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游钟祥的明显陵--明朝嘉靖皇帝明世宗父亲的陵墓。

(2016-12-14 21:38:56)
标签:

湖北钟祥

明朝

显陵

嘉靖皇帝

兴献王

http://s9/mw690/001Q906dzy776czMpNSa8&690
2016年12月3日星期日第二次去游览湖北钟祥的明显陵。明代住在北京的13个皇帝去世后葬在北京昌平的十三陵地区,而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在南京的明孝陵外,另有被兄弟明英宗夺回皇帝位置的明景泰皇帝的墓不在十三陵范围,景泰帝是以亲王规格被迫葬在北京西郊。哪,怎么湖北钟祥还有一个明代皇陵-显陵?
http://s5/mw690/001Q906dzy776cAwtwg04&690
原来是明朝的正德皇帝明武宗去世后没有后代,按照兄终弟及和父终子及的明代皇帝即位习惯,从湖北安陆州(即湖北钟祥)找到明武宗的父亲明孝宗的弟弟的儿子朱厚熜,即后来的嘉靖皇帝来京即皇帝位。
http://s9/mw690/001Q906dzy776cBldfq18&690
明显陵面积比较大,位于钟祥市区东北面。
http://s4/mw690/001Q906dzy776cCmWsP13&690
远眺明显陵。
http://s14/mw690/001Q906dzy776cD41EFad&690
嘉靖皇帝的父亲当年没有资格当皇帝,而被封为亲王,称为兴献王,其封地在钟祥一带,即当时的安陆州。亲王被封后就迁出北京,亲王离开北京就得永居封地,如果没有当朝皇帝宣召则永远也不能来京。
http://s7/mw690/001Q906dzy776cDH2Wab6&690
出生在湖北安陆的朱厚熜捡到这个天上掉下来的皇帝位置,随着北京来的迎奉贵族和大臣们马上去北京即位。去北京不久,就不顾满朝大臣的极力反对,将自己的父亲封为皇帝--睿献皇帝。也是呀,皇帝的老爹确实应该是皇帝才是呀。龙生龙,凤生凤嘛。
http://s6/mw690/001Q906dzy776cEFSHH25&690
可惜兴献王在其儿子当皇帝之前就已经在封地安陆过世了,赶不到这个自己儿子当皇帝的喜事,不过,自己死后被儿子追封为皇帝,在地底下如果有知肯定是喜对列祖列宗了。
http://s10/mw690/001Q906dzy776cFMuxj19&690
这里是显陵的大红门,进这个门需要门票了。
http://s10/mw690/001Q906dzy776cIYGtr29&690
下午的太阳,正对着显陵.显陵其实是坐东朝西的方向,下午的太阳光正好对着陵区。
http://s16/mw690/001Q906dzy776cJwSyX9f&690
兴献王死时是以亲王的规格下葬的,但被追封为睿献皇帝后,肯定这个当年的墓就不相配了。嘉靖皇帝下令在钟祥按照北京的昌平皇帝陵区的规格给其老爹重新建陵。工程持续了40多年才完工,成为现在的明显陵。
http://s6/mw690/001Q906dzy776d1avD715&690
文字看不清楚的石碑。
http://s16/mw690/001Q906dzy776d1RVQr5f&690
铺设的弯曲道路,象征皇帝是龙种,形象像龙王。
http://s15/mw690/001Q906dzy776d2C79Qce&690
帝王陵,确实气势不凡。
http://s3/mw690/001Q906dzy776d397Xkc2&690

http://s10/mw690/001Q906dzy776d3R0rn89&690
风景确实不错。
http://s3/mw690/001Q906dzy776d4Pdf4e2&690
这座建筑的木制屋顶是近些年重建的,上次来时没有,所有明显陵的木制屋顶都被当年明末造反的李自成一把大火给烧掉了。
http://s1/mw690/001Q906dzy776d67y8M30&690
陵区石像生。
http://s5/mw690/001Q906dzy776d6PGXG44&690
帝王规格才有石像生。
http://s11/mw690/001Q906dzy776d7NkiS2a&690

http://s15/mw690/001Q906dzy776d8ylGu6e&690
周日的下午,游客不多。
http://s5/mw690/001Q906dzy776d9caEs84&690
景区的维护不错。
http://s7/mw690/001Q906dzy776daRNUqc6&690
武将。
http://s14/mw690/001Q906dzy776dbB8nzbd&690
文官。
http://s13/mw690/001Q906dzy776dcbigY2c&690

