不自禁地“哇”地感叹。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EhpGbR3XDU
孩子们自发地从搭枪、剑、望远镜等简单的游戏,发现了管道的新特质,无意识地探索管道的内部结构。基于孩子们的兴趣和游戏发展,我趁热打铁,提供多种其他材料,如玉米粒、弹珠、棉球、冰棍、毛条等,引导孩子们拓展探索领域。
管道再探秘
第二次游戏时,孩子们发现了新材料,非常兴奋,迫不及待地拿起来尝试。
萱萱先拿起弹珠放进管道里,发现弹珠能很快通过后,又拿起了玉米粒和棉球,玉米粒依然顺利通过,棉球却卡在了管道里,她急得把管道晃来晃去,直到拆开管道,才顺利取出了棉球。接着,萱萱把管道重新接好,又拿起一颗小一些的棉球,这次,小棉球很快便通过了。
一旁的梓妍没有这么顺利,她无法倒出弯管里的木棒,皓熠发现后,道出了真谛:“你的管道是弯的,当然出不来啊。”梓妍恍然大悟,拆掉了弯管,木棒也顺利地掉出来了。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EhpGZwwKnY
通过自己的摆弄和尝试,孩子们发现不同的材料通过管道的结果不同,弹珠能很快通过,玉米粒则比较慢,大的棉球会卡住,小棉球则不会。在区域活动结束时,我请孩子们分享游戏里的新发现,共同讨论为什么有的材料可以通过管道,有的材料不可以?为什么木棒会卡在弯管里?再共同总结构建的科学经验。
我发现孩子们最喜欢弹珠滚动,因此打算以弹珠作为接下来观察的聚焦点。
滚珠比赛
几次游戏后,孩子们自发设置了管道比赛。
子茜和虞程坤因为“谁的弹珠滚得快”争论起来,两个谁都说服不了谁,一旁的雨泽提议:“你们来比赛,我给你们做裁判!”小伙伴们一拍即合,说比就比,最终,子茜赢了,嘉锐自然不服气,调整了自己的管道,成功赢了第二轮。
在滚珠比赛的游戏中,孩子们已经发现了弹珠在不同形态的管道里滚动的速度不同,并对自己的管道适当调整,学习品质有所凸显,科学探究意识逐渐浓郁,并学会尝试对猜测进行验证,而不仅仅停留在对比赛结果的争论上。
孩子们对管道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已不满足于简单的管道玩具,我就带领他们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管道,通过图片、实物让他们了解管道在生活中的运用,并在区域中投放搭建管道的更多材料,为孩子进一步的游戏创造可能。
我们的新游戏
孩子们用木头积木搭出了新的轨道,借助以往的经验,孩子们刻意把积木的一端搭得很高,做成有坡度的轨道,小珠或圆柱形的积木就能在轨道上滚得更快。
一次游戏时,语涵新滚落的积木砸在了还未拿走的前一个圆柱积木上,她灵机一动:“这个多像我和爸爸玩的保龄球啊!”她的话引出了孩子的新玩法。他们找出建构区的易拉罐,依次摆好,用圆柱形积木充当保龄球,玩起了保龄球游戏。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EhpGYZIJea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EhpGXN82JE
就这样,从最初简单的管道玩具拼搭,到探究不同物体通过管道的情况,到管道形态对弹珠滚落的作用,到最后衍生出的保龄球游戏,孩子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想象,为我们带来了一次次惊喜。
陪孩子们玩耍时,成人常因自己的社会经验更丰富,居高临下地认定幼儿游戏“小儿科”,或者一厢情愿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孩子,生怕他们玩不深入。
其实,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惊人的,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成人更应该创设宽松的环境,学会等待、退位,给予机会让孩子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再细心观察,及时补充游戏材料,游戏结束后帮助孩子梳理、提炼游戏经验。相信被归还了自主权的孩子们,一定能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本文头图源自网络
文本选自《心理育儿》杂志
在文章前注明作者:
(1)文/绘阅读(搜公众号绘阅读或手动输入:xiaolaba_huiyuedu)
(2)更多文章请登录www.ishyd.com 绘阅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