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往事(125)夏利
无巧不成书,昨天在侯老师的书摊散记中看到他淘到一本介绍天津汽车驾驶技术的书籍,接着在温暖兄的微信上就看到了一张图片,赫然就是天津产的汽车:黄色的大发和一辆红色的夏利,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车型应该是TJ7101。于是,我在温暖兄的微信里进行了评论,告知我和车辆有感情,被温暖兄转发,总感觉意犹未尽,今日写篇博客把此中缘由一一道来。
天津大发最红火的时期应该是九十年代初期,当时各地都开放了出租车,使得老百姓的首选就是这种黄色的大发,其优势一是价格便宜,北京当时的起价是十块钱,十公里以后每增加一公里再加一元,记得当年我家住在新中街,我去望京的花家地上班,偶尔打车司机可不情愿了,因为我的路途是9.9公里。这种出租车不但便宜而且载人载物都特别实惠,平常坐上四个人再拉些东西都绰绰有余。正因为如此,满大街都是这种招手即停的出租车,黄色特别醒目,以至于他们被称为北京交通的“小蝗虫”或者“小黄蜂”,个中含义十分形象。
但说起天津大发的历史,在我印象中可是八十年代初期的事情。我记得当年的司机寥寥无几,父亲应该算是早期的司机了,不过他可不是专职司机,而是为了工作方便。由于还处于计划经济年代,各单位买汽车都需要办一种叫做“控办”的手续,然后父亲的单位才能卖汽车给人家,因此父亲单位的汽车还是很多的。最初,父亲从自行车解放以后骑自己改装的魔电自行车,但因为家离单位远,每天上下班的路途还是很长,单位领导心疼他,就通过局长办公会后允许父亲把汽车开回家。我记得第一辆机动车是带蓬的三轮摩托车,我要是去奶奶家回来,父亲就会把我从头到脚捂得严严实实,然后告知我抓住车后斗的车梆子。后来,父亲就换了一辆大发,是个微型面包车,可坐车的条件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的大发可是日本技术,后来听说批量在天津生产,只称“天津大发”,可我还是先入为主和父亲一样称呼它为大发850。父亲这辆车没开多久就换了三菱小货车,后来又换了212吉普,波罗乃兹和拉达,这些车型现在不值一提,但在当时能开上汽车已是非常骄傲的事情。这因为有亲身感受,所以说起天津大发车来,我还是有权威的。
和天津大发这种“蝗虫”出租车比起来,当时街上还有另外一种出租车就显得档次高一些---夏利,同样是天津生产的。当时夏利和大发一样都是十块钱起步价,但不同的是夏利四公里后计价器就要蹦字,每增加一公里要加一块二,所以这些许差异,但老百姓还是能不打车就不打车,打车也要图实惠,所以夏利出租车的生意在有天津大发出租车的时候并没有人家红火,但却有阳春白雪的派头,直到小蝗虫全部取消,夏利出租车就火爆起来。当年我也是一个精打细算的过日子人,平常都是首选公共交通,买公交月票到底是地铁、通工、郊工、市区四种月票选择哪种都要算计一下的,更别说打出租车了。可当年和我家先生谈恋爱,他招手就是夏利,我说等一辆面的他都不坐,让我甚是不满,不过我是细水长流的感染教育,后来他在我的影响下也知道攒钱过日子啦。
结婚以后家人陆续都学了车本,小姑子第一个买车是个奥拓贝贝,妹妹也买了一辆二手夏利,我家先生攥着车本心里可痒痒了,偶尔借她们的车开,可都是事事的,索性为了满足先生的热乎劲儿,我们就到租赁公司租车开。记得第一次租车先生很兴奋,开车送我回娘家转一圈,后来又去了他好朋友老刘位于通州九棵树的丈母娘家,帮着把人家的孩子接回家。结果回来的路上怎么给油车辆也开不起来,快到家才发现,原来一直都拉着手刹呢!等我家孩子出生以后,小时候经常要去医院,平常也会把孩子放在姥姥家,为了节约时间成本,家里准备等我一拿车本就买车。我记得当时可以选择的车型有夏利和富康两种汽车,先生主张买富康,都办下来大约不到十万元,夏利车刚刚降价,都办下来大约五万元,于是我主张买夏利。楼上的好朋友老刘、方大哥,家里的婆婆、小姑子都劝我买富康,可我认为经过几次买房装修生孩子等大支出,我手里的积蓄不多,买富康车腰包就见底啦,买夏利车不会影响我的生活质量。于是在我的强烈坚持下,我家的夏利车到位啦,银色的特别经脏。有的时候在后座上铺上小被子放上小枕头简直就是移动的小别墅,为我和女儿的出行提供了极大地方便。
我并不是一个自私的人,后来我主持分校的全面工作,需要和本校经常沟通,两地之间相隔甚远,我每天都开着夏利往返两个校区,上次原同事聚会吃饭的时候,事务员王斌还记得我为了给老师们谋福利,用刚买的新夏利装了一车排骨,等卸车后过了好几天车里的腥味才散去。此类例子,在生活中真是不胜枚举。
当时大家都说我驾驶技术好,只要一开上车个人素养系数就降低啦。我总是不忿京城开奔驰宝马等豪车的司机,我的口头禅是北京路况就是这样限速,好车也开不起来,跟我的待遇相同。偶尔在路上碰上豪车美女,我一定会加速超过去,看看美女长得是否漂亮,有的时候相貌超级平常也不过如此尔,大家都知道我这个脾气和爱好,每每都会用技术好对我进行表扬,让我不会因为车次感到失落。
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当我在09年又买了一辆现代汽车以后,夏利车明显受到冷落,车库腾给了新车,在路边上一趴就是一个月,孤零零的着实可怜。可能因为被冷落的原因,夏利也开始三天两头出毛病,一会儿电瓶没电了,一会机油灯亮了,雨刷不好用了,车胎瘪了等等,于是我有诸多的不忍心还是决定要把夏利换掉,记得人家来看车的时候说,您这是夏利最早那批原装的日本发动机,公里数跑的也不多,除了剐蹭没有出过大毛病,还挺好的。人家越是这样说我越是不忍心,可更新是必须的,我当时决定无论买什么车我都还用自己原来
的夏利车号。
时过境迁,夏利品牌似乎早已没落了,但我还记得我因为拥有一辆夏利汽车的开心与快乐,感谢她曾给予我工作和生活上的无限帮助。其实,汽车品牌的追求被赋予了更多人们的虚荣成分,像夏利汽车这样实实在在的价格,皮皮实实的质量貌似已经足够了。但毕竟性价比在这里,她的价格决定了她肯定不会具备奔驰宝马奥迪等车辆的精细品质,但要有向这些品牌学习的工匠精神。我不会忘记,相信历史更不会忘记,这两个品牌带给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加载中,请稍候......