http://s3/mw690/001Q906dzy776df5Db472&690

http://s16/mw690/001Q906dzy776dfXnsjaf&690
这面琉璃瓦墙是近些年后建的。
http://s4/mw690/001Q906dzy776dgDacH63&690
石桥的栏杆全部没有修复。
http://s11/mw690/001Q906dzy776dhwpCO3a&690

http://s3/mw690/001Q906dzy776dtQAJc12&690
为啥不修复?因为要申报世界遗产,就不能新建“古物“,要原始的。
http://s7/mw690/001Q906dzy776dxvYwu46&690

http://s9/mw690/001Q906dzy776dy9phKe8&690
后面就是兴献王-皇帝陵墓的封土堆了,也叫宝城。
http://s14/mw690/001Q906dzy776dzQjKZ9d&690
明池。
http://s15/mw690/001Q906dzy776dSgoq2ee&690
这面琉璃瓦墙是原始样子的。
http://s12/mw690/001Q906dzy776dZlkE38b&690
宝城前面的祾恩殿也被李自成烧了个干净,只剩地面的台阶和大殿基础。
http://s4/mw690/001Q906dzy776e02P1p53&690

http://s6/mw690/001Q906dzy776e1ar5Pd5&690

http://s4/mw690/001Q906dzy776e3Z6fh53&690
大明恭睿献皇帝的墓碑。
http://s11/mw690/001Q906dzy776e37AKu0a&690
紫禁城和帝王陵的特色的红颜色。
http://s5/mw690/001Q906dzy776e2fPyA14&690

http://s15/mw690/001Q906dzy776eeItYyde&690
陵区有两个封土堆,而前面的这座是兴献王当年下葬的地方,当儿子嘉靖皇帝即位多年后,其母亲太后也去世了,从北京运回湖北安陆州也和其父兴献皇帝一起合葬。而皇帝已经安葬了,因为是神龙不能再见天日,所以只得在此封土堆后面再挖一个墓穴,将兴献皇帝从地下移棺到新的墓穴与其夫人合葬一处,所以显陵就出现了两个封土堆。
http://s2/mw690/001Q906dzy776ehHBU521&690
太阳在下山,西望陵区。
http://s3/mw690/001Q906dzy776ejuKDUe2&690
北京明十三陵的定陵是50年代被政府组织发掘,定陵是万历皇帝的陵园。万历皇帝是嘉靖皇帝的孙子。明代崇祯皇帝是万历皇帝的孙子。
http://s5/mw690/001Q906dzy776eiDg4A84&690
永乐皇帝朱棣如果没有夺走其侄儿子朱允炆的皇帝位,明王朝的帝都应该还是在南京,当然也不会有这个明显陵了。
http://s16/mw690/001Q906dzy776ekjE1pdf&690

http://s11/mw690/001Q906dzy776elEGv07a&690

http://s13/mw690/001Q906dzy776emfTpq2c&690
明代还有一个正宗的皇帝没有陵墓: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又称建文帝,他的叔叔燕王朱棣靠武力战争夺了他的皇帝位,而朱允炆最后不知所终,所以没有陵园。
http://s2/mw690/001Q906dzy776emRxtLb1&690

http://s2/mw690/001Q906dzy776enpaeZb1&690

http://s4/mw690/001Q906dzy776eo1T2P43&690

明显陵

 
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北5公里的纯德山上,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迄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历时47年建成,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祐杬、母亲慈孝献皇后的合葬墓。[1] 
明显陵由王墓改造而来,是中国中南六省区唯一的一座明代帝陵,占地面积大,达183.13公顷,是明代帝陵中单体面积最大的皇陵;其规划布局和建筑手法独特,在明代帝陵规则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是“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2-3] 
1988年元月明显陵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8年4月,显陵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AAAA级旅游景区。[4-5] 

历史沿革

编辑
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七,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朱祐杬薨逝。明武宗朱厚燳赐谥为“献”,在松林山选定吉地,按亲王规制坟园,翌年四月初三安葬;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朱厚熜被迎往北京入继大统,是为明世宗。朱厚熜即帝位后,自立统嗣体系,不顾朝臣反对,追尊生父朱祐杬为皇帝;同年六月,推尊朱祐杬为“兴献帝”。
明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又加尊为“献皇帝”,七月献皇帝神主奉安于奉先殿东室观德殿,上尊号“皇考恭穆献皇帝”。
明嘉靖五年(1526年)九月,“奉安恭穆献皇帝神主于世庙“;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则追尊庙号为“睿宗”;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恭迎献皇帝神主供入太庙。朱祐杬被追尊为皇帝后,原有兴献王坟也相应按帝陵规制升级改建。
明嘉靖二年(1523年)四月,兴献王坟原覆黑瓦换为黄琉璃瓦,并修筑 神路桥等。
明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王坟正式更名为显陵。
明嘉靖四年(1525年)翌年正月,工部左侍郎顾麟等受命督工,按朱厚熜钦定“图式”兴建新的玄宫,并用一座称为“瑶台”的高大砖石平台,将新旧宝城串联起来,形成了明代帝陵中前所未有的特殊格局。
明嘉靖六年(1527年)十二月,朱厚熜“命修显陵如天寿山七陵之制”,修葺宝城、宝顶并重建享殿,增建方城明楼、睿功圣德碑楼、大红门,并在龙凤门前的神路两侧建置瞭望柱和12对石像生等,开始大规模的改建。
明嘉靖十年(1531年)二月,朱厚熜又将松林山敕封为“纯德山”,立碑建亭。嘉靖十七年(1538年)十二月,朱厚熜的生母章圣皇太后病逝,朱厚熜亲赴北京昌平天寿山,在长陵西南的大峪山下卜定吉壤,准备将显陵北迁,并下命武定侯郭勋和工部尚书蒋瑶等督工建造新陵,并“欲迎皇考梓宫迁于此”。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三月,朱厚熜南巡后返京,四月视察大峪山陵寝,并与显陵风水形势进行比较后,认定“峪地空凄,岂如纯德山完美”;决用前议,“奉慈驾南袝”。同年五月,世宗派京山侯崔元护送母后灵柩南袝,七月同朱祐杬合葬在显陵新玄宫内。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改荆州左卫为显陵卫,以正军李貌才等1200余人充之。九月,命修显陵祾恩殿,遣内宫监太监黄锦,同巡抚湖广右侍郎陆杰提督工程。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四月,又下命改建享殿即祾恩殿“如景陵制”,以工部右侍郎卢勋兼都察院右莶都御史提督工程。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七月,诏修显陵二红门左角门、便路及御桥、墙等。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九月,显陵扩建工程最后完竣。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九月,又遣工部左侍郎张守直重修祾恩殿,显陵的建造才最终告一段落。
明末,显陵遭到破坏,据谈迁国榷》记载,祟祯十五年(1642年)十二月,“李自成至承天,攻显陵,焚享殿”,地面建筑木构部分毁坏。
清代,显陵在地方官员的干预下,得到了一定的保护。显陵现存一通咸丰年间的石碑记载着地方官员要求乡里保护显陵的告示。
民国时期,显陵陵区荒芜成为耕地,附近山民听信石像夜间复活吃庄稼的谣言,将部分石像砸坏。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侵占钟祥,窃走显陵部分石刻文物。[6-7] 
陵园外罗城依山势而建,蜿蜒起伏,周长3438米,纵深1656米,有陵门两座,新、旧2门均以砖石砌筑,门前左右各立下马碑1通,碑上刻字为严嵩手笔,门内石板铺成的神道,直抵内城,经旧红门越御桥,神道正中鼎建着高大的睿功圣德碑亭,平面呈方形,占地344平方米,汉白玉石台基,下设须弥座,上为重檐歇山顶,四边各开有券门,正中立龙首龟蚨无字碑,碑亭后63米处设御桥,过桥便是陵区主要的墓饰建筑,迎面为汉白玉望柱,通高12米,下设方形须弥座,柱身为六棱形,望柱头为二层束腰云盘托着圆柱形云龙浮雕。
内城正门为恩门,面阔三间;其后为祾恩殿,面阔五间,均仅存殿基;祾恩门两侧,尚存琉璃琼花、双龙壁。
茔城分前后两圈城墙,中以瑶台相接,平面形状如哑铃,城墙周设堞垛和以汉白玉雕成的蟠首散水。前城直径112~125米,墙高5米,后城直径 103米,墙高5.5米,茔城前砌方形城台,下设券顶甬道,上建明楼。明楼平面呈正方形,楼内置“恭睿献皇帝之陵”碑,两侧列立正德年间为兴献王制作的圹志。城台之前,设石雕五供台和望柱一对,柱顶各立獬豸一只。[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